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 > 宿迁市 > 孔子经典语录,孔子说过哪些经典的话

孔子经典语录,孔子说过哪些经典的话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5 14:39:53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孔子说过哪些经典的话

孔子曰:打架用砖乎! 孔子曰:打架用砖乎!不亦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 孔子曰:打架用砖乎,照脸乎,不宜乱乎,既然乎,岂可一人独乎,有朋一齐乎,不亦乐乎,乎不着再乎 ,乎着往死里乎,乎死拉倒也!等等…… 人们心中的孔子名言才是经典。 呵呵,言归正传,以下是我认为经典的,因为这体现了活灵活现的孔子形象,摘自百科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孔子说过哪些经典的话

2,有关孔子的名言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人生态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礼之用,和为贵。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有教无类。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政治格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孔子名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不学礼,无以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不忍则乱大谋。     匹夫不可夺志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有关孔子的名言

文章TAG:孔子经典经典语录语录孔子经典语录

最近更新

  • 前厅服务,维也纳酒店前厅客房服务优缺点如何?

    (4)使用标准表达式服务,3.服务人员没有培训自己的业务能力,导致设备缺乏维护,客人没有好转服务,酒店应在前厅设立百宝箱,为个性化服务提供物质支持,酒店前厅服务直接影响客人的满意度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网名4个字,网络知多少?问与答(20)

    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做一个好听的描述网名,网络的声誉;名气,四个字霸气网名如下:独占浪漫;孤独者的恐惧是什么,网络的命名;直呼其名,网络是名词,指网络名称,网络中的名称;姓名,网名指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色巴,色逼是什么意思

    色逼是什么意思2,人教版色的结构和偏旁3,尾巴上面一把刀是什么字4,恋人之间的多巴胺效应最长有多少年1,色逼是什么意思就是涂了颜色的关淅文2,人教版色的结构和偏旁【色】=【】+【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牛蹄筋的家常做法,家常的牛蹄筋怎么做好吃

    家常的牛蹄筋怎么做好吃1牛蹄筋洗净,放入沸沙锅同内除尽腥膻味起锅,切成块;泡椒去蒂,姜切片,葱白切段,大蒜切成粒;(来源:豆果网douguo.com)2沙锅置火上,加牛清汤、牛蹄筋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好看的小说言情,穿越言情小说第一集:穿越

    苍耳,夜半妖娆,心虚妾,热烈合唱,孤而不自赏,合唱歌曲向南看,红雪中的爱,红雪中的爱,莫离,双丝屏,三度送别-醉舞樱花等十里桃花,路过的距离,声音是人,大明江湖主妇的故事,东宫,舞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古龙语录,古龙的经典语言

    古龙的经典语言对白:你来了是我知道你回来的我知道你不该来我知道可你还是来了。。。。。2,金庸中古龙说过的最经典的句子有哪些句子如下:1、留恋人生,本是人类的通性。2、星光虽淡却永恒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理疗师,中医理疗教师证报名时间表

    2.报名时间:中医理疗教师证采用滚动招生,全年均可报名,TCM理疗教师资格证在中国卫生人才网报名考试,目前中医证书理疗老师主要是网上报名的形式,理疗老师:提供康复治疗的人理疗指导或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5

  • 工作意愿,工作意愿

    工作意愿也应该是刚毕业从事工作的学生吧!我也是,工作意愿,应该是自己主要想从事的职业吧!填写简历时,常常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哦!{0}2,求职意愿怎么写求职意向:我期望从事与自动化、电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