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提到的社群主要是微信社群。社群和营销放在一起会有主观上的误解,比如像“社群小秘书”这样的社群助手就开始问世了,社群更应该和运营放在一起,而不是和营销,营销的动作更像是社群的前置行为,获得流量完成沉淀,还有些企业看见了社群那么火,也想进入社群来分一杯羹,但是又不知道如何下这个手,所以他们就干脆做了社群的服务商。
1、什么是社群营销?
社群营销的本质:转化和裂变社群,以人为核心的思维模式,跟传统的销售的企业视角和产品视角不同。社群是形成一致价值观和利益共同体,满足个体体验和精神需求;是一群有共同价值观和亚文化的群体,基于信任和共识,被某类互联网产品满足需求的群体;由用户自己主导的商业形态,可以获得高价值,降低交易成本,社群是互联网营销转化和裂变的解决方案亚文化是核心驱动,商业模式是推动力;场景可以从根本上激发购买,形成刚需和流量;内容产生有效链接 社群是整个链条的驱动力量。
流量沉淀、运营、转化和裂变,短期内聚集种子用户进行消费者裂变;社群运营7个法则:第1个法则:打造超级IP第2个法则:形成亚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第3个法则:场景化塑造第4个法则:内容输出(你的产品是什么?产品组合和生态是什么)第5个法则:持续运营第6个法则:转化和裂变第7个法则:社群管理及运营传统营销时代,一媒体和广告位核心;PC时代,以互联网和数据为核心进行连接,找到用户;社群营销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载体,以人为中心,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互动和连接,
社群打造和社群经济,最终形成了互联网企业的三个阶段的闭环:由粉丝到超级用户;由超级用户到生态的建立;最后是形成平台。实际上就是社群重构了互联网的生态和价值,观点:深知精准营销创始人、CEO蒋军2019,为企业量身定制年度顾问服务。互联网营销是一项大工程,系统而庞杂,蒋老师在2019年,征集3家对互联网转型升级有烈需求的中小企业或者创业型小微企业(具备一定的产品、团队及资源基础),由蒋老师亲自担任企业品牌营销及互联网战略转型升级顾问,辅导企业的品牌营销及互联网营销升级落地!新书《互联网精准营销》3月15日正式出版,预定私信,预计3月底发货!,
2、阿里巴巴和腾讯同时看上社群营销,社群营销的大盘有多大?前景如何?
我们先来看社群的前生今世:在1987年社会学家Worsley提出社群概念:人本性喜群居喜扎堆,这是人性基因。在原始社会人类就以部落的形式生活,主要来预防其他生物的侵袭!今天我们提到的社群主要是微信社群,微信社群:是人们把目光从吃“流量”红利转到“链接”红利,逐渐被重视!我们再来看看微信社群的前世今生:社群前传: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飞速发展,正好有机会可以满足人类一对多聊天的需求。
所以互联网上一直都不缺乏社群产品,从最早的BBS,QQ群,到后来的贴吧,豆瓣,qzone,微博、头条等社交化平台,只是过去人们在这样的平台上更多都是精神层面上社群,很少通过社群得到经济上的成功。这就是社群这个概念为什么一直没有被广泛提起和关注的核心原因,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步增长,移动互联网开始萌芽。
最后一直发在到2011年,移动互联网的各种运用开始普及,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习惯开始养成,2011年1月21号,腾讯开始推出微信。社群1.0时代:社群兴起,有些有商业头脑的群主们开始从红包群开始,他们靠发红包养起了无数的微信群。这些微信群有些就变成了微商的练兵场,有些变成了代理,中介的大本营,这个时期的社群毫无章法,混沌不堪。
社群2.0时代:野蛮生长,于是到了2014年,朋友圈被微商干的差不多了,流量红利衰退,在媒体的推动下,小米的成功证明了“社群经济”的可行性。社群经济被媒体称为“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商业驱动力”,到了2015年,这一年被大多数人定位为社群的元年的2015年,当“流量”红利被吃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纷纷把目光转到了“链接”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