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全省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国内排名第14;全省人口近6000万,排名第9,所以湖北的人口数量其实并不算少。我们可以通过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差额大致推算出一个省份人口流入和流出情况,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就说明人口流出,清朝时期人口增长为何会如此之快呢。
1、湖北人口为什么不多?
湖北全省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国内排名第14;全省人口近6000万,排名第9,所以湖北的人口数量其实并不算少。湖北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闷热,冬天湿冷却又不位于供暖区域,以这样的气候环境,很难作为宜居条件吸收外省移民,湖北地处长江内陆,虽有九省通衢之利,但并不处在华东与华南两个经济带上。除了武汉作为区域特大城市发展比较突出外,省其他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缺乏明显的亮点,对各类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不高,
2、东三省并不是人口流出的主要省份!但人口数量为什么感觉那么少?
东北三省人口过亿还少吗?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14个而已!东三省人口已经不少了。当然,要说相对于广东、山东、河南、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东三省确实远远不及,截止2018年,辽宁、黑龙江、吉林常住人口分别为4359.3万、3788.7万、2717.43万,分别位居全国第14、17、21。近年来东北经济发展不景气,面临人口流失问题,但其实东三省人口流失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
我们可以通过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差额大致推算出一个省份人口流入和流出情况,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就说明人口流出。2018年辽宁、黑龙江、吉林的户籍人口分别是4231万、3645万、2616万,均少于常住人口,但只分别少了128万、144万、101万,相对于河南、四川、安徽等人口流出大省来说,还不算多,新中国成立以来,东三省的人口增长并不算慢。
1949年辽宁人口只有1831万,到2018年的4359万,增长了2.38倍;黑龙江人口从1949年的1014万增长到2018年的3789万,增长了3.74倍;而吉林人口从1949年的1009万增长到2018年的2717万,增长了2.69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的人口增长倍数都处在2~3倍之间,因此东三省的人口增长是处于全国平均水平附近的。
3、为什么明朝上亿人口,打不过人口三十万不到的后金?
明朝的朝庭官员上下都是贪污腐败无能之辈,明朝的老百姓在腐败无能的朝庭领导下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老百姓也不真心实意帮助朝庭,明朝人多但是明朝的军队都是乌合之众,明朝的将领腐败无能贪生怕死人多也只是肉多而已,后金人谁少但是后金朝庭和老百姓团结一致,后金的男女从小就骑马射箭学武,后金的朝庭和将领不腐败也不贪生怕死,后金的军队人家不是乌合之众,后金的军队训练精战,明朝的军队和后金的军队相战就给群羊战野狼一样不堪一击,所以明朝的军队被后金军队打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4、中国历史上至明朝时期,人口最多不过五千万余,满清为何能使人口达到四万万?
首先,先纠正题主一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只有清朝人数过亿,在清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的人口超过了一个亿,巅峰时的人口数曾达到了1.2亿,它就是宋朝。而到了清乾隆时期,人口一度呈几何倍数增长,达到了四亿之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那么,清朝时期人口增长为何会如此之快呢?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一、清朝统治者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众所周知,明朝之所以灭亡,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百姓赋税过多,负担过重,尤其是进入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财政亏空,国家没钱,只能加大对老百姓的剥削,
到了万历年间,所谓的“三饷”对老百姓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在朝廷的剥削下,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导致明末农民起义遍地,而明朝最终也亡于流寇之手,清朝建立后,鉴于明朝灭亡的前车之鉴,所以从康熙五十一年起,就宣布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一利民政策,在这一政策的鼓励与推动之下,老百姓无论生多少个孩子,赋税都是按照原来的收取,并没有再额外收取“人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