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土豪”村的创投之路在深圳,南岭村的神话已流传多年。土豪村的诞生也就这十年的时间,而城市人已经享受了几十年的制度红利,同在广州被拆迁的土豪村还有不少,这样的群体在深圳并不少见,他们堪称中国最低调的一群“土豪”——靠着土地暴富。
10月2日:毗邻广州珠江新城(CBD)的杨箕村,大摆宴席庆回迁,4000多村民变居民,户均坐拥1000万,小区合计超400亿资产,值三个白云机场。据杨箕村公布的名单,平均每栋(户)分得186平方米的回迁面积,同地段商品房5.6万一平米,家家都变千万富翁,“如果不是祖辈留下来的土地,可能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CBD的电梯楼”——一位80后的杨箕村民。
同在广州被拆迁的土豪村还有不少:猎德村:作为广州市首个整体改造村落,猎德村分享了城市快速发展“大蛋糕”,许多村民在珠江新城分得多套回迁房,一夜间资产过千万元。拥有11套房这在村里属于中上等水平,最好的有20多套,近两年来,村民每年的分红人均可以达到5、6万。琶洲村:人均年增分红3万元广州琶洲村地块将按照“一轴四区”的功能结构细分,将呈现出“广州的曼哈顿”这一理想效果,
改造后琶洲村社将增加20万平方米的集体经济物业,保守估计改造后股民人均每年增加约3万元的分红收入。还有石牌村、潭村,林和村等,接下来说深圳。蔡屋围村:现在的罗湖CBD,2006年拆迁就拆出了1700万的天价赔偿款,现在每年人均分红都有7万。岗厦村:是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后裔的聚集地,岗厦村改造堪称目前中国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在其拆迁的过程中,岗厦村的改造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神话”——在房屋拆迁的一夜之间,500多栋楼房的主人集体跨入千万甚至亿万富豪行列,大冲村:被整个推平,计划改造成包括一栋300米高的标志性写字楼及附属办公楼;一座五星级酒店,两座四星级酒店;一座18万平方米的超大型shoppingmall和规模达228万平方米的商务公寓及住宅。
深圳大冲旧村改造补偿金将造就10个亿元户,400户千万富翁家庭;田厦村:2010年,800多原田厦村村民分到了高档小区的住宅楼,还成立了专业的物业公司和商业公司,专门负责小区的管理和商业项目开发,全国第一个村民“宅基地入股”模式的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圆满完成,这种方式突破了以往改造及安置补偿模式中的“拆赔”难题,让村民以“宅基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利润分成。
村民们不仅户户身家数千万,而且成了名副其实的房地产开发商,上下沙:深圳市政府计划投入300亿打造大金沙片区。改造区域主要包括四大城中村、三大工业区以及旧住宅区等十二个小功能区域,其中,四大城中村即沙尾村、沙嘴村、上沙村和下沙村,三大工业区即上沙工业区、金地工业区和沙尾工业区,旧住宅区包括金地花园等。小牛新财富:村民“因拆致富”,与奋斗致富并不冲突,不需要遮遮掩掩,
2、深圳是不是有很多土豪村?
一个“土豪”村的创投之路在深圳,南岭村的神话已流传多年。上世纪70年代,南岭村曾因为贫穷被戏称为“鸭屎围”,改革开放后,该村发力建设工业区,村民靠着厂房和住房的“双租金”富裕了起来,过上了“包租公”的生活。这样的群体在深圳并不少见,他们堪称中国最低调的一群“土豪”——靠着土地暴富,很多村民表面上干着每月几千块的普通工作,但手里往往握着几栋物业,身家过亿。
南岭村过去30多年成功的发展路径,被称为“房东经济”: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厂房出租,这种收租过活的发展模式,滋养了南岭村30多年,直到2014年,南岭村开始主动拒绝一些租户的厂房续租申请,甚至通过经济手段提前解租,全面清退工业园区内的低端产业企业。彼时,深圳“双创”开始火热起来,而“有钱、有地、有厂房”的南岭村也把目光瞄准了创投,并且腾出空间来发展高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