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夏商之后,郑州几乎再没有成为一个正统王朝的都城,与洛阳是东周、东汉、隋、唐、北魏、西晋等王朝的都城无法相比,新郑成为都城也仅仅是诸侯国,政治地位远不如洛阳的东周都城。(东汉定都洛阳)其实,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定都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夏代都城和商朝早期都城就在洛阳,分别是斟鄩和西亳,西周、东周,西汉、东汉以及隋唐时期,洛阳都曾作为都城,即使长安是都城时,洛阳也是陪都。
1、太安全所以做不了都城?为何洛阳在元明清三朝无法成为帝国都城?
河南、陕西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所以早期的朝代,如夏朝、商朝和周朝的都城,大部分在河南、陕西境内(山西南部、河北南部也有),而河南、陕西的核心区域就是伊洛平原和关中平原,所以洛阳和长安长期作为汉族王朝的都城。(东汉定都洛阳)其实,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定都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夏代都城和商朝早期都城就在洛阳,分别是斟鄩和西亳,西周、东周,西汉、东汉以及隋唐时期,洛阳都曾作为都城,即使长安是都城时,洛阳也是陪都,
五代时也曾作为都城,到了宋朝时,长安已经没落,且靠近边陲,所以不再适合作为都城(唐朝时,长安就被吐蕃攻陷了好几次),而洛阳是最适合作为都城的城市,所以宋太祖就想迁都洛阳,只是由于大臣阻挠没有实现,这也导致北宋被金国攻灭(开封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洛阳位于天下之中)洛阳北邙山,南有伊阙,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中有洛水和黄河,土地肥沃,
且地处天下之中,河川便利,交通发达,地势优越,是古代必争之地,所以有多个中原王朝定都于此,长达一千多年。唐以后,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辽、金、元等都把北京作为陪都或都城,北京的地位上升,北京靠近北方,进可征服天下,退可纵横草原,是个理想的都城。后来明清也把北京作为都城,北京营建的越来越规模宏大,而长安、洛阳迅速没落(金国都城中都即现在的北京)中原王朝都城的变迁,也表明了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随着航海时代的发展,内地作为都城已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所以都城东移,越来越靠近大海,比较符合历史的潮流,
2、洛阳作为多朝古都,为何在五胡乱华时,很少成为胡族政权的都城?
五胡乱华时,洛阳作为当时西晋的都城,早已被胡人当成了屠宰场,这些胡人无恶不作,用杀光、抢光和烧光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有唐诗为证: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李白·扶风豪士歌》),当时的场面唐朝诗人张籍在《永嘉行》中也有所描述: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后来,以洛阳为都城建立的胡人政权有九个,分别是陆浑国(犬戎)、北魏(鲜卑)、东魏(鲜卑)、后晋(沙陀人)、后唐突厥)、前燕(鲜卑、大燕(突厥)、北齐(鲜卑)、后赵(羯族),所以洛阳自古就号称“九戎之都”。在洛阳真正建都的汉人政权只有两个,一个是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再一个就是由司马炎建立的西晋政权,
3、洛阳是都城时有郑州这个城市吗?
感谢邀请,洛阳是都城的时候当然有郑州这个城市,最起码已经有先民在这里,位于郑州市区西北的大河村遗址距今6800-3500年,早于夏商时期。郑州的历史不比洛阳短,夏商时期的重要性也不比洛阳要低在洛阳偃师发现的夏朝二里头遗址,是洛阳成为第一个都城的实证,距今约3800-3500年,而郑州市区的商城遗址距今约3500年,前后只差不到300年的时间,并且在郑州成为商都之前,登封阳城曾经就是夏都,黄帝也在这里建都。
由此可见,在夏商时期郑州和洛阳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区域界限,郑州那时的重要性也不比洛阳要低,此后郑州的政治地位低于洛阳西周建立后,洛阳便开始修建都城,当时的郑州是西周分封下的管国,如今管城回族区的名字便出自这里。另外,在郑州还有密国、祭国等,现在还有人称新密为密县,所以郑州的历史其实是非常悠久的,但在夏商之后,郑州几乎再没有成为一个正统王朝的都城,与洛阳是东周、东汉、隋、唐、北魏、西晋等王朝的都城无法相比,新郑成为都城也仅仅是诸侯国,政治地位远不如洛阳的东周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