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过端午,7/8/9号三天假期,据我所知是没有龙舟赛可看了。深圳不像广州、佛山和东莞,端午传统习俗不浓厚,深圳最主要的龙舟比赛是观澜河龙舟赛,不过都在端午节前举行,而且经常是工作日,要在深圳看龙舟比赛,请趁早,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1、端午,你那里赛龙舟了吗?怎么样?
我家乡湖南怀化市沅陵县;那里三年一度传统赛龙舟的形成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早在屈原投沉汨罗江之后,沅陵一带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划龙舟的习俗,到后来变成了一种传统,发展到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参加比赛,有时候还有外国朋友参加比赛,另外在沅江边还专门建了龙舟大看台,供市民观看龙舟赛,比赛其间乡亲们成群结队看龙舟,人挤人,热闹非凡,可以说是风雨无阻,不惧日晒,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比赛当天还会派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每次都会在比赛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筛选一些有经验的且游泳技能强的壮汉,然后安排训练,参赛者服装统一,精神抖擞,就是为了在比赛时取得优异成绩,其实不管比赛输赢,我觉得为了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无论用哪种方式过节,只要目的达到了,就是很好地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有趣了,
2、端午节想去看赛龙舟,有推荐的地方吗?我在深圳,只有三天假期~?
深圳不像广州、佛山和东莞,端午传统习俗不浓厚,深圳最主要的龙舟比赛是观澜河龙舟赛,不过都在端午节前举行,而且经常是工作日。在深圳过端午,7/8/9号三天假期,据我所知是没有龙舟赛可看了,不过在今天,大鹏新区南澳举行了龙舟比赛,但是大家都在上班,很多人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没时间吧!所以要在深圳看龙舟比赛,请趁早。
3、端午节很多人选择端午游,吃粽子,赛龙舟等,你知道国内哪些地方的赛龙舟很出名吗?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
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