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集广东粤、闽、客三大族群于一身,因此方言甚多,有粤语、雷州话、涯话、海话等。如果要讲广东最南部,肯定是粤西的雷州半岛及附近一带,不管是粤东还是粤西,其实都是难兄难弟,广东主要发展还是围绕着珠三角,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虽说一直喊着要让粤东西北成为广东的增长新极点,但最近几年非朱地区却没有想象中的高速发展,有不少地级市的增长速度甚至比全国增长速度还低,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失望。
1、在广东为什么有粤东粤西粤北却没有粤南的叫法呢?
广东的简称为粤。粤东粤西粤北的方位划分都是以省会广州为中心而形成的相对方位的地域称呼,以省会广州为中心,这个中心地带处于珠江口的三角洲地带,习惯上称为珠三洲。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都被列入珠江三角洲城市,此外,珠三洲以东的潮州、揭阳、汕头、汕尾一带称为粤东。湛江、茂名、阳江、云浮一带称为粤西,
韶关、清远、河源、梅州一带称为粤北。从地理方位上看,粤东、粤西不完全对称,粤西整体不单在粤东和珠江三角洲西部,也整体基本处于其南部,粤东整体基本在北纬22°6以北,粤西整体基本在北纬22°6以南。粤西湛江的雷州半岛完全处于北纬22°以南至北纬20°之间,是我国大陆的最南端,如果要讲广东最南部,肯定是粤西的雷州半岛及附近一带。
所以,珠江三角洲不在最南,不可能称为粤南,而粤西在最南,但又在省城西面,不在省城正南方,因已有粤西称呼,且更符合城省的方位感,称为粤南也没必要。所以,广东没有粤南的称呼就不奇怪,另外,粤与越字无论在广东话的白话和汉语的普通话里发音都完全一样。已有外国有越南的国名,再出现一个粤南显然会更易混淆,引起很多不必要的混乱,
历史上,河北正定人赵佗作为秦始皇派出统领南下大军统一岭南的将军之一,在秦朝灭亡之后,在广东、广西及福建、贵州、越南等的一部分的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立为王。南越国传承5代,持续了90多年,这一带整体名称为南越。粤与越字很多时候相通,这一带也可称为南粤。在这一带整体以南才应称为越南,也就是粤南,但大家都用越南这个称呼。
2、大家都说广东有三大民系,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那么粤西地区属于哪个?
粤西集广东粤、闽、客三大族群于一身,因此方言甚多,有粤语、雷州话、涯话、海话等。如今的粤西各方言族群则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形态,一些方言区交接带和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二言区或多言区--居民可通用多种方言,粤西是广府民系的另一个传统聚居地,加上受到省府大环境的影响,使粤语在粤西占有主导地位,使用人口1200万以上,并不断向其它方言渗透,使说粤语的人口不断增多。
一些方言交界处和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城镇还成为双语区和多语区,居民可以同时说几种方言,粤西粤语可分为高阳片、吴化片、罗广片三个分片。信宜话(又称信宜白话,属于粤语高阳片):信宜大部分地区;阳江话(属于粤语高阳片):阳江、阳东,阳西,及阳春部分地区;高州白话(属于粤语高阳片):高州、茂名、吴川、廉江部分地区;吴川话(属于粤语吴化片):吴川大部分、湛江市坡头区,南三岛;化州话(属于粤语吴化片):化州大部分地区;湛江白话(属于粤语吴化片和高阳片):湛江主城区、雷州部分农场、廉江涯话属于客家语系,分布在高州、信宜、电白、云浮、罗定、云安、新兴、郁南、阳江、阳春、化州、廉江、遂溪、雷州、徐闻等地(以廉江西北部居多),粤西使用人口约200万,
涯话由于一般没有分布在县城或市中心(博白和陆川等少数地区除外),故长期受周边强势语言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粤东等地客家语分化越来越大,并有逐步被粤语等取代的趋势,亟待保护。黎话在雷州半岛称雷州话,属于闽南语系,主要分布在雷州、遂溪、徐闻、麻章、东海、赤坎、霞山、廉江南部、电白南部、阳西西部,使用人口约600万,
3、广东的粤东和粤西,哪个发展潜力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