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江苏人兼具中国南北方人的性格,所以,江苏人做事比较稳妥,不冒险,不激进。江苏人历来做事谨慎,思想缜密,为人难以查透,正也符合江苏人的聪明伶俐,乖巧,灵活多变的个性,淮河以北的人都有北方人的豪爽侠义,苏北人也许没有苏南人富有,也没有苏南人懂得现代生活方式,但苏北人明理,自爱、自重、自尊。
1、上海人是怎样看待江苏人的?
我无锡人。从2000年到2005年公司派驻上海负责本公司家电售后,接触到千家万户的上海客户,听说我是无锡人,亲近感顿时爆棚,他们说阿拉上海称呼除了苏锡常其他都是外地人,有次我上门服务,那天我正好牙疼,客户问我咋回事,我说牙疼,她说你老家哪里,当她得知我是无锡人后说:明天你到徐汇中心医院牙科来找我,第二天就去,一共去了两次,把我蛀空的牙全部补好,我说多少费用,她说我已经付了,我说这怎么可以,她说我也是祖籍也是无锡人,
2、江苏有多少温州投资商,浙江有多少江苏投资商?
这应该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也没谁会花时间去统计这样的数据吧。浙江和江苏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但浙江人善于经商是出了名的,据统计每9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每26个浙江人中就有一家企业,浙商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人团体之一,它们把生意做到了国内外,因此在江苏来自浙江的投资商应该不少,不过却很少听说江苏投资商,
温州在浙江乃至全国的知名度都很高,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曾经的“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并立,享誉一时,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温州人做生意也是杠杠的,炒房团是出了名的,而且温州人爱闯荡,有报告显示,每10个温州人里就有3个在外地发展。省外的温州人主要发布在江苏、广东、上海、福建、北京等经济发达省市,其中温州人外出打拼最多的地方就是江苏,2018年的数据显示是15.9万,至于有多少是投资商就不得而知了,
3、我是江苏人,很多人在微博上讲,江苏省很富有,是经济强省,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作为江苏人,自然对江苏有所了解,能够对江苏在全国的地位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首先,如何看待江苏的富,与其他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江苏确实很富有。还是二十七年前,当时某省派了一些干部到江苏来挂职,以学习江苏发展经济的经验,一天,我陪他们去上海考察,谁知该省的挂职干部一路在说,江苏到上海没有农村啊。
实际上,那时苏南,并没有发展到城连着城的水平,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看来,已经城连着城了,现在,就更是不用说,苏南就是一个大城市了。所以,江苏确实比较富有,富有到外地人认为江苏没有农村,包括苏北,如今也都城连着城。但是,江苏也有江苏的弱点,那就是创业的热情不高,当“房东”的感触更深,许多地方的人,都不大愿意创业,不能像浙江人一样,拿一张长条凳子也要当老板。
所以,江苏的富有,又有其局限性,其二,如何看待江苏的强。江苏经济一直很强,经济总量全国第二,仅落后于广东,且落后的数量不是很大,江苏的强,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以乡镇企业为突破口,成就了苏南模式。那时的江苏经济,确实到了飞速发展的地步,特别是轻纺工业,成为了江苏的最大亮点,而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江苏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成就了另一番风景,也直接让江苏经济始终保持在全国前两位。
但是,江苏也有江苏的经济弱点,那就是过度依赖长江,产业较重,特别是化工,成为了江苏的主导产业之一,如今却比较比较大的环境保护和安全压力,虽经过整治和结构调整,有了一定改善,但仍然需要进一步花力气转型。所以,转型的压力很大,困难也较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更多的主意和办法,第三,如何看待江苏的均衡。
江苏与其他地方,包括广东、浙江相比,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发展的均衡性比较好,差距比较小,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总量来看,江苏在全国都是差距比较小的,最好的地区与最差的地区不是特别大。相反,其他省份差距至少是江苏的两倍,从居民生活水平来看,江苏无论是南北之间还是城乡之间,差距都不是特别大,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