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连忙采来茵陈试药,却不见效果,经过大约三年的研究和尝试华佗终于发现茵陈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故而有了“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茵陈煎汤内服或漱口治疗口腔溃疡也有良效,茵陈是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者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称为“茵陈蒿”,一般药店都可以买得到。
1、药店有卖茵陈的吗?有什么功效?
茵陈是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者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称为“茵陈蒿”,一般药店都可以买得到。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本草从新》称其为“治黄疸之君药”,是临床治疗黄疸不可或缺的一味药材,1、治疗黄疸茵陈味苦能燥湿,性寒可清热,善能渗泄湿邪而利小便,故而能够清利脾胃肝胆之湿热邪气,使湿邪从小便而出,无论湿热熏蒸之阳黄还是寒湿郁滞之阴黄均可配伍使用。
关于茵陈入药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名医华佗一日采药归来,偶遇一位农夫,因见其面目发黄,身体浮肿,十分虚弱,故而上前询问,一番问症和诊脉之后华佗已知其病症已深,回天乏术,劝慰几句之后便告辞离去,然而半年之后华佗再次来此采药,惊讶的发现这位农夫非但尚在人世,而且神采奕奕,不见病容,急忙询问由来,才知二人分离之后正值山上茵陈生长茂盛,农夫以之充饥,却发觉身体慢慢好转,连皮肤眼睛也不黄了。
华佗连忙采来茵陈试药,却不见效果,经过大约三年的研究和尝试华佗终于发现茵陈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故而有了“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的民谣。茵陈治疗湿热黄疸热重于湿者,多配伍黄柏、栀子、大黄等药加强清热利湿之力,代表方为茵陈蒿汤;治疗黄疸湿重于热者,多配伍茯苓、猪苓等利湿之品,代表方为茵陈五苓散;若用治寒湿所致之阴黄,则多与附子、干姜同用,如茵陈四逆汤,
2、湿疮瘙痒茵陈还有解毒疗疮之效,《医学入门》记载其可“消遍身疮疥”,治疗风疹瘙痒,湿热生疮均有疗效,临床多配伍苦参、黄柏、地肤子等同用,也可单味煎汤外洗。茵陈煎汤内服或漱口治疗口腔溃疡也有良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茵陈具有显著的利胆、保肝、解热作用,同时还可抗肿瘤、抗病毒,且有较好的降血压、降血脂作用,单味代茶饮可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
2、茵陈野菜怎样晾干?
茵陈,在我老家哪儿叫白蒿,因为它具有药食两用的价值,很受人们喜欢。众人採摘,已经很难採到了,要想多採点,只能多跑点路,去山岭深处,尚能如愿。答题主所问,将採回的茵陈,仔细选择,最好将叶和根分开,各自凉晒或食用,拣除枯枝败叶和泥土,根叶分离。要想吃新鲜的,只能选取嫩的枝叶,或是拌面蒸着吃,或是汆水后凉拌。
少的话,直接切碎加鸡蛋,煎成鸡蛋饼,都是清香可口,宜肺利肾,即是美味又是调理身体的优物。茵陈根可不要扔,将它清洗凉干水份,放在阴凉通风处,风干后保存,到春冬季用来泡水,去火消炎是味好草药,如果将茎叶凉干,建议最好洗干净再晒干水份后,移到阴凉干燥处阴干,直接晒干颜色枯黄,有损味道和药性。不管是根或茎叶,新鲜时洗净好,如果不洗凉干,泥沙会夹杂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