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有记忆的,情感也是有记忆的说起济南的老味道,每个人都有很多回忆,尤其是在童年岁月里,伴随着你长大的那些老味道。多数围拢来的人都是看热闹的,以半大孩子居多,对“液体面包”的需求量全国、全省居首的济南,北冰洋啤酒显然是“平民中的平民品牌”。
1、济南有什么民族特色吗?
济南最有民族特色的是:清真南寺、清真北寺和清真女寺。济南的回族有五、六百年历史了,算是老资格坐地户了,沙特王子捐款1500万元重新修缮了几个清真寺!济南清真饭店比较多,饮虎池街和永长街一带较集中,档次最高,清真菜比较全!济南回族许多从事卖牛羊肉、清真糕点、烧烤、牛肉饼(也就是牛肉夹馍)和花生米(山东最好吃的花生米,还有黑花生米),
2、济南人记忆中的老味道有哪些?
年终岁尾,又到了回首过往、盘点情感的时候了。今天就专门来说说济南人记忆中的老味道,这些老味道多数都已消失不见,有的口味进行了改良,不再是原来的滋味1、四海香的油茶提起四海香的油茶,多数40岁往上的济南人都会得记得。四海香位于泉城路中段偏西,大大的铜茶壶,冲泡上一碗漂着青红丝的油茶,浓郁香甜,还配一把小塑料勺子,
一边走在大梧桐树下逛街,一边喝着暖暖的油茶,感受到的生活是那么美好。随着2001年泉城路的改造,四海香油茶消失不见了,甚至市区很少有地方售卖油茶,直到一家商业品牌,打出“济南二怪”的“油茶非茶”宣传语后,油茶才重新回到济南人的视野。不过无论袋装还是礼盒装,新品牌的油茶已吃不出当年四海香的老味道了,2、汇泉楼外卖的羊肉串汇泉楼清朝起就是鲁菜大馆子,但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济南人来说,留下更多的记忆,则是外卖窗口五角钱的羊肉串。
用的是不锈钢钎子,与后来多数采用自行车辐条不同,相比较于同样盛名的四海香羊肉串,这里羊肉串是电烤的,感觉更干净卫生一些。随着省府前街的改造,汇泉楼羊肉串消失不见了,其实与汇泉楼羊肉串几乎同期,经一纬九羊肉串开始名声大噪,一九烧烤、纬九路烧烤的牌子越叫越响。同时,改造后的省府前街迅速打响了龙虾球餐饮的牌子,人们也就把汇泉楼羊肉串遗忘了,
3、泉城宾馆外卖的胶东大包位于南门附近的泉城宾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曾开起外卖,主打的是胶东大包。用一片玉米叶托底蒸熟,大肉和白菜的最抢手,咬一口满嘴油香,每天中午,外卖窗口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心急的人买来后,在窗口外面就先吃上一个。也许是看到胶东大包的市场潜力,不几年济南就出现多家主卖胶东大包的饭店,一些店面干脆起名叫胶东大包,
后来,泉城宾馆位于路西的外卖窗口取消了,胶东大包也没有最初登陆济南时那么火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依稀记起胶东大包的老味道,4、马路拐角的缠蜜说起济南的缠蜜,60后、70后应该比较熟悉,80后多数没有见过。售卖缠蜜的都是街头小摊,一般在马路拐角、景区售票口等处支个摊子,一口小锅永远是热的,把糖汁熬粘,搅起在两根小木棍上,快速的缠绕、拉丝,等着它慢慢冷却,
缠蜜最受孩子欢迎,一二角钱买上一根,孩子们能聚精会神玩半个多小时,当然不会等到冷却就被吃到肚子里了。在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里,能吃上一根缠蜜是很幸福的事情,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缠蜜被认为不卫生,也就基本在济南消失了。5、大柳树下“喝活的”“喝活的”对于现代人来说,一直是“传说级的小吃”,50后、60后的济南人也很少亲口喝过,
其消费场景是:小贩把捞来的小蝌蚪放在清水桶里,一角钱一碗,里面有五六只小蝌蚪,点上几滴香醋后一饮而尽。据说,生喝小蝌蚪可以清凉败火、明目,当然,“喝活的”都是夏天才有的,小贩在傍黑天的时候会挑着桶出现,站在大柳树下,扯上几声——“喝活的!清凉败火来”。不过,多数围拢来的人都是看热闹的,以半大孩子居多,
胆大的小伙子会买一碗,在众人惊讶和惊叹的目光中,壮士般喝下。6、南大槐树南街的锅饼南大槐树南街直到本世纪初才彻底改变棚户区模样,之前始终是产业工人的聚集区,因此,这条街上有几种特别瓷实、抗饿的小吃,比如锅饼、杠子头、高桩馒头,加工的小店多数是居委会安置待业青年、中老年闲置劳力而开办的,与南大槐树南街呼应的是,南大槐树北街以炖牛肉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