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客家人结婚满月后,女方还要送谷物,豆子,玉米,蔬菜种子,小鸡苗等给男方,表示祝贺每年丰收,家庭兴旺吉祥。在广东呆了几年的时间,接触过很多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对于广东的一些风俗民情也有一点了解,接下来,厨师就要根据我的预算,准备办多少酒席(正宴席为准),做多少个菜品,预计多少钱一桌。
1、广东客家人封红包该封多少合适?
我是广东梅州梅江区人,在广州读书工作二十年,虽然落户工作,但是习俗还没变。过年给四位爸爸妈妈每人一千,亲姐姐的小孩每人五百,堂(表)弟兄姐妹的小孩每人一百,姨妈姑妈舅舅伯伯叔叔每人一百,同学朋友小孩50,他们也会封回给我小孩。整个过年的给出的压岁钱和收到的压岁钱基本相同,娶嫁一般200,要是亲房就多点,不过很少超过1000的。
2、现在农村吃酒席,一般随礼多少钱比较合适?
问:农村现在去吃香碗酒席,给多少钱才拿得出手呢?人在人情在,人情钱是个让许多农民头疼的事,给少了拿不出手,而给多了又遭不住。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不仅遭不住,还可能助长不良酒席风气,让爱好办酒席者欲罢不能,因为办一次酒席就能收人情钱,只要成本控制得好,一场酒席下来就能赚不少钱。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人情钱不都是迎来送往的吗?收了别人的人情钱,日后不就要还回去吗?事实上,有好些村民自己并不喜欢办酒席,是典型的「只出不进」家庭户,由此可见,某些酒席办得多的村民,或多或少都有赚头。虽然对谁家爱办酒席、谁家以办酒席赚钱的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谁也不好不去,鉴于酒席这座大山压力太大,那去村里吃酒席,给多少钱才拿得出手呢?一、按簿还情,你送多少来,我还多少去办过酒席的农民,手里都有一本账本,上面记录着自家办酒席时收到的人情明细,谁家来没来过、谁家随了多少,即便过了十几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都记载着呢,
按簿还情虽然有个参考,但有些人确实没来过,而在目前的人情世故上又不得不去,这种情况给多给少都是亏,都无所谓,只不过给少了会拿不出手,这种情况只消给个最低的行情价即可。另外,人情簿的参考作用有限,因为人情钱的行情如同市场,存在着一个行情价,但一般都是只涨不降,刺楸家里十年前办过酒席,当时普遍行情是给30元、50元,而目前有的人情也没还完,但行情已经涨到200元了。
虽然不同时期的购买力不同,但总体上看来是涨了的,二、十年前收多少人情钱,十年后也只给对方多少不仅十年前,就算是二十年前的人情,只要有人情簿存在,隔了多少年都不会忘。通情达理的人会随行情随人情钱,但有极少数人在吃酒席时仍按照十几二十年前收到对方给的钱数来给,例如,刺楸曾听说,某家兄弟较多,弟媳刚嫁过去不久嫂嫂女儿出嫁,给女儿办酒席时弟媳给了5元人情钱,而当弟媳的儿子娶媳妇时,嫂嫂就真只给了5元人情钱。
3、广东人结婚包多大的红包?
广东人低调务实,一般不攀比,炫富,穿着也随便,穿着人字拖鞋,地摊上买的十几元的衣服,就出门了,这才是真实的广东人。在深圳,广州,顺德,南海,中山,佛山一带,穿个破拖鞋,烂背心满街走的一个普通人,还有的在市场卖菜的老婆婆,或者在扫大街的清洁阿姨,她们分分钟上千万身家,在封红包方面,各地区情况不一样。在发达地区,如南海,番禺,顺德,佛山,这些地方做喜事,很多都是收了后,撕了一个红包角原额奉还,金额一般是一两百,
在广东北部山区,收了之后就不返还了。金额也差不多,像北方那种一封一两千的很少见!红包只不过是彩头而已,希望我们大广东的这股清流,能传开到全国各地去,红包要的只是祝福和意头,没必要造成生活中的压力,广东过年红包都是5元,10元、20元,至亲好友50至100元,婚宴红包100元至200元,彩礼钱一般都是2万至5万,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广东人,不攀比,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