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王姓的六次大播迁,特别是前四次大播迁,造成了太子晋所传的诸多世系,包括三槐王氏、赣湘王氏(有可能是王姓第二次大播迁时形成)、潮州王氏、东莞王氏、琼崖王氏等等,遍布全国二十一郡及东南亚诸国并成为望族。4、明代嘉靖年间王应斗著《重修王氏统宗世谱序》。
1、你们姓氏最有名的人来自哪里?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目前胡姓人口数量在中国排第十三位,虽比不上李,王,张,刘等大姓,但也算得上众口众多的姓氏。它的来源有:1.源于妫姓:出自舜帝后裔妫满,2.源于胡母氏:出自战国七雄齐宣王之弟后裔胡母氏,属于复姓。
3.源于姬姓:春秋时期,胡国为姬姓国,亡国后,胡国子孙就以国号为氏,4.源于归姓。出自商、周时期归夷族,属于以国名为氏,5.源于官位:西周的胡史(簋史、胡簋史),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在胡史的后裔中,有以“胡”为姓,6.源于官职:来源于汉朝时期的官吏胡骑校尉。
7.源于李姓,这一支是李唐后裔。8.源于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蒙古族与满族等,属于汉化改姓。注意胡雪岩来自徽州绩溪,这个“胡”源于李姓,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唐昭宗李晔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托付给近侍婺源人胡三公,胡三公给皇子取名胡昌翼。这一“胡”称为“明经胡”,又称“李改胡”,胡昌翼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可养恩大于生恩,他感念胡三公的养育之恩,并没有改回李姓,仍姓胡,为养父母养老送终再后来,这个“李改胡”在婺源在徽州甚至整个安徽省开枝散叶,子孙兴旺。
2、姓王的人祖先来自哪里,有什么演变吗?
姓王的当然多啦,毕竟中国第一大姓嘛!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最新的《2018年全国姓名报告》,“王”姓户籍人口数量达到了1.015亿,比排名第二的李姓多61万人,成功当选为“中国第一大姓”。一亿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14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姓王,目前全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也只有十三个,咱们国家姓王的人几乎相当于日本全国的人口,这还不包括的海外的华人华侨。
那么“王”姓为何这么庞大呢?这就得从“王”姓得发展历程说起了,众所周知,《百家姓》是在宋朝初期被撰写出的,王姓的历史肯定比这个久。也正是由于王姓的起源太早了,导致到现在很多资料都缺失,使现在关于王姓的起源有着很多的解释,有的说它起源于尧舜时期;有的说它起源于周朝的时候和姬姓有关;还有的认为,王姓最开始是少数民族的一个姓氏。
咱们取流传最广得一个,也就是王姓起源于周朝姬姓,因为在周朝以前,古人很少会有“姓”,大都以氏族部落命名,许多姓是在西周分封以后,从诸侯国或者爵位封号演变而来,“王”这个姓很有可能就是这样来的。话说周灵王的儿子“晋”,被称为王子晋,王姓由此为源,开始发展,当然这只是一支,还有一支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代,其在三家分晋时期,家道中落,族中子弟被迫流亡,但他们自认是周王室血脉,所以姓王。
像他这种的有很多,因为西周分封之时,有着大批王室子弟被分封建国,而后春秋战国,他们大都消亡,但幸存下来的族中子弟仍以王室自居,这便有了大量的王姓出现。由于基数很大,且是周王室子弟,血统高贵,“王”这个姓发展得很快,不断地开枝散叶,当然其中也包括许多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他们因功获赏,或是因崇拜而改姓,或是原本没有姓氏,选了一个比较出名高贵的,抬升自己的身价,
比如说许多汉化的少数民族,在改姓的时候,王姓都是比较优先的选择。比如唐朝的王世充他们家原本就是胡人,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契丹耶律氏,也改为王姓,女真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王姓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中国第一大姓!当然,既然是第一大姓,肯定有着辉煌的历史,名人望族也不少。比如说中国历史上皇帝最多的是刘姓,然而皇后最多的却是王姓,足足3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