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说普通话,才把河南话降格成了方言。比如说河南人说小房间,会这么其中河南有三个地方的方言,和中原官话有点差异,也就是在那些个朝代,河南话才是正宗的官话、京话;其他省的方言到河南,都可以被称作是“很土”,为什么说觉得河南话听上去很土的人,古文功底不怎么样呢。
1、为什么有些河南人喜欢说“中”?“中”在河南方言中有哪些意思?
谢谢邀请!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河南那些事儿。(约600字,阅读需时2分)河南人爱说“中”,这个大家都知道,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得长风帖里的“中”字这个流行于中原大地的“中”字,有三层的内涵。一、天下之中河南自古就是天下之中,最早出土的的关于“中国”这个词,就是说洛阳的,洛阳这个地方,在周代,号称“天下之中”,
宅兹中国铭文之后的漫长历史里,以今天河南政区为核心的区域,就是“中原”所指代的区域。虽然河南位居天下之中,无险可守而致历史上屡次“逐鹿中原”饮马黄河,但是中原之“中”的地理空间意义是无法改变的,红色所示为历史上“中原”概念之核心区因此河南人爱说的“中”,其实首先是一种地域方面的意义。二、中庸之道《论语·庸也》有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在传统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至深。而儒家思想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平和。是为中庸,中庸思想,也使得“中”这个字,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三、质朴豪爽上文所言之特殊文化内涵,就是指“中”有“好”的意思,在河南话里,“中”就是有表肯定的——可以,同意之意。还有表示“好”“善”“美”的意思,
2、河南有几大方言?最难听懂的是哪儿的方言?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说起河南话,我们会想起很多经典的话语,例如一句有味道叫骂:咦,你个鳖孙。还有河南人都爱说的:中在河南话中,也有一些地域的分别,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为中原官话区。中原官话,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河南话的味道,其中河南有三个地方的方言,和中原官话有点差异。最难懂的,就是林州话了,林州、安阳、鹤壁这一豫北区,就是上图红色区域,当地的方言,受晋语影响,再加上这这一片比较封闭,著名的红旗渠的故事,就是在这里。
就在这个区域,保留下来晋语的味道,举个例子就能知道林州话的神奇之处的。除了林州话,河南话中和中原官话有较大区别的,就是信阳话了,信阳地区,因为受荆楚文化的影响,方言也有点湖北话的味道。信阳话不仅语速快,还h,f不分,对于大部分河南人来说,信阳话也是比较特殊的。更多河南历史文化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3、你觉得河南方言里,最传神的一个词汇是什么?
至少有两个原因,让你千万不要随便去说河南话很土。其一,开封是包括宋朝在内的8个朝代的古都;洛阳是包括东汉、隋朝在内的13个王朝的古都,也就是说,在那些个朝代,河南话才是正宗的官话、京话;其他省的方言到河南,都可以被称作是“很土”。其二,如果你说河南话很土,立马就能证明你的古文功底很不怎么样,千万不要因为德云社河南籍的岳云鹏那一句“妮儿,弄啥嘞”,觉得这就代表了河南话。
也不要因为大家都喜欢学一句“真得劲儿”、或者是一句“我勒乖乖来”的河南话,就觉得河南话很土,那样的话,河南人搞不好会说你是“老扎皮”!不知道啥意思了吧?“老扎皮”就是“土老帽”的意思。为什么说觉得河南话听上去很土的人,古文功底不怎么样呢?是因为他既不懂多少古文,也不知道方言中有诸多古音的存在!比如说河南人说小房间,会这么说:glo儿,
听上去很土?其实是“阁”字的古文变音。有没有瞬间觉得很文雅的感觉?比如说河南人说人不在家里,而是上街了,会这么说:mer上,听上去觉得土?其实是“陌上”——汉乐府诗有一首《陌上桑》的“陌上”,寻常巷陌的那个“陌”,比如说去那边了,去这边了,河南人会这么说:去这厢了,去那厢了。听上去觉得土?其实是“这厢有礼”的“这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