四、行政事业单位1、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因为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常是行政和事业单位不分家,很多政府部门如房管局、规划局等,有的地区是行政单位,但有的地区是事业单位,所以老百姓统称政府部门为行政事业单位,很多地方政府发文也以此为统称,如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县属行政事业单位等。
1、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区别是什么?
您好,梅州华图为您解答一、区别(1)内涵不同——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而事业单位是实施政府某项公益服务的部门,是社会服务组织。(2)担负的职责不同——行政单位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3)编制和工资待遇的来源不同——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
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事业单位有全额拨款的,有部分拨款的,还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行政单位人员的工资按《公务员法》由国家负担,而事业单位则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实行不同的待遇,行政单位或事业单位根据工作性质,也有具有行政事业编制的非公务员的人就职,一般是从事后勤保障的工勤人员,他们的待遇除职权不同外,收入和公务员完全一致。
二、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一般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而言是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
我国的公立学校就是最典型的行政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从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中国的事业单位在功能上对应国外的是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国外的这些组织是社会自治组织,在中国的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这种不同点,有些是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三、行政单位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行政单位是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实行预算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等,与行政机关是有区别的,这里主要是财政上的概念。其人员实行公务员体制管理,经费、工资福利等全部由政府拨付,四、行政事业单位1、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因为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常是行政和事业单位不分家,很多政府部门如房管局、规划局等,有的地区是行政单位,但有的地区是事业单位,所以老百姓统称政府部门为行政事业单位,很多地方政府发文也以此为统称,如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县属行政事业单位等。
2、行政企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都包括哪些?与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行政企事业单位,正确的书写模式应该是行政、企、事业单位,包含了三种不同的单位类型,没有某个单位兼具这三个单位的性质。行政部门是指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机关,事业单位是承担公益服务职能的单位,企业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三者分工明确,而且根据机构改革,权责关系会越来越明确。行政部门改革实行政事分开,事业单位改革同样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
行政部门不允许混岗混编,不能设置事业、企业岗位,机关不得使用事业编制,原来承担的后勤服务等职能,交由专门成立的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承担,或者由政府购买服务代替。没有了服务岗位,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只出不进,工勤编制随现有工勤人员的自然减员,随退随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相应的行政机关承担,生产经营职能推向市场,自主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