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大集上可以买书法和国画作品吗。有两年没赶农村大集了,现在真想去赶赶农村的大集,你一说这样的农村大集,也激发了我赶集的热情,也激发了我过年的激情,如果你那个大集离我这个地方近的话,我一定会去赶一赶这个大集的,不是总说过年没有年味,年味体现在哪里。
1、你在农村大集上摆过地摊吗?收入怎么样?
我二十出头就做过,卖鞋子。赶五集摆地摊最辛苦了,每天都要起很早,有的集最近的还要有十多里,最远的三、四十里,早早起来,弄点吃的,就开始出发,卖鞋子脚踏很重,大都很顺利到达集市,碰到不顺利比如自行车暴胎或者车子坏在半道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然找个车行都找不着,这时你就不得不吃力的一步一步慢慢推着走,即使数九寒冬,你也全身湿漉漉的。
2、在农村大集上可以买书法和国画作品吗?
在农村大集上可以买书法和国画作品吗?在我的认知里,书法和国画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人干的,和农村下里巴人没有关系,在乡镇大集卖书法和国画,无异于对牛弹琴,我没有贬低农村人的意思,曲高和寡,农村人不一定会有人欣赏和为之买单。不知道题主的意思是买书法和国画,还是卖书法和国画,通过对农村大集春节期间置办年货的活动可以看的出来,农村集市很少有卖书法和国画作品的,
更多的是年画春联和各种色彩缤纷的墙贴画,都是印刷品,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更愿意为这些买单,因为好看又不贵。书法和国画属于艺术品,要人工写好画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功夫,因此投入的人力成本很高,低则几十上百,高则几千上万,是普通老百姓接受不了的,因此在农村大集鲜有市场,而那些所谓的书法家和画家,大体都有自命不凡的臭脾气,很少会与农村人为伍。
但现在有句网络流行语,叫“你敢卖,就有人敢买”,商品市场是很奇怪的,只要是有人售卖,就会有人接手,农村人也有附庸风雅的,有的家庭就是喜欢收集书法和国画作品,我见过一个农村干部家庭,现在中堂的贴画就是一副“难得糊涂”的国画作品,和书法作品融合在一起,不伦不类,不过可能欣赏角度不同吧,人家就是愿意贴在中堂。
我小时候看我爷爷家的老房子,还是有悬挂书法作品的,应该是书法家真迹,我的爷爷是小学校长,应该有这方面的嗜好,那种装裱过的,带有上下卷轴的书法作品,很有几分读书人的家庭氛围,那时候说我家是“耕读持家”也不算过分。农村大集现在真的很少有真迹(原迹)的书法和国画作品了,就算有也是印刷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的更新换代,欣赏的眼光也不一样了,以后也许会有识货懂行的农村人会买书法和国画,因为这个还可以有保值增值的可能性。
3、你小时候在农村赶集吗?
没有正规的集市,但是,参加了一个叫物资交流会。我们哪里哪时比较偏僻,当时运输都是人背马驼,说是物资交流会,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交流的。当时,所有物资都是凭票供应的,买布要布票;买棉絮要棉花票;买糖要糖票;买点饼子之类的要粮票;买酒要酒票;买茶要茶票;其本上凭票供应。农村的,农产品,有点鸡蛋之类,主要是有点中草药。
比如防风,茯苓何首乌,党生,毒丁子,续断等等,第一次赶场,参加物资交流会。和其他大人一起去,要走四到五个小时的路,到了以后,在哪小地方,突然有哪么多人,有一千多两千人吧,当时称作为人山人海。等我把要的东西买起时,已过两个多小时,因为人小,挤不赢,,其实也没有买几样,买了点布,买了点酒,买了点茶,买了点线。
4、在农村赶大集,现在车辆越来越多了,拥堵不堪,你还赶集吗?
谢谢邀请!告诉你吧,农村赶大集就是要的这个劲儿,这样的集才有意思,这样的集才有赶头,这样的集才有年味!不是总说过年没有年味,年味体现在哪里?这个大集也就体现了年的味道,而且是浓浓的过年的味道,只有赶了这样的大集,你才知道什么是农村真正的大集,你才知道要过年了,也才能刺激起你过年的神经,激发起你过年的热情来的!我过去在农村的时候,赶过这样的大集,虽然那时候没有小汽车,但是也是人挤人的,也是人满为患的,一条乡村的土路,两边摆满了年货,走进大集,虽然人挤人,但是心情是高兴的,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看看这个,买点那个,这样的心情,实在是太好太好了!如果大集上既没车也没人,希了巴拉的没几个人,那还叫集吗?那还叫赶大集吗?那样的大集也就早就关门大吉了,所以呀,车辆越多的大集,人越堵的大集,拥堵不堪的大集,这才是真正的大集,在这里才能买到真正的年货的!有两年没赶农村大集了,现在真想去赶赶农村的大集,你一说这样的农村大集,也激发了我赶集的热情,也激发了我过年的激情,如果你那个大集离我这个地方近的话,我一定会去赶一赶这个大集的!感谢您对从善如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