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汝窑还不是真正的瓷器,不能按照瓷器鉴定标准来鉴赏。熟记所有出土和传世汝窑器型是鉴定汝窑瓷器的关键之一,汝窑瓷器特定的器型特点,如圈足外撇,器物轻薄等,都是鉴定的要点,汝窑瓷器是指北宋时期清凉寺烧的以供御为主要用途的瓷器,为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之首。
1、哪里可以鉴定古董?
一件瓷器仿得再真,总是有破绽的。理解透了很简单,第一、老瓷器表面没有火光,没有强烈的亮光第二、老瓷器表面光泽柔和,触摸温润柔滑第三、老瓷器表面一定有划伤纹,就是细碎的牛毛纹痕迹关于釉面的自然划痕牛毛纹痕迹,老瓷器往往是杂乱无章的,拙劣做旧,牛毛纹往往是规律有序,近似平行绕圈划纹。我们举个例子,手机屏幕,为什么用得越久,屏幕越花,没有以前清晰,
这是什么缘故呢,道理和瓷器一样,手机经过使用磨损,认真地看,手机表面屏幕形成了密密麻麻的细碎划痕,使其变得不光亮如新,陈旧了,这就是退去火光的原因。一件老瓷器也是一样,历经数百年,表面能不磨损吗?磨损旧了,釉面自然退去火光,老瓷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在这些磨损的细碎划痕里,逐渐渗透上油渍和灰尘,在生活中经过频繁的触摸,自然就变得特别光滑,
2、如何简单的鉴定汝窑瓷器?
瓷器鉴定真知堂:汝窑瓷器是指北宋时期清凉寺烧的以供御为主要用途的瓷器,为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之首。第一,汝窑属于炻器,烧制温度不高,磁化程度不好,敲击起来声音宛如啄木,绝不会出现后世瓷器那种清越的回音。换句话说,汝窑还不是真正的瓷器,不能按照瓷器鉴定标准来鉴赏,第二,汝窑瓷胎骨为当地特产的含三氧化二铝极高的瓷土,又含有大量的铁成分,无法淘洗干净。
所以汝窑胎骨隔着釉看好像是铜做的,带点紫铜色,古人不懂,号称铜骨之汝。其实本质不是含铜,而是氧化铁的颜色,第三,汝窑古人鉴定,有蟹爪纹,下有芝麻花细小支钉者真。蟹爪纹是一种隐隐出现在釉里的纹路,又有称为鸡爪纹的,传世汝窑瓷器无纹者只有一件孤例,收藏于台北故宫。目前看来是否是清代仿品有待研究,芝麻花支钉则非常形象,汝窑支钉一定很细小,甚至不如一粒芝麻大。
形状也像一粒芝麻,新仿的对于窑具没有古瓷讲究,芝麻支钉一般都比较大。第四,汝窑器型应该以传世和出土标准器为准,有些新仿器臆造器型,张冠李戴,穿越时代,不可不细辨之。熟记所有出土和传世汝窑器型是鉴定汝窑瓷器的关键之一,第五,汝窑瓷器上绝少文字款识。一般只有奉华,蔡等款,属于两宋时期后刻款,新仿汝窑器,很多都题上乾隆御制诗或者干脆写上政和,宣和年号或者宋徽宗御提等款识。
岂不知宋徽宗或者的时候没人这么称呼,死后也只有后代(元明以后)才敢大胆的提及宋徽宗谥号,这些都是一眼假的赝品,第六,汝窑瓷器特定的器型特点,如圈足外撇,器物轻薄等,都是鉴定的要点。汝窑瓷器新仿品由于不能上手实物,一般比较重比较厚,而真品往往比较轻薄,再加上入土多年胎骨干透了,一上手基本就能分清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