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 > 保定市 > 大佛光寺,关于电视剧中的大奶奶

大佛光寺,关于电视剧中的大奶奶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3 23:44:41 编辑:保定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电视剧乔家大院 中的大奶奶

“还珠格格”里的令妃,赵丽娟
令妃,赵丽娟

关于电视剧乔家大院 中的大奶奶

2,大佛光寺位于哪里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

大佛光寺位于哪里

3,台湾大佛光寺的介绍

佛光山寺,中国佛教寺院。位于台湾省高雄大树乡东北区。于1966年开创,以寺庙建筑规模宏伟并有巨型雕塑群而著称。山上有高达41米的大接引佛,佛全身贴金。自大接引佛座下排列至山下放生池侧石阶共有四百八十座佛像,像俱高于真人,立在近1米高的紫色三层莲座上。寺庙大建筑群位于大山门朝山会馆及大接引佛雕塑群的后方,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中心区为大雄宝殿、大悲殿、大智殿、大愿殿,诸殿各有附属建筑。大悲殿于1971年4月落成,是全山最早建成的大殿,殿高20米,殿中的观音菩萨高7米。另外还有“净土洞窑”等佛教建筑。寺中室内建筑利用现代电气与光学原理,营造宗教气氛,如“华严世界”、“万佛城”、“净土洞窟”等都有这类设施。

台湾大佛光寺的介绍

4,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是

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是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在山西省五台县豆村东北十里,创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公元471-499年)大殿荟萃唐代建筑、雕塑、书法、绘画四种艺术于一堂,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应县木塔
顶 故宫
北京故宫

5,顺平大佛光寺能吃住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5 顺平大佛光寺能吃住吗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大佛光寺座落在保定顺平县凤凰山,2010年奠基,由真广法师发心创建。寺院北倚狼牙山玉皇坨,西峙古北岳恒山,东望保定古城、雄安新区,南邻康关古镇。东晋时道安大师曾在此区域建立寺塔、讲经授徒,被誉为佛教中国化的摇篮。顺平大佛光寺顺平大佛光寺能吃住吗不能吃住哦,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挤眼]

6,最大的鳊鱼有多大

一般个体能长到3-5公斤,南京今年五月份曾经出现过一条野生武昌鱼9斤,据说已经需要生长十年左右了。野外垂钓一般三五斤就算比较大的了。鳊鱼是脊椎动物。鳊鱼,全长40厘米,头宽为口宽的2倍以下。背鳍刺一般短于头长。成雄鱼胸鳍第一鳍条肥厚,略呈波曲状。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体侧每个鳞片基部灰黑,边缘黑色素稀少,使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紫黑色条纹,腹部银白,各鳍条灰黑色。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并生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幼鱼主要以枝角类和甲壳动物为食;成鱼摄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轮叶黑藻为主,还食少量浮游动物。

7,山西佛光寺在哪里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东南。据《清凉山志》记载,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寺院除几座墓塔外,全部被毁。唐大中十一年(857)由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金天会年间(1123-1137)于寺内前院两侧建文殊、普贤殿。元代补修殿顶、脊兽。明、清重建山门(天王殿)、伽蓝殿、香-雨楼、关帝殿和万善堂。清末普贤殿被火焚毁,民国初增筑窑洞及南北厢房。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坐东向西,依山而形成三层院落,中轴线建有影壁、山门(天王殿)和东大殿。前院北侧为文殊殿,南为伽蓝殿;中院两侧为南北厢房各七间,北有藏经楼;上院大佛殿左右建有关宫殿、万善堂等。现存建筑东大殿为唐代遗构,文殊殿为金代所建,余皆为明、清建筑。寺内保存有北朝祖师塔1座,唐代经幢2座,明代经幢1座,唐代塑像35尊,金代塑像7尊,明代塑像5尊,唐代壁画61.68平方米,宋代壁画2.10平方米,明代壁画110平方米,明、清维修寺庙碑15通。寺外存有唐代墓塔5座,金代墓塔1座。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大队长是干什么的

大队长相当于正营级干部!主管一个单位营算是大队长,他管的是中队长,
协助大队长抓好城市管理、日常及其他工作,贯彻落实大队的工作意见,完成好任务。 二、积极维护大队领导班子的团结,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坚强有力的战斗核心。 三、按照大队领导班子分工负责的原则,抓好分管业务的组织领导,定期主持召开分管业务口负责人会议,研究工作,安排任务,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坚持落实好勤务检查制度,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领导水平,掌握政策和管理法规,以适应现代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 六、掌握城区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经常深入基层了解队员及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制定工作措施予以解决。 七、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模范地遵守各项工作纪律。 八、关心队员生活,启动内部活力,提高城管队伍的凝聚和向心力,在全队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九、积极完成大队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定程度上的学生管理者
学生的老大
一个大队十一个作战单位,通常存在于海军、军校、武警等,相当于一个团或加强营,大队长相当于团长。
管理各小队长的

9,佛光寺东大殿上历史与环境

关于现存佛光寺东大殿的建造年代,普遍认为是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 857 年)。这也是梁思、林徽因最早发现大殿时确认的纪年,来自梁下墨书与大中十一年经幢的互证。 随着近年研究者对大殿各处进行碳十四测年,发现了一些年代更为久远的构件(包括木构、斗栱以及泥塑中的秸秆),这些构件将东大殿的重建年代推向了更早的 8 世纪,比现在的断代早了一百来年。当然,最终的准确断代还有赖于更多证据来确认。 佛光寺相传始建于北魏孝文帝,一直带有官方色彩,最早便有「帝见佛光之瑞,因为名」的记载。东大殿旁的祖师塔很可能就是北魏时期的遗物,当时的许多木构很可能毁于北周武帝的灭法。隋唐时期有许多禅师驻锡佛光寺的记载。后来唐代僧人释法兴对佛光寺进行了大规模重建,而后又毁于「会昌法难」。到了唐宣宗时期,开始重建各地寺院。而佛光寺的重建,据记载,是宣宗让僧人释愿诚号召僧众,「特许修营佛光寺」。我们所见的东大殿,便来自于此次重建。 建寺的资金则来自一名姓王的右军中尉,即东大殿北次间梁底所书的「功德主故右军中尉王」,梁思成当时认为是权倾朝野的王守澄,根据后来的研究,此功德主更可能为王元宥。而同一梁上「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则很可能是王元宥的妻子。 「送供」通常指专程赴寺院施送钱物,供养佛法僧「三宝」或支持寺院修建、佛像塑绘的施助行为。可能是王元宥过世之后,宁公遇带着亡夫的钱财来资助佛光寺的重建。而宁公遇也成了佛光寺的佛殿主,留在了寺内。所谓佛殿主,就是在寺院内具体掌管某一佛殿勤杂事务的管理 人员。根据大中十一年经幢上的刻字,释愿诚和宁公遇同为东大殿的佛殿主。 这便是东大殿之始。 东大殿坐东朝西,位于佛光寺的最东头,背后是山岩,前面是高台,站在殿前可俯瞰全寺。而东大殿所处的空间实际上是将山体部分凿开而成,凿出这片地后,再建大殿。原来的山岩离大殿后檐非常近,几乎紧贴着台基,由于 1950 年代初一次山洪对大殿后墙的破坏,人们便将山岩向后又凿去数米至今日所见的位置。 这种独特的环境其实有一种奇妙的时间感。殿后的山岩中有一种五台山绿岩,约有将近30亿年的历史,是最早的陆地岩石之一。与这些岩石的年岁相比,边上东大殿的历史已经算不得啥了。 另一处有意思的是,东大殿的佛坛并不是在平整的地基上用砖石砌成,而是直接利用山岩修凿而成,表层的砖下便是山岩。这种做法,有可能是为了节省用料,但考虑到东大殿的形制,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石窟寺的变体。唐初的石窟便有在山岩母体之中凿出中央佛坛的做法。而当时的石窟寺,也有不少在洞窟外加木构屋檐。我们看东大殿所处的环境,就是在山岩的环绕之中,而后檐与山岩的距离最初又极近,再加上唐代前廊的设计(后文详述),整个东大殿的空间就颇有石窟寺的感觉。 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八架(四间),单檐庑殿顶,正面五扇板门皆为唐代原物,两尽间安直棂窗。出檐平缓深远,斗栱硕大,气势恢宏,是国内唯一一座可呈现原汁原味大唐气度的木构(其他几座唐构,皆为等级不高的小庙)。梁思成谓之:「殿斗栱雄大,屋顶坡度缓和,广檐翼出,全部庞大豪迈之象,与敦煌壁画净土变相中殿宇极为相似,一望而知为唐末五代时物也。」 门上匾额「佛光真容禅寺」为明代万历年间所造,屋顶琉璃构件与脊兽也为明清遗物。 东大殿的平面空间为金厢斗底槽,即内外两圈柱子围合而成。佛坛位于内柱围成的内槽空间中,后部内柱间砌有跨五间的扇面墙。内柱与外柱等高,为法式所谓的「厅堂造」。上有小方格平闇(天花板),内槽平闇高于外槽(内外柱之间的空间),营造出更大的中央空间。平闇两侧有斜向的遮椽板,形成了一种梯形的「小穹顶」。 平闇之下的梁,谓之明栿,东大殿的明栿都削为「月梁」,两端呈明显弧线(即「卷杀」),外型秀美。平闇之上的梁架观者不可见,谓之草栿,用粗木,对外型无太多追求。 内槽明栿为四椽栿(实际跨度仅两椽多),连接前后内柱,由内柱上的斗栱出四跳承托。四椽栿的梁背正中安半驼峰承十字斗栱,与两端的十字斗栱共同承平棊枋,平棊枋直接承托平闇。内柱斗栱的第二跳向外则为连接内外柱的乳栿。 乳栿之上施有一隐刻栱的素坊,向上承托外槽的平棊枋。 平闇之上的草栿也同样是四椽栿接前后乳栿,四椽栿上承平梁,平梁之上为大叉手,叉手顶端承脊槫。无蜀柱(侏儒柱)的叉手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特征,梁思成见到时为当时营造学社多年调查所得唯一孤例。 东大殿历史上有过一次较大的改动,就是正面门窗与外墙的外移。原先的板门与窗墙在内柱的位置,内外柱之间是一条前廊,与同时期的奈良唐招提寺金堂相似。虽然这个改动对梁架结构并没有大的影响,但却让身处其中的人空间感受大不一样。 前廊的空间处于内外之间,有屋檐的遮盖,但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通。从室外空间来说,观者从西边台阶上来,第一眼看到前廊,有一种纵深感吸引观者前往殿内,造就了层层深入的节奏感。从室内空间来看,从前廊进门之后,相比没有前廊(门墙外移)的情况,佛像与观者的距离拉近了很多,首先得仰观,同时由于视野受限,需要在行进中逐一凝视佛像,有点类似于在石窟中的礼佛方式。这与后来许多大殿在佛坛前营造巨大空间的设计完全不同。而这也与前述东大殿作为石窟变体的形制有所关联。 可惜我们今天没法体会这前廊的空间意境了,好在我们还能推开这唐代的大门,体会唐风扑面的震撼。

10,生物大爆发是怎么回事

从云南澄江天帽山地区发现大批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以来,人们对生物进化产生了怀疑。因为在寒武纪,各种生物物种似乎一下子就产生了,所以有人提出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理论。 寒武纪的那些生物物种究竟是如何产生的?难道是生物进化理论真的错了吗? 下面就这个问题我来发表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所谓的“一下子”指的不是断断的一瞬间,而是长达上亿年的时间,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对于早期的生命体系来说,已经有足够的时间来进化了。因为现代生物的变异和进化速度和远古时期是不同的。 二、从地球生命起源的理论来看,在生命形成的前期,原始的海洋里经过几亿年的物质积累,形成了一个充满各种有机物的巨大“肉汤池”。在这个“肉汤池”里,某种原始的生命开始形成。一般认为,初期的生命是营异样生活的,它们以海洋里的有机物为食物。 对于初期生命的特点,我认为可能有下面的特点:遗传物质非常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生命体很脆弱很容易消亡;生命的繁衍速度非常慢。 但是经过几亿年的演化后,上面的弱点逐渐被克服了,那些遗传物质有一定的稳定性,生命繁衍速度较快的个体性状得到保存。此时,海洋里的有机物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原始的单细胞掠食者开始产生;营自养生活的,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复杂生命开始产生。 由于绿色植物的开始出现,(它们是在原始生命出现后几亿年才开始出现的,它们的生命已经比较完善了。)大气和海洋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高,这样,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大量繁殖。并在海洋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此时的海洋应该有这样的特点: 一、整个海洋都是绿色的。对于以植物为食物的原始动物来说,那时有取之不尽的食物和充足的氧气。所以对于这些以植物为食物的原始动物来说,生存条件是得天独厚的。 二、没有次级消费者,或者次级消费者相对较少,当然,对于这些次级消费者来说,生存条件更是得天独厚的。 三、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比较差,变异比较容易发生。 所以,综合当时的生存条件,物种的变异比较容易发生,而且,生存的环境非常宽松,变异产生的各种形状都容易生存下来。这样,物种的数量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爆发。 生命的早期,自然条件是:变异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进化的速度非常快;生存环境非常宽松,各种物质、能量非常丰富,空间也非常宽裕,是变异产生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

11,山西佛光寺的建筑特点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地势低下开阔。寺因势而建,坐东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东大殿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在全寺最后的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此殿是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 857年)建成的。东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经测量,斗拱断面尺寸为210X300厘米,是晚清斗拱断面的十倍;殿檐探出达三点九六米,这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同时,大殿架架的最上端用了三角形的人字架。这种梁架结构的使用时间,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可列第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在大殿门板后面发现了唐朝人游览佛光寺的留言。可见,这大门当为唐代遗物。由此推断,这具有一干一百多年历史的门板,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大门了。此外,大殿的屋顶比较平缓,且用每块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厚二厘米多的青瓦铺就。殿顶脊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东大殿内的佛坛宽及五间。坛上有唐代彩塑三十五尊。其中,释迦牟尼怫、弥勒佛、阿弥陀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及胁侍菩萨、金刚等塑像三十三尊,高一点九五米至五点三米不等。另有两尊塑像,一尊是建殿施主宁公遇的,一尊是建殿主持者愿诚和尚的。这两尊塑像虽比那三十三尊像小些,形态却很生动。此外,大殿西侧和后部,还有明代塑造的罗汉像二百九十六尊。这些罗汉像原为五百尊,1954年因雨水冲蚀,被倒塌的后墙压坏了一部分。东大殿的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十余平方米,内容均为佛教故事。上千个人物,连同他们的饰物、衣纹,画得都很细腻。庄严的佛像,慈善的菩萨,威武的天王,多姿的飞天,虔诚的信徒、供养人,画得都很生动。衣带飘动,拂袖潇洒,体现了唐画的风韵。大殿的左右四根梁下,还有不少唐朝人留下的题记。“敕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功得主故右军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等等,字迹非常清楚,是珍贵的唐人墨迹。文殊殿在寺门内北侧,建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重修。1953年又进行了补修。此殿梁架使用了粗长的木材,两架之间用斜木相撑,构成类似今天的“人字柁架”,增加了跨度,减少了立柱,加大了殿内空间。殿内佛坛上有七尊塑像,中为骑青狮的文殊,两旁为胁侍菩萨。东西墙和北墙上,原有五百罗汉的彩绘,现仅存二百四十五尊。这些塑像和壁画,都在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重新装绘过。佛光寺东大殿南侧偏东,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设假门。这就是寺僧们所说的初祖禅师塔,即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代会昌五年灭法,佛光寺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这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更显珍贵。 文殊殿的“人字柁架”佛光寺内,还有唐代石幢两座。一座在东大殿前,高三点二四米,八角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一座在文殊殿前,高四点九米,八角形,立于唐乾符四年(公元 877年)。寺外,还有唐代和尚塔。寺后东山坡上,有唐代大德方便和尚塔、无垢净光塔;寺西北五百米许,有唐代华严宗大师解脱和尚塔、金代杲公和尚塔。这些塔,或六角形,或四方形,均为砖砌。在无垢净光塔处,先后出土了汉白玉石佛、天王、力士、迦叶、阿难和小菩萨像等,均为唐代遗物,现在大殿内展出。唐幢佛光寺唐代石幢2座,一在东大殿前,大中十一年 (857)镌,轮廓秀美,雕工精致。幢总高 3.2米,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刻有狮兽壶门及仰覆莲瓣,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末尾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之名,与东大殿内墨书题记可相印证,是该殿建造年代之依据。另一幢在山门内庭院当心,唐乾符四年(877)造,总高 4.9米。束腰基座刻宝装莲瓣和壶门乐伎。幢身亦刻陀罗尼经,上雕宝盖、矮柱、屋檐和宝珠。两幢相较,前者造型工艺尤佳。 墓塔寺内外墓塔7座,东大殿左侧六角形砖塔1座,名祖师塔,是创建时主持禅师墓塔。塔两层,总高12米余,塔形为国内所罕见。底层空心,内置六角小室,门洞外作莲瓣及火焰形券面,塔檐叠涩砌筑。上层塔身作假券洞式门及破子棂窗。塔刹设仰覆莲座、覆钵和宝珠。形制和构造与敦煌壁画上魏齐间古塔多同,当是寺宇创建时的遗物。寺外东山坡上墓塔3座,皆单层。一为大德方便和尚塔,平面六角形,唐贞元十一年(795)建;一为志远禅师塔,八角束腰式基座,覆钵形塔身,唐会昌四年(844)建,已残;一为无垢净光塔,平面八角形,天宝十一年(752)建,现仅存基座,塔下发现汉白玉石雕像数躯,乃建塔时制作。寺西北里许,亦存墓塔3座,一为解脱禅师塔,方形,唐长庆四年(824)建;另二为六角形,雕饰式样相同,一有铭文,金泰和五年(1205)造。上述诸塔,形制奇特,建造技艺亦佳,且年代确切,实为有价值的一批古塔遗物。佛光寺地处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处的佛光山山腰,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后因唐武宗禁止佛教而被毁。唐大中十一年(857)又因唐宣宗提倡佛教而重建,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被列为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建于唐代的山腰大殿为正殿,坐东向西,称东大殿。东大殿居高临下,雄伟古朴,气势壮观,是五台山最大佛殿之一,无论在构造做法上,还是在造型比例上,都集中地反映了唐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在我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东大殿采用梁柱木结构作为框架,以柱子承重,以樟卯固定接头,是一种柔性结构体系,已接近于现代框架结构。房殿式屋顶,屋檐出挑近四米,坡度平缓,显得舒展平稳。殿身与屋顶之间的斗拱硕大,在整个立面中的尺度感和重量感因而特别突出,具有很好的结构作用和装饰效果。柱子向内倾,倾斜度由里向外依次加大,起到了稳定大殿的作用。大殿中央有一尊佛像。为衬托佛像的高大,建筑者有意将佛像伸出柱身,并使其后背光与后排柱头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达到了佛像与建筑空间的紧密结合,加上内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与简洁明快的梁杭、斗拱、精致的背光等形成强烈的对比,充分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处理空间位置的特色。佛光寺的文殊殿,其年代之久、规模之大,仅次于东大殿。它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为节约木材,扩大空间,采用了金元时常用的建筑处理手段减柱法。佛光寺的建筑堪称瑰宝,佛光寺的唐塑、壁画和墨迹也久负盛名,它们与建筑合称为寺里的四绝。仅大殿内的佛坛上就有主像5尊,胁侍24尊,罗汉500尊(后部分毁损)。这些塑像布局合理,姿态各一,面目浑厚圆润,生动逼真,线条自然流畅。正殿内现存的十几平方米唐代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其中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人物姿态都极优美,富有唐代特征,而其颜面、胡须笔法则部分保留了汉画的风格。大殿左右四梁下均有唐人题字,这些墨迹字迹清晰,笔法沉劲,实在不可多得。南禅寺在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的李家庄西侧,初建年代不详,但大殿平梁下保存的墨书题记可以证明它重建于唐朝建中三年。
文章TAG:大佛光寺大佛佛光寺关于

最近更新

  • 李海鑫,李海鑫和连嘉威配不配

    李海鑫和连嘉威配不配不配{0}2,我转错了该怎么办您于09月03日074915通过财付通向李海鑫找客服要回来。一般名字跟帐号不符,不可能转得到钱的。{1}3,这世界上有比李海钰更帅 ......

    保定市 日期:2023-05-06

  • 半马步,半马步的要点是什么

    半马步的要点是什么半马步两脚左右开立至舒适宽度,身体略向下沉即可。两脚尖应略向里扣。就是这个样子地膝盖不超过足尖,背靠墙,背要挺直不能弯曲,目视前方,10分钟左右就行了。半马步两脚 ......

    保定市 日期:2023-05-06

  • 诗眼,诗眼是酒入心的愁字

    The诗眼的《春夜洛杉矶闻笛声》是《乡恋》,总之,这些都是建立在对诗歌和诗人情感的理解上的,-0/在古诗词中一般是他全诗要表达的情感,一般我们很容易从诗歌中找到像思考、悲伤、仇恨这 ......

    保定市 日期:2023-05-06

  • 身不由己,身不由己是什么意思?

    关于身不由己是什么意思,就说这么多吧,含义:身体并不掌管自己,3.在旧社会,穷人家身不由己被逼为马,2.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敌我之间不能一概而论,身体不能自己决定,身体不能自己决定, ......

    保定市 日期:2023-05-06

  • 克服困难的例子,战胜困难的例子有哪些

    战胜困难的例子有哪些2,有关于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有哪些3,克服困难的事例有急用4,克服困难的事例1,战胜困难的例子有哪些貝多芬失聰仍繼續創作音樂2,有关于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有哪些尤 ......

    保定市 日期:2023-05-06

  • 邮票知识,关于邮票的知识

    本文目录一览1,关于邮票的知识2,关于邮票知识3,邮票的功能4,关于邮票收藏知识1,关于邮票的知识http://post.baidu.com/f?kz=163885536上面有非常 ......

    保定市 日期:2023-05-06

  • 上海话童谣,上海民谣:吃饼、盐、姜还是肉!

    ~~~~~~~~~~~~~~~~~~~~~~~~~~~~~~~~~~~~不要高兴,吃饼,饼是甜的,买一袋盐,买一筐盐,买一袋豆子,一块豆味的姜,张大爷,明朝还在,本尼迪克特,卖糖粥 ......

    保定市 日期:2023-05-06

  • 石家庄科技大学,河北-1大学河北省省会坐落于太行山南麓

    河北-1大学河北省省会,位于太行山东麓石家庄市,于1996年由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北纺织工人大学合并而成,河北科技-2/是一本,河北科技-2/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

    保定市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