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李世民上台后的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把全国分为10“道”,广州属于岭南道,而且是岭南道的政府驻地。在隋朝前期,广州还叫“广州”,当时隋文帝设置了广州总管府,翻开古典史籍,发现这样的事比比皆是,有的城市因避不同人的讳,还不止一次改名,它建于1894年,是广东规模最大的岭南祠堂式建筑。
广州建城到现在有2200多年,留下了不少古建筑或历史遗址,比如陈家祠、南越王墓、十香园等等。这些遗迹,本身就是一部活灵活现的教材,值得我们去参观、深入了解,下面介绍三个广州的历史古迹。一、广州民间工艺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就是我们日常称呼的陈家祠、陈氏书院,它建于1894年,是广东规模最大的岭南祠堂式建筑。
它的最出名的便是建筑雕塑,饰件多达284件,包括石雕、木雕、灰塑、陶塑、砖雕等等,另外,馆内常设《广东传统雕刻艺术》《百年陈氏书院》《旧广州家居》等展览,还有广州织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广绣等特展。喜欢看展览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二、十香园十香园,现在的地址为清末著名画家居廉、居巢兄弟的住所。为什么名叫“十香园”呢?因为园内遍植了十种香花,给画家们写生,故以“十香”为名,
馆内常设置《十香园与居巢、居廉》专题展览,能够让观众感受岭南画派的方方面面。比如图中的微缩场景,再现了昔日园中煮茶泼墨的风雅时光,三、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主要展示墓中出土的文物。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万余件文物中,以“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最为闻名,馆中还有仿真互动区,也适合带孩子过来体验一把,与博物馆亲密接触。
2、广州在历史上曾经改名为番州,这是为什么?
在我国古代,城市的改名易称,大多因为汉字的避讳,翻开古典史籍,发现这样的事比比皆是,有的城市因避不同人的讳,还不止一次改名。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为避隋炀帝杨广之“广”字,一下子就改掉几十个城市之名,其中广饶县改东海,广安县改延安,广都县改双流,广化县改河池,广州改为番州,广陵改为江都等,在隋朝前期,广州还叫“广州”,当时隋文帝设置了广州总管府。
隋文帝在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为了避开隋炀帝杨广名字里”广”的名讳,改名为“番州”,当然那时候隋炀帝杨广还没登基,只是太子,隋炀帝杨广登基3年后,即公元607年,干脆连“番州”也不叫了,改回南海郡,隶属于扬州,下设15个县。唐朝时“广州”之名时用时弃,到唐朝建立后的几年,也就是唐高祖李渊时期武德4年(公元621年)时,又废除了南海郡,设置广州,
到李世民上台后的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把全国分为10“道”,广州属于岭南道,而且是岭南道的政府驻地。到了唐玄宗时期,天宝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广州”的名字被废用了,又称为南海郡,几十年后,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肃宗在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又将南海郡改称为“广州”,辖下共13县,总之在唐朝时期,“广州”之名时用时弃,“南海郡”和“广州”两个名字多次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