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香港和深圳公布的GDP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GDP为23049亿人民币,而深圳GDP为22438亿人民币,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今年深圳GDP超过香港已经毫无悬念。香港的主要行业深圳也发展得不错,并且深圳的制造业比香港好,深圳拥有一大批如华为、中兴、腾讯、大疆、比亚迪、华大基因、科大讯飞等本土优秀企业。
你好,我是来自深圳的本地资讯创作者,一直比较关注深圳的各类民生问题,房产可以说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你提到的这个问题,说深圳房产一半属于香港人,这个判断相当武断,而且是没有事实根据的。首先、我们做一个分析,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一般房产在香港人手上,我觉得应该是基于四类:1、当年部分深圳本地居民的逃港人士成了香港人,但是他们做为深圳原居民在所在村享受了村民待遇,现在很多拆迁确权都有提到,原村民,香港籍,
但是这一批人相对于庞大的深圳房地产来说,只能说占极小一部分;2、就是早年“三来一补”时代,很多香港人来深圳做生意,实话说他们确实置办了很多房产、厂房等。这其实是香港人拥有深圳房产最大的一批人;3、深圳发财的老板们,前些年有部分选择入籍香港,他们一般也是拥有房产的,这也是一部分,但现在这一类人不多了,就算出去,也是直接出国,而不是入局香港;4、普通香港市民到深圳置业,这一类人有,但其实不算特别多,真正买得起香港的,很少来这边买,
总体来说,香港人持有深圳房主要是这四类,没有特别的数据做佐证,所以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但这一般都是早期的,近几年没有太多了,换句话说,这些都是当年的存量,其次、深圳的存量房(深圳户籍放开以前,房子不限购)的所有者主要是深圳原居民,早期建设者(也就是房价特别便宜,违建管控特别松的时候就来深圳并置业的人),“三来一补”时代的香港投资人。
增量房积分入户放开后,大量购买商品房的市民,这个时候香港人购房其实已经不多了,特别是最近几年,买房还是主要是深圳市民和国内其他地方投资客。综上所述,深圳的存量房(限购政策前)和增量房(限购政策后)应该是5:5左右,而存量房中的“三来一补”香港人、深圳原村民中的香港人、后期移民香港的深圳人、普通香港市民在深圳持有的房产最多在5%-8%上下,可能还没有这么多,后期香港人抛售的情况无法估计。
2、香港是国际大都市,深圳只是国内一线城市,深圳GDP为什么会超过香港?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国际上重要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深圳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一跃发展成为国内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根据GaWC组织的公布的城市划分,香港被定义为世界一线强市,而深圳在世界上仅仅是一个二线城市,
但是根据香港和深圳公布的GDP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GDP为23049亿人民币,而深圳GDP为22438亿人民币,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今年深圳GDP超过香港已经毫无悬念。为什么香港作为世界一线城市,它的GDP会被一个世界二线城市超过?首先并不是城市定位越高它的GDP就会越高,芝加哥、洛杉矶、休斯顿这些城市的GDP都比香港高,但是根据GaWC组织的划分,这些城市的定位都没有香港高。
香港作为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经济可谓一片繁荣,但是香港和另一个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都有一个严重的弱点,那就是发展空间受限。香港陆地面积1104平方公里,人口740多万,2017年香港的人均GDP已经高达4.53万美元,这个人均水平已经超过日本和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香港的经济增速远没有蓬勃发展的深圳快,
深圳陆地面积19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252万,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当初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深圳靠近香港的地理优势,为了吸引来自港澳以及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经济,很大程度上深圳是依托香港才发展起来的,但是也离不开国家对深圳的政策扶持和人民的努力,深圳从1989年GDP首次突破100亿大关,1996年突破1000亿大关,2011年突破1万亿,到了2016年突破2万亿,成为大陆GDP第三城,“深圳速度”令人惊讶!深圳是一座移民的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因此深圳每年吸引了大批的人才、资金和技术,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就连香港的科技创新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