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编制30多个,事业编40来个。很多乡镇公务员辛苦一辈子,也没实现副科实职,随着乡镇公务员津贴补贴的调整完善,随着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乡镇工作条件越来越好、会越来越得到改善,乡镇也会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下面说说我的乡镇公务员体验,主要有六点。
1、乡镇街道公务员怎么样?
网上全是键盘侠,你一问乡镇公务员就说不行、不好、很忙、白加黑、五加二、待遇低。全部都是不在乡镇的人在那意淫,其实要具体分析来看:一、忙的成果是什么。乡镇忙的都是年轻人和在党政办想进步的公务员还有副镇长,这些比较忙的公务员,基本提副科都很快,问题也不大,二、在什么岗位。现在机构改革后,像陕西财政所、司法所、市场监督管理所,这些乡镇单位,归县局垂管,这些单位非常清闲,而且在乡镇上班,我觉得不比县局差,因为有乡镇工作经验,现在这趋势就是想进步,必须有基层工作经历,比如你在县水利局,想当副局长,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县局的副局长基本都是乡镇副镇长、副书记上去的,局长都是镇长、书记上去的,所以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乡镇呆个三年五载挺好的,对以后发展绝对有好处,
2、对于乡镇公务员,副科真的是天花板吗?市直单位公务员起点如何?
只能说,乡镇副科是“一道坎”,不能硬性地称其为“天花板”。在市直单位,想要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起点是副科实职,第一、先说乡镇。以普通的乡镇来说,是正科级规格,乡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是正科级,其他的副职人员,包括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和副镇长等,都是副科级实职。在体制内,副科实职貌似看着官不大,但如果放到乡镇这个地域范围内,副科级实职算是有头有脸的父母官了,
对于普通乡镇公务员来说,能够晋升副科实职,意味着进入班子副职行列,具有一定的话语权,确实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有一定的难度。造成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于乡镇的正科级规格所限,内部还设置了“正股级、副股级”两个并未被国家法定承认的干部级别,以便干部层级能够更好地与实际管理现状相适应,如果一名公务员自乡镇做起,一般要经历副股级、正股级的历练,方能晋升副科级实职。
从这个角度来看,副科实职对于某些人员来说,确实是“天花板”了,很多乡镇公务员辛苦一辈子,也没实现副科实职。2019年6月新的职务职级并行以来,有些乡镇公务员有机会晋升四级、三级主任科员的职级,虽然职数有限制,但好歹有盼头。目前有一个较好的背景形势:大力提倡干部队伍年轻化,从这次换届来看,很多90后的正科级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已经出现。
对于这些人员来说,“天花板”是什么根本无法预测,第二、再说市直。如果以普通的地级市为例,市直单位(部门)的规格是正处级规格,单位内设若干科室,属于正科级规格。对于普通的市直机关公务员来说,想要今后在领导岗位成长,需要努力成为副科级实职,也就是内设科室的副职,地级市的市直机关公务员性价比较高,没有乡镇和县级的繁杂,比不上部委和省厅的综合统筹,公认比较舒服。
3、在乡镇当公务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就是乡镇公务员出生,在乡镇工作过11年,当过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副主任,科员。下面说说我的乡镇公务员体验,主要有六点,一、乡镇干活的人少。乡镇公务员编制30多个,事业编40来个,看上去人还不少,但是老的老、病的病,请假的请假,借调的借调,学习的学习,有的50多岁等着退休,还有的几十年提拔不了过着佛系生活、干着佛系工作。
真正干活的人也就那么几个,二、乡镇工作繁杂。县里有50多个部门,而乡镇只有10来个部门,意味着,乡镇一个办公室至少要对县局5个局,还有一些县直属事业单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条线都要穿好穿到位,确实很难,有的人要跨部门干活,只要领导有召唤,是他负责的要干,不是他负责的也要干。比如,当初我在党政办时,什么事情都要干,党建的、农业的、扶贫的、经济的,上山巡林、下村走访、春耕秋收、安全稳定等,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