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 > 齐齐哈尔 > 原始狮,狮子的祖先是什么

原始狮,狮子的祖先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2 11:36:20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狮子的祖先是什么

古代的杨氏虎Panthera youngi,这种古代的猛兽,虽然名字是虎,其真正身份是狮子的祖先。

狮子的祖先是什么

2,原始狮的原始狮

原始狮又名古狮,是更新世早到中期已灭绝的猫科。我们一般认为是狮子的早期亚种。原始狮体长可达2.4米(不含尾巴),比德兰士瓦狮长约半米,体型大于更新世的美洲拟狮。很多原始狮化石都是在德国摩斯溪发现的。一副接近完整地头颅骨亦在德国近海德堡的毛尔发现。在于发现海德堡人统一地层中,亦发现了约55万年前的狮子头颅骨。在欧洲最古老的原始狮在意大利伊塞尔尼亚发现,距今约70万年。原始狮衍生了上更新世的穴狮(Cave Lion)。

原始狮的原始狮

3,远古欧洲洞狮到底有多大

起源于原始狮,是狮类家族的一支,一种已灭绝的猫科动物。身体较现代的狮壮大,四肢粗壮,体长平均3.5米以上,体重比现代狮大出35%,在350公斤与550公斤之间。是从古至今,地球上最大的猫科动物。

远古欧洲洞狮到底有多大

4,古人认为狮子能食虎豹现实中狮子真以虎豹为食吗

对于华夏来说,狮子是舶来品,古时由西域诸国进献而来,据正史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章和元年,即87年,由当时的西域月氏国进献给中原天子,第二年又有安息国遣使献狮子,后来狮子逐渐被国人所知。由于当时的民间,甚至连一些贵族对狮子都不甚了解,只知道这种动物十分凶猛,实力不下于本土猛兽老虎,所以慢慢地,狮子的“威名”便传开了,甚至不少人相信狮子“能食虎豹”,是能取代老虎兽王地位的新“百兽之王”。雄狮由于我国本土不产狮子,所以绝大多数的人们知道狮子,尤其是东汉之前,都是通过一些文献或者口口相传得知,并未见过实物,从一些文献中,我们就看出了古人对狮子的描述十分失真,比如张九龄在《狮子赞序》中是这样描述狮子的:“仡立不动,已九牛相去;眈视且瞋,则百兽皆伏。所以肉视犀象,孩舞熊罴。其余琐细,不置牙齿。”其实关于狮子能“食虎豹”的传言有很多版本,先秦文献《尔雅》中第一次描述了狮子,称:“狻麑,如虦猫,食虎豹。”晋郭璞注《穆天子传》中提到“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晚清学者文廷式也曾写道:“狻猊即狮子,非中国兽也。”而狻猊是被认为以虎豹为食的。狮子能“食虎豹”的传言可谓是由来已久,那么现实生活中,中国古代的狮子真的能够捕食老虎、豹子等顶级的猛兽吗?狻猊的形象中国的狮类动物:杨氏虎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都不产狮子,但这句话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这里的狮子指的是现代狮,如果从广义上面来论,其实中国古代是存在狮类动物的,那就是“杨氏虎”。杨氏虎虽然名字上带有一个“虎”字,但是它却不是老虎的一种,甚至连虎类动物都算不上,准确地说它是一种狮类动物,由原始狮演化而来。原始狮由东非草原四处扩散,进入亚洲东北部的成员逐渐演化成了杨氏虎。杨氏虎形象复原图杨氏虎的分布范围主要是包括周口店在内的中国东北部,时间节点是距今约35万年前。1934年,在周口店考古挖掘中人们发现了杨氏虎的化石,根据齿列特征,古生物学家裴文中院士将其描述成了一个独立于现代狮、虎之外的新物种,原因就是杨氏虎的下颌骨基部突起,在本质上就与现代虎差异很大,另外,在尺寸上有小于狮子。根据化石特征,研究演员们复原出了杨氏虎这一物种形象。从外形上看,杨氏虎没有如今狮子那样的长鬣,与古代美洲狮的关系较近,属于无鬃狮那一类,国人之所以会将它称作杨氏虎,主要是“Panthera youngi”翻译的问题,目前学术界主流的观点是认为杨氏虎属于狮类动物的一种,如果说中国古代有狮子能食虎豹的话,最大的可能性就在杨氏虎身上。不过根据对现代虎的研究,发现这一物种相当年轻,在杨氏虎大量分布在东北部的时候,现代虎还未出现,所以自然不存在杨氏虎吃老虎的现象。虎杨氏虎以什么为食?那么杨氏虎究竟是怎样一种动物呢?依据现有的化石推断,科学家们猜测杨氏虎只比洞狮、美洲拟狮小那么一点点,雄性杨氏虎体重约为400千克左右,比起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来说,体型还要大一些,这样的猛兽放在当今世界里面,绝对是霸主级的存在,但在更新世期间,周口店范围内生活着大量大型史前猛兽,比如洞熊、锯齿虎、硕鬣狗等,它们都有能力与杨氏虎一争高下。由于杨氏虎的化石资料比较少,所以目前人们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在更新世与各动物的生态关系还不明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杨氏虎生存的时代中,拥有大量猛兽,如剑齿虎类,若非食物短缺期,这些猛兽之间的交锋概率并不大。通过对周口店出土的化石情况来看,当时的杨氏虎极有可能以肿骨鹿、普氏原羚、野猪、草鹿、葛氏斑鹿、纳玛象幼崽等有蹄类动物为食,尤其是肿骨鹿,极有可能是当时众多猛兽最主要的捕食对象之一。肿骨鹿形象复原图说起周口店,最著名的还是“北京人”,在杨氏虎生活的年代,正是北京人迅速发展的时代,依据目前出土的资料来看,当时的北京人已经具备了猎杀杨氏虎等大型猛兽的本领,但由于狩猎工具及方式极为原始,北京人在对阵杨氏虎等食肉猛兽时,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的杨氏虎,对于北京人来说,是噩梦般的存在,命丧“虎”口的北京人不在少数。北京人生活场景复原图狮虎豹的实力比较既然中国古代的“狮子”并不能“食虎豹”,那么我们将范围放大来看,放眼世界范围内,狮子究竟能不能“食虎豹”呢?狮子与豹子的生境存在很大范围的重叠,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狮子捕杀豹子的案例,以非洲花豹为例,成年雄性花豹体重多为40-90千克,雌性花豹体重多为28-60千克,而非洲狮雄性体重多集中在155-200.01千克之间,雌狮多为90.5-143.52千克;另外根据动物学家斯蒂芬·罗发表在《生命科学》上的一篇论文来看,花豹的咬力商为94,狮子的咬力商为112,咬力商指动物咬力除以其体重的商的回归,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单位咬力,有了咬力商这一概念,不同物种、大小之间的咬力数据便能直观对比了。从上面的数据上看,花豹的咬力商明显比狮子低,换言说花豹的咬力远远逊色于狮子,所以无论在战斗实力,还是体重优势上面,狮子都是碾压花豹般的存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狮子能捕食豹子。一只豹子被狮子咬死了那么狮子能不能捕食老虎呢?照例我们先从理论层面上对狮虎的战力进行分析,由于狮子分8个亚种(东非狮、南非狮、西非狮、刚果狮、安哥拉狮、开普狮、巴巴里狮),虎分9个亚种(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爪哇虎、巴里虎、里海虎),不同亚种之间体型差异较大,如东北虎的体型几乎是苏门答腊虎的一倍左右,所以这里我们拿在全新世期间,有着同域分布的亚洲狮与孟加拉虎、里海虎之间相互比较,如此既符合现实情况,又避免了亚种差异之争。狮子如今孟加拉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老虎,数量居世界之最,全球野生孟加拉虎数量为2603-3346只,主要分布在印度及孟加拉国,历史上孟加拉虎是仅次于东北虎的第二大虎,雄虎体重为200-261千克,雌虎体重为116-164千克;里海虎体型接近,但略小于孟加拉虎,雄虎体重为170-240千克,雌虎体重为85-135千克,它们在更新世末期及全新世初期,分别在印度次大陆、中西亚地区里,与狮子存在大量交集。狮虎同域分布概况现代狮子起源于东非,在非洲发展壮大后于2万多年前由北非迅速扩散至南欧,接着向东继续扩散至印度次大陆一带,所以早先的时候,在俾路支斯坦、阿拉伯、南高加索等地均能看到大量的狮子。长期的地理隔绝让进入亚洲的狮子逐渐形成了新的亚种,称之为“亚洲狮”,与非洲狮相比,亚洲狮体型更小,雄狮身上的鬃毛也更稀疏、更短。成年雄性亚洲狮体重为160-190千克,雌狮体重为110-120千克。依据斯蒂芬·罗等人的论文数据,体重186.9千克的老虎犬齿咬力为1525牛顿,咬力商为127,大于狮子,所以同等条件下,老虎的咬力要大于狮子。无论是在体型上还是在咬力上,亚洲狮与孟加拉虎、里海虎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加上老虎拥有更多的战斗技巧,所以整体上来看,即便狮子与老虎相遇了,狮子也不具备捕食老虎的能力。现代狮虎不具备频繁交战的条件回归现实讨论,虽然在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的长时间段里面,狮子与老虎在中西亚、印度次大陆一带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区里,但实际上它们能够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更别提发生争斗或者捕食事件了。这里面的原因除了猫科动物具备趋利避害的天性,实力相当的两种猛兽不会轻易发生激烈打斗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即便在大范围上看狮虎存在大量同域分布,但细究到微生境上,二者所生活及日常活动的场所却截然不同。虎老虎是森林生态系统下的旗舰物种,是独居动物,常采取伏击的方式捕获猎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下,众多的草木为老虎提供了天然的遮蔽物,使得老虎狩猎成功率显著提高。而狮子是草原生态系统下的王者,是群居动物,常采取团队作战的方式捕获猎物,在稀树草原上,由于地形十分开阔,狮子团队狩猎的好处尽显,单只狮子的狩猎成功率可能不止15%,可一旦成群捕猎,其狩猎成功率就能够达到35%以上。狮群狩猎图从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看出,一旦老虎进入草原或者开阔地带,就会生存无力,同理,狮子一旦进入密林,其团队狩猎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并且由于森林生态系统下的猎物,远远无法满足狮群的生存所需,所以进入密林的狮子,其受到的生存压力要远远大于来到草原的老虎。所以在各自领域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无论是老虎还是狮子,都不会越界到对方的领地去,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发生冲突了。非洲的狮子生活在稀树草原上,亚洲的狮子生活在草原草甸及林中的开阔地带,无论哪一种狮子,都不会进入密林中生活,而无论哪一种老虎,都无法在开阔地带上生存,所以即便是在狮虎有着大量同域分布的阶段里面,这两种动物就像是两个邻居,能够见面,但不会到对方的家中住下。另外,狮子对水源的依赖性很强,进食之后需要大量饮水,而老虎主要的分布地亚洲内陆地区,常年降雨量较少,对于狮子来说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综上所述,不管是35万年前在中国东北部广泛分布的杨氏虎,还是由西域诸国进供而来的现代狮,亦或是在全新世初期与老虎栖息地大量重叠的亚洲狮,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条件捕食老虎,所以无论是原始的狮类动物,还是现代狮子,都无法做到以虎豹为食,但个例争斗的输赢不在考虑范围。

5,欧洲曾经有狮子吗

又名希腊狮。它们一般被认为是亚洲狮的一部份,但其他的则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亚种。它们有可能是穴狮的余种。已知有两种生活于史前欧洲的狮,分别是原始狮及穴狮。生物分类法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 属: 豹属 Panthera种: 狮 P. leo 亚种: 欧洲狮 P. l. europaea欧洲狮分布于伊比利亚半岛、法国南部、意大利及巴尔干半岛南部至希腊北部的地区。它们生活于地中海及温带森由于欧洲狮很早就已经灭绝,所以对它们所知甚少。古希腊《荷马史诗》中对这种狮子做过详细的描述,亚里士多德及希罗多德曾描述于前1000年在巴尔干半岛发现狮子。当泽克西斯一世于前480年穿越亚历山大帝国时,亦曾遇上几只狮子。在前20年前及1年,欧洲狮分别在意大利及西欧灭绝。约于70年,它们只有在希腊北部介乎阿利阿克蒙河及尼斯图斯河找到。最终它们于100年在东欧消失。自此之后,直至10世纪,欧洲大陆的狮只有在高加索生活。欧洲狮的灭绝是因过度猎杀、过度开发及与流浪犬竞争所致。连同巴巴里狮及亚洲狮,欧洲狮会在罗马斗兽场与勇士、里海虎、原牛及熊战斗。由于它们的地理分布,罗马人较容易找到它们。当欧洲狮步入灭绝时期,罗马人开始从北非及中东进口狮子。林,猎食欧洲野牛、麋鹿、原牛、鹿及其他欧洲的有蹄类。由于公元后世纪的欧洲几代人类活动和狩猎,欧洲狮消失了。但希望不是没有,据有关资料显示,欧洲国家的一些动物园中圈养的狮子身上保留了欧洲狮的血统,因为2000年前环地中海的欧亚非三大洲的狮子亚种互相出现过种族交流,像波斯狮和阿拉伯狮身上很可能有欧洲狮的血缘。科学家们试图利用遗传基因学技术复原出当年的欧洲狮子,利用亚洲狮的母体产出纯欧洲狮血统的幼狮。

6,世界上以前有狮子吗十万火急

狮的起源及亚种分化 目前已知最早的狮类祖先的化石在非洲东部的 Olduvai 峡谷中北发现,是在距今大约15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那是一种类似Panthera gombaszoegensis 的食肉动物,它的骨骼结构兼有现今狮子和虎的共同特征,被称为原始狮(Panthera leo fossilis)。到了距今50万年前,这些原始狮开始从东非草原向四处扩散,由于对不同环境的很好适应,其中一些成员开始“走出非洲”并独立演化。 进入亚洲东北部的成员演化成了杨氏虎(Panthera youngi),那是一类略小于洞狮及美洲拟狮的猫科食肉动物。译名中虽然有“虎”字,但杨氏虎与起源于中国的现代虎类以及剑齿虎类却不是同源,并且与二者共存了相当长的时间,藉着对环境的高度适应, 杨氏虎在距今约35万年前曾在包括周口店在内的中国东北部广泛分布。 进入欧洲的原始狮(Panthera leo fossilis)适应了山地和寒冷的气候,进化成洞狮(Panthera leo spelaea),一些学者推断美洲拟狮(Panthera leo atrox)可能就是洞狮中的某些成员通过亚洲北部的白令大陆桥,进入美洲大陆单独演化而成。同样,留在非洲的原始狮通过相应演化(也出现过一些已绝灭的特化分支),进化出现代非洲狮和亚洲狮(它们是非洲狮在距今更近的时候再次进入亚洲而成) 在距今30万到10万年期间,洞狮(Panthera leo spelaea) 的足迹遍布欧洲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区。不过很明显,它们不太适应密集的森林或较深的雪原。洞狮化石在欧洲最西分布达英伦三岛,最东到西伯利亚的 Alazeya 河流域,它们的主要猎物可能是马、骆驼、猛犸幼崽和各类野牛。
有吧.
有啊,而且以前的狮子比现在的狮子大的多可以说跟野牛一样大
狮子几十万年的历史总是有的

7,与古人类一同生存的猛兽有哪些最好是已灭绝的

披毛犀约长3.7米。它的鼻端有两只角,前端的角比眼睛之间的角大约长1米。它的毛长、耳细、脚短厚及披毛犀敦实的身体。披毛犀的石洞壁画在前脚及后脚之间有一条深色阔带,但其正确性则不清楚。冬天时,披毛犀用它的角推开雪来吃草。披毛犀是更新世犀牛分支中最后及衍生的成员,非常适应其生活环境。坚实的四肢及厚毛皮使它能适应当时古北区的草原冻原环境。它们的分布亦按冷暖气候的循环而扩展及收缩,数量亦因冰河时期过去而迁徙及消失。就像大部份犀牛,披毛犀与始新世最原始的犀牛有着相似的体形及形态  猛犸(学名:Mammuthus primigenins),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真象科。学名真猛犸象,也称长毛猛犸象。猛犸的生活年代约1万1千年前,源于非洲,早更新世时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尤其是冻原地带,体毛长,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  剑齿虎(复原像)剑齿虎 Smilodon 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椎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 亚科: 剑齿虎亚科 Machairodontinae 属: 剑齿虎属 Smilodon生存年代: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一说距今300 万~1 万年前的更新世——全新世时期) 生存地点:北美洲、南美洲、亚洲  洞狮也做欧洲洞狮。起源于原始狮,是狮类家族的一支,一种已灭绝的猫科动物。身体较现代的狮壮大,四肢粗壮,体长平均3.5米以上,体重比现代狮大出35%,在350公斤与550公斤之间。是从古至今,地球上最大的猫科动物。 在距今30万到10万年期间,洞狮 的足迹遍布亚欧大陆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区。不过很明显,它们不太适应密集的森林或较深的雪原。洞狮化石在欧洲最西分布达英伦三岛,最东到西伯利亚的 Alazeya 河流域,它们的主要猎物可能是马、骆驼、猛犸幼崽和各类野牛。 洞狮据记载绝灭于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的消失,其原因一来是和人类争夺洞穴作为居巢被大量猎杀,二来是它作为主要食物的大型欧洲野马绝灭,失去食物的洞狮因此随之绝灭。 有关洞狮(Panthera leo spelaea) 的岩画、雕刻已经在欧亚大陆陆续被发现。最好的之一是一个来自德国南部的 Vogelherd 山洞的雕刻品,其清楚地描述出雄性洞狮明显的环状颈部鬃毛。来自法国La Vache 洞的另一幅作品中,甚至连雌性洞狮尾部缨球状毛发都一览无遗。另外,这二个艺术品都清楚地显示,这些洞狮可能拥有微弱地有斑纹的毛皮。 洞狮虽然住在洞里,却并非真正的现代狮子,它是一种更加庞大凶猛,可以适应寒冷气候的远古狮子,开始活跃于一百万年以前。它开始称霸的时候,现代狮子还没有发展起来呢。它的真名翻译过来应该是“穴居狮猫” – 虽然叫猫,这可是一种身长三米,性格暴躁孤独的凶猛大猫。它和现代狮子的唯一相似之处就是都长有长长的鬃毛,曾经被原始人用岩画记录下来。  美洲拟狮拉丁文学名 Panthera leo atrox 体长 3.5米 肩高 1.3+米 体重 350+公斤 食性 肉食 生存时代 第四纪 更新世 分布 美洲 分类 食肉目 猫科 。 美洲拟狮的特征首先是巨大的体形,其头骨可超过46厘米长,身高通常1.3~1.4米,而它们拥有的相对较长的四肢和身长,使得美洲拟狮显得较为苗条,和一匹马差不多高大,这一点与体形同样巨大,但显得过于魁梧、雄壮的洞狮迥异。与现今的非洲狮相比,成年的雄性美洲拟狮要比其非洲“兄弟”体形长度上要大出25%。科学家们根据骨骼,尤其是基于大腿骨的尺寸推算出美洲拟狮活着时的身体重量,雄性美洲拟狮平均重约435 公斤,雌性大约重290个公斤。显然,它们的体重明显超过同时代的主要竞争对手——美洲剑齿虎(Smilodon)、似剑虎(Homotherium)和异剑齿虎(Xenosmilus),不过仍然小于在北美草原上四处游荡的巨型短面熊 (Arctodus simus) 。(那确实是当时北美最可怕的顶级食肉动物,详见新生代——北美巨型短面熊简介专贴)。但是在牙齿和骨骼的结构特征中,美洲拟狮强烈地显示出了一些进步的迹象。  巨型短面熊,巨型短面熊除了生满利齿的大嘴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长长的四肢,当它们平时散步时,背部距地面约1.5米,而当其用后肢站立起来时,则要超过3.4米,(目前北美发现的最大的短面熊化石站立时高达4.3米)。 不过虽然巨型短面熊比同时期的美洲古棕熊(Ursus arctos)高大不少,但其体重却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因为它们的四肢虽很长,但却较为“苗条”,古动物学家们估算:即使在秋季,巨型短面熊的体重也仅为700公斤左右,现在加拿大最大的北极熊就有660公斤重,而熊类动物中大名鼎鼎的洞熊(Ursus spelaeus)则要超过一吨。 在体貌特征上,巨型短面熊的前额与其他熊类都不相同,它们与现今的非洲狮一样有着宽阔的前额;短面熊的脸型确实够短,其宽长之比为80%,(而棕熊、黑熊及更新世的洞熊都要小于70%),有如此短而宽的颌骨及发达的肌肉组织,难怪巨型短面熊成为了当时北美最有力量的顶级掠食者。 短面熊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几乎所有晚期熊类行走时都是脚趾向内弯的“内八字”,故而看起来总是“步履蹒跚”。短面熊类则不然,它们演化出了笔直行走的步伐,这使得它们行动轻松,奔跑迅速。  原牛,学名Bos primigenius,是一种体型庞大的牛只,目前已绝种。其学名起源于德文Auerochse,意谓原始牛只。 挪威奥斯陆大学研究指,估计200万年前起源于印度,并迁入亚洲及中东一带,约于25万年前开始转入欧洲大陆,并一度在该大陆盛行。它的体型庞大较一般家牛庞大,家牛一般只有1.4米高,但原牛可达1.75米。原牛亦具有多种家牛已消失的特征,诸如牛角向前,其性情凶猛。在古代,能杀死一只原牛是代表勇敢的象征。
短面熊猛犸象炽烈鸟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狮子老虎剑齿象熊狼豹子鳄鱼
猛犸象
文章TAG:原始狮原始原始狮狮子

最近更新

  • 酒店消防应急预案,酒店消防应急演练预案怎么写

    酒店消防应急演练预案怎么写2,求酒店消防演习预案1,酒店消防应急演练预案怎么写1、演练的组织架构;2、演练目的;3、各组的职责;4、演练各类示意图;等等…………你可以私聊我帮你做! ......

    齐齐哈尔 日期:2023-05-06

  • 钥匙英语怎么读,关于钥匙和密码的解释

    3.KEY是钥匙,表示密码,2、第三人称单数:钥匙,英式口音和美式口音基本解释keyn.钥匙;关键;钥匙、线索和秘密;调整,3.复数:钥匙,4、灯用英语,1.钥匙使用英语的密钥,3 ......

    齐齐哈尔 日期:2023-05-06

  • 下象棋的好处,下棋可以培养孩子遵纪守法懂礼貌的良好品质

    6、下棋可以培养孩子遵纪守法、懂礼貌的良好品质,3.下棋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一个著名棋手的技巧,与其说在于掌握棋的知识,不如说在于计算棋的深度;善于攻防,不如懂得棋的变化,所以象 ......

    齐齐哈尔 日期:2023-05-06

  • 国家英语,各个国家的英文名称和音标

    各个国家的英文名称和音标http://www.iteve.com/bbs/archiver/?tid-21541.html2,求世界各个国家的中文和英文名http://zhidao ......

    齐齐哈尔 日期:2023-05-06

  • 鲜桂圆,鲜桂圆适合4-6摄氏度冷藏

    鲜桂圆适合4-6摄氏度冷藏,干的桂圆可用于煲汤、煮饭、泡茶,鲜的桂圆一般直接食用,鲜桂圆的肉色透明嫩滑,干桂圆的肉色深棕色,干的桂圆的重量会比鲜的桂圆轻,因为干的桂圆的水分已经基本 ......

    齐齐哈尔 日期:2023-05-06

  • 小学生诗朗诵,小学生诗歌朗诵稿

    小学生诗歌朗诵稿高尔基的海燕{0}2,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朗朗上口的好听的中国经典诗歌长江之歌。学过的啊挺好的去看看吧?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长江之歌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 ......

    齐齐哈尔 日期:2023-05-06

  • 潦倒的意思,坚毅向前预测

    贫穷潦倒拼音独坐愁城:愁,形容失意时贫穷窘迫的样子,贫穷潦倒,闯荡江湖,3.老化;龙钟潦倒,2.绝望和沮丧;厄运在我的鬓角打下了一层苦霜,潦倒新停的浑浊酒杯,4.不正常;倒置;语音 ......

    齐齐哈尔 日期:2023-05-06

  • 酱焖鱼,酱焖鱼的做法酱焖鱼怎么做好吃酱焖鱼的家常做法

    酱焖鱼的做法酱焖鱼怎么做好吃酱焖鱼的家常做法原料:小鲫鱼若干条(以家里食客数定)调料:生姜30克,大蒜30克,豆瓣酱30克,葱花20克,醪糟30克,黄酒50克,酱油10克,醋5克, ......

    齐齐哈尔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