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怎么设计个人的社保问题。社保关系转回老家,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即使没有工作单位,但是有社保意识是非常不错的,总之,灵活就业人员如果办理城镇职工社保,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如果在异地已经开设了基本账户的,需要将社保关系转入户籍所在地,才能继续缴纳社保。
1、辞职后,灵活就业人员怎么设计个人社保缴费?
首先我要为你有这种意识的行为点个赞。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即使没有工作单位,但是有社保意识是非常不错的,目前一些年龄人对于社保的重要认识不清,意识不强,当遇到养老就医的问题时才开始来抱怨。所以树立全民的社保意识是一项艰苦和漫长的工作,你的这种意识是值得称道的,灵活就业人员怎么设计个人的社保问题?这是一个人值得认真思考的题目。
根据我的经验,其设计的思路,重点是把握好“三个标杆”,第一,以满足退休条件作为标杆。在办理社保登记前,重点要围绕符合条件这个标杆来考虑,我国的退休条件有两个,一是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男60岁,女性50到55岁。其中女干部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55岁,女职工50岁;二是社保缴费达到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这里要强调一点,视同缴费年限必须要提供个人档案才能认定,所以必须高度关注自己的个人档案,
以符合退休条件作为标杆,选择自己缴费的方式。第二,以增加退休金作为缴费的标杆,在退休金的计算中,个人账户资金的多少,是决定退休金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选择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方面,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来考虑,如果经济条件还可以,建议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和100%的缴费指数,只有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高,个人账户里的资金才比较多,在退休金计算时,如果按照60岁来退休,计算个人账户的退休金发放月度是139个月,个人账户资金多,平均到每月个人退休金就高。
如果想要在退休后,享有更高的退休金保障,增加个人账户里储存额是比较关键的,第三,以满足医保退休为标杆。灵活就业人员在注重养老保险的同时,也要重视医疗保险的重要作用,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患病的风险就越大。一般的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养老保险的同时,也会缴纳医疗保险,如果在办理退休时,医疗保险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那么退休后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而终身享受医保待遇。
2、灵活就业怎样缴纳社保?
根据个人收入水平进行选择就可以,虽然说交的越高对自己越合理,但是距离退休剩余时间不长,就拉动退休待遇作用也有限,所以合理即可,另外建议您咨询一下社区是否符合4050社保补贴政策,如果符合的话和工作人员确认最高的返还档次是多少,我这边最高是可以保险社平100%档次的一半,如果符合社保补贴那么当然是交能返钱最高的合适~如果您觉得回复能够帮助您,欢迎点赞关注。
3、交纳灵活就业社保要什么条件?
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条件是非常简单的,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办理,根据你的描述,你在异地工作已经缴了8年的社保,回到老家后如果没有工作单位,那只能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继续缴纳社保。由于你已经在外地有了养老保险的基本账户,如果要在来老家继续缴纳社保,必须将本人在外地的社保关系转入老家,第一,如何办理异地社保的转移?由于你已经在异地缴纳了8年社保,也就是说已经有了基本账户,回到老家后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
这种情况不需要重新办理基本账户手续,而是需要将异地的社保关系转入老家,才能继续缴纳社保,其办理程序,主要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09)66号文件精神,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要求来办理。一是到异地参保地打印缴费凭证,到老家递交社保关系转移书面申请并办理同意接收函;二是将老家的接收函交参保地社保部门,由原参保地社保部门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手续;三是将社保关系转移手续递交给老家社保部门,老家社保部门在收到原参保地的转移手续和资金后,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结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