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历史悠久,名人众多,今天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的许昌籍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是。△刘永治,河南鄢陵人,解放军上将军衔,△艾虎生,河南禹县人,解放军中将军衔,这里说明的是,鄱阳湖周边有好多县、市的苏浙赣移民,原多为河南信阳人,说的信阳话带鄂语味,未计算在内。
1、三国时期的许昌有多少人口?
三国时期,常年战争,经济凋敝,是历史上一个人口的低谷期!据史料推断,总人口应该在1800至2200万之间。魏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占有东汉13个州中的9个州,所以人口也是最多的,大约1000万左右,而作为魏国政治中心的都城许昌,城内与郊区人口合计不超过10万!,
2、你知道许昌有哪些名人故事吗?
河南许昌历史悠久,名人众多,今天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的许昌籍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是:△刘永治,河南鄢陵人,解放军上将军衔。1944年11月生,196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历任陆军集团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务,2006年6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退役后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艾虎生,河南禹县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51年10月生,1967年参加工作,辽宁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历任第39集团军参谋长、集团军军长、成都军区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王西欣,河南禹州人,解放军中将。197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基本系联合战役专业研究生学历,
3、哪些省份和地区的方言类似河南话?全国大概多少人说河南话?
此题目,在我回答地缘文化与豫剧或河南方言时,已多有涉猎,这里再补说一下。首先说,河南方言,应指以开封和郑州一带的方言(这两地也有细微区别),而豫南之信阳南部一带方言,为豫卾交叉之方言,有湖北方言味。焦作与济源话,带有山西方言味,洛阳老城区个别字的吐音,有的也难以听懂,如:馍、坡、湾、玩,发音不是常读音,
这些虽然也算是河南方言,但不能代表正宗河南方言。我在表达上述观点时,一些网友表示反对,称许昌、周口、商丘、洛阳、南阳方言才能代表,但我仍坚持“只有开封、郑州方言才可代表“的观点。理由是:一是开封是古代多个朝代的都市,在1954年以前还是河南省会,可以说,长时间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有代表性。
而郑州现在是全方位的中心,离开封又很近,现在正在实行郑(州)汴(开封)一体化,二是豫剧强调用河南方言来唱,而豫剧的最早发源地是在开封。因而,开封话,在豫剧里被视为正宗、规范,其次说哪些地方说河南方言。应当说,除晋东南4地市外的中原文化圈的范围内,皆说河南方言,其包括:冀南之邯郸、邢台,鲁西(南)之菏泽、聊城(以及济宁之部分县、市),皖北亳州、宿州、淮北等4地市,苏北的徐州等3地市,鄂西北的襄樊、老河口、十堰等县、市,其方言虽与开封话有细小差别,但总体上属于中原官话的河南方言区。
这些地方都是唱豫剧的地方,有人说,中原经济区的人都说河南话,这话不准确。一是河南话里有许多方言:二是中原经济区有的就不说河南话,比如:山西运城、临汾属于中原经济区,但说的和陕西关中话差不多,唱的戏是蒲剧,有点秦腔味。就是唱豫剧的晋城、长治二地市,其语言与河南济源市方言差不多,也不属正宗河南方言,还有,开始方案为中原经济区的江苏徐州,最终因为已是环渤海经济区,国务院考虑再三而未有批准。
徐州虽然最后没有划入中原经济区,但说的与河南方言基本一样,唱的是豫剧,另外,还有陕南的商南县,因多为皖豫移民,且与河南交界,故说的是河南方言,听的是豫剧。以上相临的近二十个地市的200多个县、市,约一亿多人,加上河南本省一亿人的85%的8500万人,共计1.85亿人,除过上述相临之地,还有移民集中地的说河南话者,如:陕西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以及延安市黄龙县(唯一的剧团是豫剧团〉,有资料称河南移民有8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