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刘备久居荆州,和荆州人士关系不错,因此归附刘备的荆州人日益增多,公安一地已经难以容纳,所以刘备上表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率军夺取了江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这要从荆州之前的归属、刘备如何取得荆州以及赤壁之战为何进行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刘备取得荆州是靠合法继承以及武力攻取刘备如何取得荆州的。
1、《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正史上刘备借过荆州吗?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句谚语中国人应该都很熟悉,不过这个说法其实真的有点冤枉刘备。历史上刘备借的其实是荆州下属各郡中的南郡,而不是荆州全部,东汉时期荆州共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后来又陆续设立了几个郡,最多的时候更是有十二个郡之多,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刘表虽然是荆州刺史、荆州牧,但是荆州下属各郡归属也常有变动,像南阳郡就先后被袁术、张绣等人占据过。
在官渡大战前夕,张绣归降了曹操,南阳郡也就归属了曹操,在刘表临死前不久,孙权又击败了黄祖,夺取了江夏郡南部的地区。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刘表病死,刘琮投降曹操,刘备败走当阳,撤到江夏郡的夏口和刘表长子刘琦汇合,此时荆州大部归属曹操,只有江夏郡分别被曹操、刘备、孙权占领,赤壁大战以后,曹操大败,留下曹仁镇守南郡,乐进镇守襄阳,自己率军回许昌。
周瑜趁势率孙刘联军攻打南郡,经过一年激战,终于夺取了南郡,不过此战刘备也出力不少,所以周瑜将南郡南部公安让给刘备驻守。由于刘备久居荆州,和荆州人士关系不错,因此归附刘备的荆州人日益增多,公安一地已经难以容纳,所以刘备上表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率军夺取了江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此时荆州一分为三:曹操占据了南阳郡、襄樊和江夏郡一部,刘备占据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南郡的公安和江夏郡的夏口,而孙权则占据了南郡大部和江夏郡的南部。
这种形式对于孙权来说非常尴尬:南郡位于荆州中部,恰好将曹操和刘备所占据部分隔开,这么一来曹操的军事压力全部由孙权承担,而他还需要担心背后日益壮大的刘备。周瑜占据南郡,原本是作为攻击益州的跳板,因此虽然有这么大的压力,但是却不愿意放弃南郡,可是不久周瑜就因为旧伤发作去世,攻取益州的计划也被搁置,这么一来南郡对于孙权来说就成了鸡肋。
2、《三国演义》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刘备借荆州”是怎样的来由?为什么故事?
《三国演义》当中,“刘备借荆州”这一观点其实是孙权一方提出来的,刘备等人承“承认”这一说法最初是为了维护“孙刘联盟”,实际上在他们看来,应该是自己取得的荆州,和东吴没有半分关系,所以,“刘备借荆州”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完全是东吴一厢情愿的观点,并没有达成共识。这要从荆州之前的归属、刘备如何取得荆州以及赤壁之战为何进行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荆州本来是谁的领地,应该由谁来继承众所周知,荆州原为刘表的地盘,虽然不是封国,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一个太守或者州牧和一方诸侯也没什么区别,都可以算作刘表的个人财产。刘表是谁呢?汉室宗亲,以他到汉末还有封爵和官职来看,刘表和汉献帝的关系要比刘备更近一点,也就是说,刘表的汉室宗亲地位要比刘备更可靠。
但不论怎么说,刘表和刘备,打根上那是亲戚,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就去投奔了刘表。因为刘备有点名声,又是亲戚关系,刘表虽然忌惮这个人,但还是接纳了他,只不过将他派到了荆州北边的一个小县城新野,让他在那里为其防范曹操。好景不长,刘表病重,需要选择继承人,这个时候荆州内部出现了问题,本来应该由比较贤能的长子刘琦来接管荆州,但是由于刘表晚年更喜欢幼子刘琮,又受到了蔡氏等外戚的胁迫,不得不将刘琮立为荆州之主。
选哪个儿子做继承人,这属于刘表的家事,和刘备八竿子打不着,但问题就出在这个刘琮身上。这个小家伙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软蛋一个,在曹操兵锋恐吓之下,又经过蔡氏等人的撺掇,一害怕就投降了曹操,将荆州八郡拱手让给了敌人,这样一来,不论是刘备还是刘琦等人就都不承认刘琮荆州之主的地位了,公然表示反对,那么这种反对有没有效力?答案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