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所谓“高分考生优先投档线”,规定高考成绩高于“高分考生优先投档线”的考生有两次投档机会。高分考生优先投档线《通知》指出,为维护高分考生权益,今年我省在普通本科院校文、理类中,分别设置高分考生优先投档线,分两次投档录取,投档实行院校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这个神问题只有该考生才知道!如果他聪明伶俐,今年考失机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再复读,提高两百分都不成问题,至少一百多分那是很有可能的。纵然考生无大的发展潜力,只要肯努力,勤奋,善于总结归纳,弥补过去学习的不足,查漏补缺,发扬优势,学习针对性强,提高几十分可能性非常大,当然,如果只是因为不服气而复读,没有认清自己的实力,498分都是经过了绝大的努力才获得的,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与潜力,补习时又不努力,分数有不提反降的可能。
2、最新广东高考改革:志愿可填不服从调剂专业和高分优先投档线,这一变动将会带来什么变化?
广东高考改革最新概念解析日前,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调整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就广东省2018年各类型招生院校录取批次安排、志愿填报、投档录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有两个新概念,志愿可填不服从调剂专业和高分优先投档线引起关注。
我们就这两个概念做一下解读,1.志愿可填一个不服从调剂专业《通知》指出,更加尊重了考生的特长和兴趣。在志愿表设计上,除和往年一样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外,增加了一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考生填报时,如果选择服从调剂但又对所报的院校某一专业毫无兴趣,就可以将自己最不想去的专业在“不服从调剂专业”栏填上,在调剂专业录取时,也不会被调剂到该专业录取,更加尊重了考生的特长和兴趣,但同时要郑重提醒考生,可能会增加被退档的风险。
我们演绎一下“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规则在高校录取的时候是如何操作的,当一名考生被成功投档到某高校后(这意味着考生至少达到了该高校的投档线,并不意味着考生一定能被高校录取),将进行高招录取的第二个环节----专业录取。高校将根据招生章程确定的专业录取规则,参考考生的高考分数,依次顺序检索考生填报的6个专业,只要这6个专业中有一个专业还没有录满,这位考生将被这个专业录取,
具体能录取到他填报的哪个专业,一是取决于考生分数的竞争力,二是取决于其他投档成功的考生填报这些专业的人数多少。事实上,如果考生的分数不高,就在投档线附近,而所填报的专业又都比较热门,完全有可能检索完他的6个专业后都无法录取,这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是由于考生填报各个专业非常不均衡,完全有可能还有一部分专业填报人数较少没有录满。
这时候如果考生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高校就有可能把考生录取到尚未录满的专业去,好处是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但是缺点是高校并不知道剩余没录满的专业中考生相对更能接受哪个专业,不愿意接受哪个专业,高校只能“乱点鸳鸯”,考生可能会被一个非常不喜欢的专业录取。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考生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如果考生选择的是不服从专业调剂呢?对不起,结果更加糟糕,
考生将被退档,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下一个批次的录取。高考改革本科批次合并后,就更加惨烈:本科没有下一个批次了,除了本科征集志愿以外,就只能落到专业批次了,这就是到目前为止的高招通行的专业录取设置。多数对分数没有绝对把握的考生绝对不敢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而不得不接受专业调剂。因此有人说平行志愿规则“绑架”了考生的意志,
广东省2018起增加了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后有什么改观的呢?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除了填好自己喜欢的6个专业志愿以外,可以再仔细研究一下没有填报的剩余专业中有没有毫无兴趣,自己绝对不能接受的专业?如果有,就可以把它填报到这里。当检索完他的6个专业后都无法录取,对他进行专业调剂的时候,就绝对不会调剂到这个专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