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拉动江门发展还有一个大事,就是“江门大道”的开通。近年来的确见证着江门的不断发展,去珠海,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通车,江门外海大桥还是由江门市自筹资金建设的,中山佛山都不希望江门通车,他们不希望投资往江门来,不过,作为土生土长的江门人,我还是希望江门好,还是支持江门的,也还是对江门有信心的。
1、江门发展如何?
这个问答由我来回答,应该比较有代表性。因为我们家族在江门建城就从开平搬到江门高第里,形成了一条李家村,到我6代人了,可以说见证了江门由一个小墟镇发展成地级市的兴衰,江门,真正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在北街设立海关后,特别是在民国初期,江门迎来了大发展,很多华侨回来投资,大力建城建铁路,当时成为广东的特区,也在1912年成为广东省辖市。
解放后,江门轻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期间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战备需要,搬到了韶关,但是江门直到80年代还是在广东省排前5名,轻工产品,电机等都是在广东省的前列,水路运输也是红红火火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90年代到现在,江门就明显落后于人了,这里既有交通的原因,也有领导不力的原因,
当时从江门去广州,要过三道河,去广州出差最小都要三天,到了88年中才全部通车。而去珠海,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通车,江门外海大桥还是由江门市自筹资金建设的,中山佛山都不希望江门通车,他们不希望投资往江门来,那时公路运输已经兴起,江门红火的水路运输开始没落,投资都去有路的地方,路通财通嘛。江门市就这样错过了第一波投资潮,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到这个世纪初,江门还是错过了第二波投资潮,这就是领导不力,发展眼光不够的原因了,从哪一行业看都明显落后于人,看看江门一中你就知道了,80年代初,江门一中是广东省7所重点中学之一,现在都排到60名后了,哎!看看哪个中山,当时中山还有人走后门来江门一中读书的,后来纪中来江门一中挖老师,挖完老师挖学生,花大钱硬生生这样把纪中借力搞上去了,80年代到90年代我们江门一中出了不少状员,再看看我们现在这十几二十年,江门一中出了几个省状员呢?这就是从一个例子看到我们的落后,
不过,作为土生土长的江门人,我还是希望江门好,还是支持江门的,也还是对江门有信心的。因为一个城市的发展,不是看几年十年的事,而是看几十年上百年的战略,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现在就是要看江门市这几十年的发展布局了,看看市领导们能不能定下心来好好布局,不是追求短暂的繁荣,而是要设计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上下一心,勇于改革,支持企业的发展,注重环保发展,等等等。
2、江门和惠州怎么样?
江门和惠州这两个城市比较的话,目前来说肯定是惠州发展要远远好于江门,惠州作为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的城市之一,其得益有于深莞惠一体化的战略,不断通过承接深圳的经济产业来提升自身的发展,目前惠州的工业势头在广东是很不错的,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大企业,例如TCL、德赛电池、普利司通、三星电子、索尼、西门子等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现在惠州的经济已经位居广东省前列,
而江门目前来说在广东省的经济地位不高,主要有很多原因,从区位位置来看,虽然江门靠海,但是相应的港口交通等配套资源不足,因此无法发挥其区位优势,港口运输业发展不足。而工业方面更是如此,相应的工业基础薄弱,因此经济一直疲弱,但是未来随着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江门作为粤西地区的重要城市,根据规划将会成为其交通枢纽之一,经济产业将会与附近的城市共通合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因此未来的江门前景可图,
3、你觉得江门未来会怎么样?
谢邀。作为土生土长的江门人,笔者现居广州创业生活,基本保持每月1次回江门探亲走访的节奏,近年来的确见证着江门的不断发展,可以说,作为三线不足四线有余的城市,江门依靠着珠三角粤西大门的地理位置,近年来承载了很多产业转移的利好,但又变得有点后劲不足,说未来之前,先说说现在以及过去的江门。说说江门的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