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画像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开始,一直到东汉灭亡,其法定首都都是洛阳,先后有十四位帝王定都洛阳。如此数来,我们不管在洛阳定都时间长短,都算在内,也不过数出来八十九位帝王而已,西晋王朝疆域图曹魏时期,先后有五位帝王定都洛阳,西晋的时候,有过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炽,三位帝王定都洛阳。
1、唐朝时期,有哪几位帝王在洛阳建都?
唐朝没有一位帝王在洛阳建都。武则天和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在洛阳住了许多年,但唐朝(周)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仍然在长安,政府机关一直在长安没有挪地方,洛阳只不过是武则天和张氏兄弟吃喝玩乐的地方罢了,充其量也就是后宫角色,后来武则天被张易之兄弟俩在洛阳挟持,武则天通过飞鸽传书向长安求救,李显、张柬之等人率兵马连夜从长安赶到洛阳去救武则天,张氏兄弟被诛,武则天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把权力交给了李显,结束了她毁誉参半的帝王生活,
应该说,武则天对洛阳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她在洛阳居住时,屡屡遭到周围坏人(道士、仙人、小人等)的谋杀和暗害,最后还差点比两个男宠毁了名声,这是她后来为什么要葬到乾陵高宗皇帝身边的主要原因,武则天一生看好洛阳,为什么死后一定要葬到陕西?可见洛阳对她来说有多么晦气!唐朝的风水在长安,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大唐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发生在长安,大唐的所有皇帝死后都葬在了陕西而不是其他地方,这足以证明了唐朝的京城一直在长安,没有一个唐朝皇帝把都城搬到了洛阳。
2、为什么在唐肃宗之前,洛阳频繁被称为“上都”?
烟愁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北宋·司马光▲魏洛阳故城图洛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在历史钩沉中,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可考的有15个王朝定都洛阳,对外宣传13个),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余年建都史。
洛阳是“河图洛书”的故乡,在黄帝时期产生了原始歌舞,夏商时期产生了绘画、微雕、青铜工艺,周公在这里制礼作乐,奠定了儒家学说的基础。老子在这里整理典籍,梳理出道家思想的精髓,洛阳是东汉经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的故乡,无数的文豪巨匠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名作,“汉魏文章半洛阳”“洛阳纸贵”“洛神赋”等被传为千古佳话。
▲河洛之根——《河图洛书》▲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是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阳)中建都年代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据文献记载与专家考古发掘诠释,在唐肃宗之前,并没有频繁把洛阳称为“上都”,只有大周王朝有过这种称谓。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
周王朝共传国君30代37王,享国祚共计791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3、洛阳为九朝古都,除了首都之外,还有哪些朝代将洛阳作为陪都?
洛陽是中国建都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是官宣人民日报唯一认定的:河南洛阳十三朝古都,清乾隆帝御封:九朝古都洛阳。九为最多,不管是从清朝还是今天的官宣,都是依据二十四史做为唯一的标准制定出的,有人说:为什么洛阳又增加了几个朝代?那是因为洛阳和西安都在国家考古断代工程之列,洛阳经过半个多世纪又发掘出几个朝代並对应文献的记载,而西安还是在原有的六朝古都上按兵未动。
4、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有105位帝王在洛阳定都吗?有何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