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不大,但从西向东有三种方言,西部山区说林州话,安阳市区说安阳话,东边内黄滑县地区说中原官话,也就是你说的河南话。为什么河南安阳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河南,但方言却不是河南话,有人说安阳话不好听懂,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这三种方言中,大家都能听懂的是内黄和滑县人说河南官话,然后听着有点费劲的是老城区说安阳话,最难听懂的是西部山区说的林州话,如果没有一点基础,那简直就是听天书。
1、为什么河南安阳属于河南,但方言却不是河南话?
为什么河南安阳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河南,但方言却不是河南话?这两种方言我都会说,应该能很清楚的回答你。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小的时候也很困惑,为什么我生活的地方每变一次,周围的人说话都不一样呢?要回答你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先来确认一下你所说的安阳话的使用范围,安阳不大,但从西向东有三种方言,西部山区说林州话,安阳市区说安阳话,东边内黄滑县地区说中原官话,也就是你说的河南话。
这三种方言中,大家都能听懂的是内黄和滑县人说河南官话,然后听着有点费劲的是老城区说安阳话,最难听懂的是西部山区说的林州话,如果没有一点基础,那简直就是听天书,安阳话和林州话不属于河南官话,是晋语的一种,属于晋语系-邯新片,他保留了一些古汉语的词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
晋语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掉,说晋语的地区虽然口音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互相能听懂,而且发音相似。安阳话属于晋语,这个在我第一次去大同的时候深有感触,大同人说话我就觉得特别亲切,说不上来为什么,但是就是有种见老乡的感觉,应该是我们的语言发音相似、俚语相同的原因,安阳人说晋语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大部分安阳人都是从山西移民到河南的,从明朝到民国一直有山西人往河南迁徙传统。
大家都熟悉的明朝初期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就是最大规模的一次迁徙,好多安阳人都认洪桐大槐树是自己的老家,我们家也是从山西搬到来的,我父亲亲口告诉我,他爷爷那辈山西灾荒,全家从山西平顺县迁到安阳县,我自小说的就是地道晋语。安阳市区由于地处平原,交通便利,是豫北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人多,安阳话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也融入了一些河南话的影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言文化,而西部山区的林州话,由于地势险要,交通不便,环境封闭,语言上更加保留晋语的特色,
2、安阳话有什么特点?
安阳因其位于四省交界处的原因,安阳话也有着一定的特点。主要是指安阳市老城区一带的方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说话语速“快”,再一个就是有一些“地方儿音”。“地方儿音”这个大多数地方都存在各有其特点,比如安阳话称今天为“今儿”,“来两根儿麻烫不咋”他的意思是要两根油条!麻烫(油条)、不咋(口头语)等等!有人说安阳话不好听懂,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3、为什么河南安阳市方言是山西话?
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瞬间暴露了题主不是河南人,也让我瞬间联想起了在地域黑眼里,河南周圈出现了负面新闻都会被归纳为河南,因为他们根本分不清方言的具体归属地。我讲这几句话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乐意,但是事实如此,许多连省门都没迈过的人,为了跟风黑,便凭自己短浅的认知就用口音“精准”的划分区域。不好意思我可能有点跑题了,接下来言归正传,
地理知识稍强点的人都知道,河南安阳与河北山西交界,既然交界,那么口音肯定几近相同,尤其是在三省边界线上的人民,估计他们自己也分不清自己讲的是河南话,还是山西话,亦或者是河北话。我本人是河南夏邑边界线上的,和安徽砀山搭界,有些时候我听了河南别的地区的方言,我甚至觉得自己讲的是安徽话,不过还好官方有详细划分,徐淮片区的方言也属于中原官话,而我们这个地方恰巧属于徐淮片区,
4、大家都来说一说“为什么”用你的家乡话是怎么说的?
1、方言是一个地区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等要素的重要载体。它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人文、习俗和特色,因此各地有各地特色的方言,2、四川简阳内江一带的家乡话是:为啥子呢?干哈?为啥子?咋个的呢?咋个弄起的呢?咋搞起的呢?一般方言后面都会加语气词如“呢”“哇”“嘛”等,以表达语气及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