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女方家庭条件还可以,可能会返还几万元或者大部分给他女儿,而不是给男方家庭。我上面讲了接亲红包就有不少于二十种,比如倒杯水给新郎,需要给一个倒水红包;帮新郎接伞,需要红包;帮新郎装水洗手也是要红包的等等,这还不包括男方请客宴席的各种钱,其他给女方买衣服的钱至少3万等等。
很高兴探讨这个问题,以前家乡彩金8万到20万不等,女孩礼金一般在1万到3万左右不等,现在,通过村规民约治陋习、尚新风,有效推进了移风易俗工作,逐步形成了婚事新办、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村理事会结合实际管理操办,乡镇驻村干部加强监管,由村理事会在不突破标准上限的前提下,按照村规民约,居民群众参照标准办理,现在形成了绝大多数群众不愿大操大办,这个问题得到一定解决,总体来说,彩金、礼金基本上还合理!。
我就是位于福建农村的未婚男青年,我不懂其他地方的彩礼水平的高低,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是不低的,你去看看现在农村大龄男青年是越来越多,而且越偏远的地方彩礼反而越高,我就谈谈我这里的普通标准。一、现金,我们这里的彩礼现金前几年是12万左右,现在是一般18万左右,有些乡镇普遍是22万元左右,这个只是需要给女方父母的现金。
当然如果女方家庭条件还可以,可能会返还几万元或者大部分给他女儿,而不是给男方家庭,如果女方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并且家里还有未婚的哥哥或者弟弟,那返还的会更少,因为需要留给自己的儿子结婚。二、金子和银元,我们这里取媳妇,彩礼一定需要金子和银元,当然金子是要婚前买给女方身上和手上带的,一般要包括项链、耳环、手镯、戒指这里大概需要一万至两万元,银元是作为彩礼的一部分费女方父母的,这个分老银元和新银元,老银元的价格高很多,这个银元的个数一般不等,一般家庭谈彩礼时候都要求老银元,因为现在老银元比较少,一般都会折合成人民币,大概3—5万元。
这个会返还几个压在女方的行李箱中,其他的就是女方父母留下来,三、宴席钱和红包钱。我们这里嫁女儿是不需要出任何钱,女方请客的所有宴席的钱、烟酒钱、甚至是糖果什么的,都是需要男方家庭出了,这一块金额也有实际支出,一般都是谈在彩礼的礼单上,还有就是女方亲戚到男方家里请客的宴席时,男方需要给女方的亲戚每人一个红包,红包金额一般是160元或者180元,还有接亲时候的各种红包(不下二十种类),
这里宴席烟酒大概折合人民币5万元,红包折合人民币大概3万元。这还不包括男方请客宴席的各种钱,其他给女方买衣服的钱至少3万等等,男生结个婚,自己要负债好多年,父母一辈子的积蓄没了,而且还要负债好多年。这还不包括有些女方家庭要求的房子、车子啥的,如果加上一个县城的房子首付和车子,又需要40万左右,这样结一个婚不包括车房30万都不够。
所以生了女儿就是招商银行,农村真的负担不起,父母一辈子种地,根本无能力帮孩子娶上媳妇,青年男子二十来岁,刚奋斗几年也拿不出这个钱,导致彩礼居高不下的原因我觉得一个是攀比心理,别人的女儿嫁了多少钱,我就一定要稍微多一点点,不然就是表示没面子,表示自己的女儿不值钱,这样你家多一点,他家多一点,彩礼钱就高了。
二是老一辈留下的规矩太复杂,太多规矩,我上面讲了接亲红包就有不少于二十种,比如倒杯水给新郎,需要给一个倒水红包;帮新郎接伞,需要红包;帮新郎装水洗手也是要红包的等等。我们这里都是叫包子,倒水包子,洗手包子,接伞包子等,三是农村家庭文化素养不够高,反观大城市嫁女儿不需要太多彩礼或者完全不要,因为一个是觉得女儿过得好就可以,一个是觉得要太多女儿以后生活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