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其中,【成都县】与【华阳县】是【成都府城】的附郭县,最早的文献记载”成都“则是在西汉的《史记》和《蜀王本纪》中,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成都”出自古蜀人的语言,古蜀人是氐羌的后代,古氐羌语言中,地方、地区都被称为“都”,古籍中古蜀地名也有很多以“都”作为地名的,如邛都、新都、武都、徙都等,“成都”之都很有可能就是古蜀语言中“地方”的意思,而“成”古蜀语读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u”,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读如现代汉语的“du”音,所以成都之“成”很可能就是“蜀”,“成都”指的应该就是“蜀族人居住的地方”。
1、明朝的成都府在哪里?包括如今的哪些地方?
【成都府】是一个设置于公元757年,废止于公元1913年,并在元朝被短暂改制为【成都路】(公元1256年-公元1371年)的【府级政区】,它存在于中晚唐、前蜀、后唐、后蜀、两宋、明、清等政权治下。明朝【成都府】是【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的驻地,也即【四川】首府,【成都府】与【重庆府】、【顺庆府】、【保宁府】、【夔州府】、【嘉定府】、【广元府】、【潼川府】、【雅州】同为【四川布政使】下辖的【府级政区】,相当于的【地级市】一级。
明朝【成都府】下辖当时的:成都县、华阳县、双流县、郫县、温江县、新繁县、新都县、彭县、崇宁县、灌县、金堂县、仁寿县、崇庆州、汉州、简州、井研县、资县、内江县、安县、蒙阳县等3州17县,其中,【成都县】与【华阳县】是【成都府城】的附郭县。明朝【成都府】所辖地域,对应到我们今天,大体上包括: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成都市区、郫都区、金堂县、都江堰市、崇州市、新津县;四川省德阳市下辖的:德阳市区、广汉市、绵竹市、罗江县、什邡市;四川省绵阳市下辖的:绵阳市区、安县;四川省阿坝州下辖的:茂县南部、理县、汶川县;四川省资阳市下辖的:资阳市区、简阳市;四川省眉山市下辖的:仁寿县;四川省内江市下辖的:内江市区、资中县,
2、成都为什么叫成都?
查阅了一些资料。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早在10000年以前成都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可以考察的历史也有4500年左右,著名的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都可以证明他悠久的历史,距今3000年前,成都很可能就已经是古蜀国的都邑了,而且这个独一的名字,就是“成都”。目前可见到的最早的成都地名是出现在战国晚期的出土文物上,四川荥经出土的铜矛,青川出土的铜戈都有茶“成都“的字样,
而最早的文献记载”成都“则是在西汉的《史记》和《蜀王本纪》中。自从得名“成都”,这座城市就再没更名过,这是我国所有大城市中的唯一记录,当然成都在历史上也有一些别称的出现,如“龟城”、“锦城”、“蓉城”,那“成都”之名是怎么来的呢?目前有很多种说法,最常见的是宋代《太平寰宇记》中:“成都县,汉旧县也。蜀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
”这种解释虽然是历史上最早的一种解释。但其正确与否还存在很大争议,因为存在套用古代帝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故事之嫌,这个故事里的成都并不指成都,而且按这种说法,很多大城市都可以称“成都”了,更重要的是,秦以前的古蜀国是有自己的文化语言体系的,他们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古人称“蜀左言”,与当时的中原“莫同书轨”,成都又怎会用中原人的语言来命名自己的都城呢,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成都”出自古蜀人的语言,古蜀人是氐羌的后代,古氐羌语言中,地方、地区都被称为“都”,古籍中古蜀地名也有很多以“都”作为地名的,如邛都、新都、武都、徙都等,“成都”之都很有可能就是古蜀语言中“地方”的意思,而“成”古蜀语读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u”,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读如现代汉语的“du”音,所以成都之“成”很可能就是“蜀”,“成都”指的应该就是“蜀族人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