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6是苏联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运输直升机,与美国C-130运输机载荷能力相当。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米-26直升机是一款双发多用途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仍在服役的最重、最大的直升机,至于另一架米-26,它是俄罗斯紧急情况部(MChS)下属的直升机。
1、米格26直升机有多大,有怎样的直观感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看看萨沙在莫斯科拍的图,这家伙非常大,空中巨无霸米-26TS:2017莫斯科航展的压轴戏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米-26直升机是一款双发多用途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仍在服役的最重、最大的直升机。在2017年莫斯科航展中,它也是主角,由苏联米尔莫斯科直升机工厂主持设计、研制,北约代号为“光晕”。
米-26是苏联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运输直升机,与美国C-130运输机载荷能力相当,米-26是第一架旋翼叶片达8片的直升机,有两台发动机并实施载荷共享,在其中一台失效的状态下,另一台发动机仍可以维持飞机的正常飞行。它的质量只比“米-6”略重一点,却能吊运20吨(44000磅)的货物,米-26的机舱内载和舱外外挂质量均可达20吨,
比“米-6”大8吨,是继米-12之后,世界第二大与第二重的直升机,但却是仍在服役的世界第一大和第一重直升机。“米-26”货舱空间巨大,可装运两辆步兵装甲车和20吨的标准集装箱,如用于人员运输可容纳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60张担架床及4至5名医护人员,米-26直升机具有极其明显的军事用途,这种直升机最大内载和外挂载荷为20吨,相当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C-130“大力士”的载荷能力。
米-26直升机主要用于没有道路和其它地面交通工具不能到达的边远地区,为石油钻井、油田开发和水电站建筑工地运送大型设备和人员,米-26往往需要远离基地到完全没有地勤和导航保障条件的地区独立作业,因此,要求直升机必须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驾驶舱后设有4个座位的旅客舱,货舱可装运两辆步兵装甲车和20000千克国际标准的集装箱。
沿货舱两壁设有大约20个折叠座椅,军用型可容纳80名全副武装士兵。用于战场救护可容纳60名躺在担架上的伤员及4至5名医护人员,“米-26”的两台发动机燃油消耗非常大,达每小时2.5吨,约3000升。伴随巨大的燃油消耗,“米-26”的飞行成本自然奇高,在中国汶川特大地震中,有两架“米-26”直升机参与震后救援,它的核心任务是调运大型机器设备到抢险作业区。
“米-26”中国飞行员介绍,从北川擂鼓镇吊运挖掘机等设备到堰塞湖作业区,飞行距离为5千米,一次往返大约需要25分钟,按当时每吨燃油7000元人民币计算,吊运一台挖掘机为一次往返,所有费用总计约3万元人民币,另据中国云南电视网报道,2010年初由中国国家林业局调用执行云南大理苍山灭火任务的“米-26”,2.3吨的油料仅够维持它1小时的空中飞行,在当时的消防作业中,每小时飞行总费用达人民币13万元,被称为“油老虎”。
2、曾在汶川地震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米-26”直升机,现在还在吗?
两架中有一架还在,另一架回俄罗斯了,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关于这件事,还真的颇有一番波折。2008年汶川地震,因为山体滑坡,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堰塞湖险情,特别是唐家山堰塞湖,随着水位一天天往上涨,此地成为了北川地区最大型也最危险的隐患,是一颗随时会爆发的定时炸弹,但是唐家山堰塞湖的情况却特别让人挠头,这个堰塞湖由河道阻塞而成,库容积慢慢涨到了3.2亿立方米。
在地质构造薄弱,余震不断的情形下,800多米的堰塞坝体光靠人扒拉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炸都炸不动,得依靠大型工程机械进行合理处置,为了解决唐家山堰塞湖,必须开挖溢洪槽泄水,但是当集结了30多台推机和近20台挖机等重型机械后,人们突然都傻了眼。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将整个地形地貌都改变了一番,道路全部毁了,那些重型工程机械根本就开不进去,也没办法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