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录取分数上来看,田家炳是公立高中,虽然是唯一的一所普通公立高中,但是分数线并不低。县里的高中相对来说管理更加严格,大部分是住校生,半军事化管理,社会需要各种人才,职业也是千种万种,有一部分是理论型人才,有一部分是技术性人才,也有一部分没考上普高的初中生没有上职高,而是直接上了职业技术学校,这些职业技术学校很多都是五年制,即高中和大专连上,出来是大专毕业证。
1、保定五个区,哪个高中升学率高?
在保定主城区的高中里面,一二三中十七中是相对靠前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高中部和初中部,一二三中的初中部以分校的名字命名,十七中的高中部定名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在这几个老牌的高中里,升学率每年都会有变化,有时候差的不多,有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排名顺序大概是:一中、三中、二中、十七中。论管理严格大概是:一中、十七中、二中、三中,
徐水区、满城区、清苑区也都有各自的高中,实力和主城区的这几个不相上下。不过县里的高中相对来说管理更加严格,大部分是住校生,半军事化管理,每个月能回一次家,早晨要早起晨跑,吃饭都要争先恐后。升学率有很多都是靠复读生提上去的,因为在这里上学的学生大多都很能吃苦,也很要强,往往第一年高考没达到理想的状态都会选择复读一年,甚至两年的都有,
2、@中考生,中考录取率是多少?为何初中毕业生不能全部读高中?
其实很多人把职业高中妖魔化了,认为职业高中不是高中。其实职业高中同属于高中教育,它即设有文化课,也设有专业课,在文化课中除了没有英语外,其它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课程都有,只不过知识内容相对容易一些,有的地方照样有英语。专业课是根据各专业内容设置,每周的课程安排文化课要占三分二课时,专业课占三分之一,
职业高中同样可以参加高考,对口招生主要为高职高专等大专院校,但文化课不考历史、地理、生物,专业课占很大比重。各省中招考试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录取的比例不同,有的地方是6:4,有的地方为5:5,今年开始,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统一为5:5,也就是一半人要上职高,但是也有一部分没考上普高的初中生没有上职高,而是直接上了职业技术学校,这些职业技术学校很多都是五年制,即高中和大专连上,出来是大专毕业证。
很多人看不起职高主要在于校风,认为职高管理太松,校风太差,学生很容易学坏,但这也怨不得职高,因为职高的学生本来就是初中时不知道学习的学生,本身问题就多多,家长多管不住,这些人集中在一起肯定很难管理。而且上职高或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好多都是非富即贵,家庭条件非常好,平时给子女发很多钱,有人说不应该分普高职高,应该都上普高,说实话这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看问题,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
有人确实就不是读书的材料,他确实好动不好静,好动手不好动脑,好多上职高的学生在初中时就听不进去课,不愿意去学习文化课,看见书本就头痛,上课一直睡大觉,你让他再上普高简直就是折磨他,上课完全是在听天书,所以还真不如让他上职高,学一门技术,那么上职高的人就彻底成不了才了吗?非也。其实上职高出来的人走向社会后成才的也很多,有许多职高生选对专业,并且有兴趣的学下去,考上高职高专后,出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进入社会后还成某一方的专业技术能手,
街上很多开店开厂小老板,经商作生意的,搞运输的都是职高毕业出来。有些还作的很大,成为大公司老板,社会需要各种人才,职业也是千种万种,有一部分是理论型人才,有一部分是技术性人才。而正规大学毕业的大部分是理论型人才,职业学校毕业的大部分是技术性人才,理论型人才善于动脑,技术性人才善于动手,而上职高人的大部分都善于动手,情商高,阅历丰富,善交际,口才好,胆子大,敢闯敢干,不怕失败,这是那些普高生所不具备的。
我国大学扩招后人们都开始争先恐后的上大学,原来很兴盛的中专、大专等职业技术学校招不来人了,这也时最近十多年来职业技术工人越来越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企业和厂矿出现了技术工人青黄不接,年轻人没人愿意干技工,因技工的工作环境肯定伴随着脏和累,没有坐办公室当管理人员舒服,其实技工现在也很吃香,一个出色的技工工资都在每月上万元以上,但是却很难找,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技工没五至十年的实践经验根本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