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南阳仍辖13县市,但是这一年国务院批准了设立驻马店地区,并由此将南阳管辖的泌阳划给了驻马店,此时便是题主所提到的和驻马店分家,其实驻马店只分走了一个泌阳,而题主所说的为何能够管理12个县似乎有点无稽之谈,南阳之前能管理13个县,难道剩下12个就管不住了吗。
1、河南的南阳和驻马店分家之后,南阳为何能够管理12个县?
首先,我个人对于豫南的问题还是有发言权的,虽然我现在常驻漯河,但是毕竟我老家还是在驻马店,对于当地的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对于南阳为何能在和驻马店分家之后还能管理12个县,其实这个问题的讨论性并不是特别大,下面我们就简单的分析一下。我们从民国说起,南阳就是河南为数不多的大市,当时南阳是河南十一个行政区之一,共下辖13各县市,分别是南阳县、南召、唐河、镇平、方城、泌阳、新野、桐柏、淅川、邓县、内乡、西峡、南阳市,
在当时已经算是巨无霸的河南大市。而到新中国成立,南阳曾经历过几次小规模的拆分,1949年3月,河南省委决定将南阳专署原下辖的叶县和舞阳划归许昌地区,而此时南阳下辖的也就剩下了12个县市,而到了1965年时,南阳又再次新添一位成员,当年11月13日,国务院全体成员批准设立社旗县,周恩来总理亲自更名“赊旗”为“社旗”,寓意为社会主义旗帜。
新成立的县委住进赊店古镇,社旗县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南阳仍辖13县市,但是这一年国务院批准了设立驻马店地区,并由此将南阳管辖的泌阳划给了驻马店,此时便是题主所提到的和驻马店分家,其实驻马店只分走了一个泌阳,而题主所说的为何能够管理12个县似乎有点无稽之谈,南阳之前能管理13个县,难道剩下12个就管不住了吗?其实南阳和驻马店分家,大部分拿的都是信阳专署的地,本来驻马店想要桐柏的,但是南阳并不想给桐柏,于是就将泌阳给了驻马店。
2、三国诸葛亮隐居的南阳,和现在的河南南阳市是同一个地方吗?
当然不是,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是指当时的南阳郡,而非宛城(今南阳市)。当时的南阳郡是一个省的概念,管辖的范围比较广,包括河南部分区域和湖北部分区域,现在的南阳市,当时叫宛城,隋以后才称南阳县(简称南阳)。诸葛亮时期的史书上也出现过南阳二字,但大家可以看看史书,都写的是除去宛城以外的地方,当时宛城算是比较出名所以直接称宛城。
当时南阳管辖邓县,邓县管辖隆中,诸葛亮在隆中躬耕苦读,所以自称躬耕南阳,诸葛亮躬耕苦读期间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他去过宛城,更何况是去躬耕了。现在的南阳仅仅假借以前南阳郡之名,争抢诸葛亮躬耕地,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看得很清楚,只有南阳人喜欢混淆视听,建议大家看正版史书,别看南阳人更改之后发到网上的东西,也不要看已被南阳更改的部分百科。
以前中国宋代开封被称为东京,现在日本有个东京,是不是以前开封发生的事都可以说发生在现在的日本?显然不是,部分南阳人却始终不肯正视这一点,实在可笑。南阳自我麻醉自欺欺人,南阳人已经完成可以做到“自欺”,但休想侮辱大众智商,不可能完成“欺人”,部分南阳人评论说诸葛亮自己说的躬耕南阳,难道诸葛亮自己连躬耕地都不知道?这完全是侮辱诸葛亮的诡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