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他治疗1.牵引疗法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较好方法,尤其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更好。枕疗法还可以同时配合服用中草药或用中草药制剂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5)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成人每次0.2克,每日2次,【适应证】颈痹证(脊髓型颈椎病)。
1、颈椎病难以治疗吗?
你好!得了颈椎病后,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手术,手术风险性比较大,费用也比较高,口服药物需要经过胃肠吸收,对肝肾功能要求高,并且效果不明显,副作用较大。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有许多非常有效的独到治疗方法,中医外敷对骨病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中药药效可以透过皮肤毛孔吸收到体内,避免了口服的副作用,同时也达到了正常的药效,相对比较安全,在我长期的实践治疗过程中,利用手法复位,辅助外用烤电等效果极为明显,从很多中医治疗的颈椎病案例,得到证实,对颈椎增生压迫神经,头晕手麻,效果及为明显,立竿见影,有兴趣加我空间微信!!,
2、颈椎病怎么治疗好?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颈部的椎间盘、椎体、后关节、颈部的韧带、肌肉的退变、劳损或损伤等因素引起的一组症状群。西方医学一般将其分为4种类型,即交感神经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有些医学教科书又将其分为7种类型,即在上述4种类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局部型、食管受压型和混合型3种。它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多因年龄增长,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病变,纤维环弹性减退,椎间盘向四处突出,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而引起,
有研究发现,一些鼻病如鼻窦炎,青少年时期不同程度的颈椎外伤,咽、颈部的反复感染以及其他一些疾病,也可使人提早引发颈椎病,有的人甚至从30岁起椎间盘就开始老化,到了50岁以后则更加明显。由于颈椎病病因复杂,分类繁多,及时得到根治较难,有些类型的颈椎病如果任其发展,预后严重。例如,颈椎3~4、4~5椎间盘脱出,压迫颈动脉后,可引发脑血栓和瘫痪;有2.1%~11.4%的颈椎病人会出现较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有10%~97%的上述病人会出现眼胀痛、干涩、畏光、流泪、眼睑无力和视力下降等并发症;还有的颈椎病人平时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但却可能发展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以及顽固性失眠等,
经典中医理论中虽无“颈椎病”的病名,但现代中医认为其症状近似于中医的“痹病”、“痿症”、“头痛”、“眩晕”、“项强”等,中医古籍上也有所谓“骨错缝”、“筋出槽”之说。一般来说,现代中医学多将颈、肩、臂痛等均视为痹症,颈椎病则属于痹症中的“颈痹”,具体又分为痹痛型、麻木型、眩晕型和痿弱型四种,另外也有痹痞型和瘫痪型之说。
从发病原因上区分,又可分为经络受阻型(多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相对应)、风寒湿痹型(多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对应)、气滞血瘀型(多与脊髓型颈椎病相对应)、痰瘀交阻型(多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对应)和肝肾不足型(多与混合型颈椎病相对应)等5种,一般认为,此症通常由外伤、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所致,而头痛、目眩、耳鸣则与痰浊、肝风、虚损有关。
一、主要表现(1)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多数患者会出现头痛、偏头痛、头晕、头沉等症状;或视物不清,睁眼无力;或肢体发凉,半身麻木,有灼痛感和刺痒感;或肢端发红、发热、疼痛、多汗。部分患者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血压偏低,有耳鸣、耳聋和舌麻的感觉,多数患者的三叉神经出口处会有疼痛、压痛和枕大神经痛等感觉。(2)神经根型颈椎病,
患者多有颈肩部、枕后部酸困胀痛,疼痛可放射到前臂和手指。有的会出现皮肤过敏,肌肉疼痛、麻木、无力甚至萎缩,(3)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多以肢体麻木和运动障碍为特征,也有患者在肩部有较重的不适感,但大部分较轻或者没有,不适感主要表现在下肢沉重、步态不稳、尿频、排便无力,或双手握力下降、肌力和感觉减弱等,症状时好时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