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地人不喜欢吃武汉热干面。热干面的面弹口劲道,不坨不囊,是怎么做到的呢,热干面是武汉人抹不去的记忆,早上吃一碗热干面,一天都精神抖擞,实现热干面弹口劲道,不坨不囊的秘诀主要有三个,它也可以是武汉的代名词,一说到热干面,就会想到武汉,为什么有人说武汉人离不开热干面。
1、武汉热干面的面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不坨不囊?
热干面是武汉人抹不去的记忆,早上吃一碗热干面,一天都精神抖擞。那么热干面的面弹口劲道,不坨不囊,是怎么做到的呢?实现热干面弹口劲道,不坨不囊的秘诀主要有三个:和面、煮面、担面,和面:必须选择高筋面粉,加上食用碱,适量的盐,进行和面,和面完成后放置30分钟进行发酵。发酵好的面团放入面条机挤压成细面,煮面:挤压后的面条放入沸水中,将面煮7成熟。
2、为什么武汉的热干面好多外地人都不喜欢吃呢?
为什么外地人不喜欢吃武汉热干面?我的家就在武汉旁边的小城,是吃热干面长大的,我曾经是热干面的拥趸者,那时小,每日的早餐,不用多想,就是一碗热干面,方便美味又实惠,一年365天,360天都吃热干面。那时候觉得热干面是真的是太好吃了,当时热干面做法是——头天晚上,把生的碱面,用水煮好,再用油拌了,摊在圆形的簸箕里放上一夜。
等到第二天,要吃的时候,将面放漏勺在开水里烫一烫过下水,再根据个人口味不同,辅以酱油、醋、味精、葱、味精、蒜汁以及芝麻酱和辣椒油,这些调料一拌,一碗美味的热干面就成了,其实,条件差的时候,热干面也不拘泥调料,当时穷,1毛2一碗面,酱油醋和辣酱,拌好了,也就是一碗美味的面。天热的时候,也可以要求店家省去烫面这一节,直接做成凉面,我们都认为这样更好吃一点,
还记得以前,每每赶上周末,起个大早,拎着家里盛汤的大搪瓷碗,坐上公交,穿过大半个小城,去那家公私合营的叫“六食堂”店去买面。那个文气的调面师,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细细的手指拿着筷子一碗碗挑面,倒入我的碗中,再看着她麻利地挑起面前的调料,散入面里,量多量少,也在她指掌之间,很有仪式感,顿时食欲大开,四口之家,一般都要买五六碗解馋。
到家之后,看妈妈把面拌好,分到各个人碗里,大家一起开吃,有滋有味,一会就吃个底朝天,只余下碗底一层红油,吃过好多年,心里也惦记着武汉蔡林记的热干面。记得有一年,我随我妈和同事到武汉玩,当时是特意坐轮渡过江去吃,到了正位置,我忍不住要了两碗,果然,面里调料更多一些,加了虾米末,榨菜丁,加的辣酱也不一样,
我囫囵吞咽一通狂吃,到底味道比我平常吃的高出多少,没什么感觉,两碗结结实实的面倒是吃得干干净净。时间过去,以前的小店也渐渐消失,间或也吃过几家好的店,有一家店,夫妻二人下岗做面,男的烫面,女的加料,生意不错,有时候还要排队等,有一回,我站在男老板后面等面,看着他颈圈之下,黑色的衣领上,一溜厚厚的头皮屑,当时也没觉得怎么样,面是照吃不误,
现在想起来很惊悚。现在呢,我不怎么吃热干面了,因为,找不到好吃的店了,热干面制作程序简单,但是,每一步骤都要求很高,第一步煮面要求火候恰到好处,软了硬了都不好吃,而现在的小店这一步直接省了,用的是已经煮好的面。再一个调料的配比也很讲究,换个人放料,味道会差了很多,还有热干面最重要的芝麻酱,要用油稀释,放入时也只能点到为止,芝麻酱味香浓郁,但是浓厚酱料不仅影响拌面,口感也不佳。
外地人不爱吃,无外乎,现在的街面上的面已经没有以前的美味,再一个,各地方口味各异,我婆婆生活在离武汉很近的农村,从未吃过热干面,带她去吃,完全无法下咽,因为,她们习惯一日三餐吃稀质食物,每餐必粥(午晚饭是锅巴粥),所谓人之肉,我之药。意外的是,台湾人爱吃热干面,我儿子在武汉上学的时候,接待过一个台湾学生团,他们吃了一次热干面之后,第二天,也就是他们要回去的那一天,一定要赶着要吃碗面才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