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来了得买房,去库存,涨房价。毕业三年以内(全日制大专及以上)2、武汉户口3(家庭武汉无自有住房)三条同时满足,即可申请人才公寓,首先,什么是真正的人才,这套吸引人才的玩法,本质还是唯学历论,当然这是目前行政机构区分人才与非人才的最好办法,但确确实实把广发农民工群体排除在了人才体系之外,中国的广大农民工群体依然无法分享城市化的红利。
1、武汉大学生买房打八折,二线城市为何都争相吸引人才?
今年上半年,最火的应该就是二线城市不停的人才引进与房价疯涨。先看人才引进,具体如下简单来说,只要你有本科文凭以前是包分配,现在除了京沪作为户籍制度最后的堡垒,其他地方已经没任何门槛了,想想这几年扩招的厉害,再结合专升本,成人,夜大,函授等模式,本科文凭真想要,那是非常容易的,哪怕某些文凭市场不认可,但去办理落户的派出所认可就行了,
现在的户籍制度,最后的堡垒是京沪,短时间之内还没不可能放开,不放开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祖国有更多的地方需要人才。这几年生育利率持续下降,各张生育率的图片北京和上海的生育率最低,同时老龄化也很严重,那为何上海和北京不大力吸引人才呢,占着这么多优势,不主动抢人才?难道不怕人才出现断层,交社保的年轻人不够?这种想法完全是杞人忧天,上海和北京的根本不需要给年轻人政策红利就足以吸引到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有市场红利足以吸引到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那何必再给政策红利,想想当年的香港,偷渡都要过去,需要HK给政策红利,完全不需要,只要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之间还存在差距,那京沪的户籍就不会放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二线城市的房价,发生了各种戏剧的故事。截至目前,天津、南京、长沙、成都、杭州、西安等12个城市实行了买房摇号政策,这些摇号的城市中,杭州挂牌均价从24803元/平米涨到33377元/平米,环比涨幅达34.6%;成都、南京、武汉、天津等地也都成了房价涨幅的城市先锋。新闻标题都是这种杭州:有人晕倒有人打架排1里长队深圳:不交500万,你连摇号的资格都没有!南京河西四楼盘6月4日摇号名单加减一波三折官方通报西安购房摇号关系户:35人被处分8人被免职全民摇号时代新一线城市都被成都抢了风头本来还是房地产去库存,结果新闻里全是库存告急,
随着楼市去库存的进一步深入,多地频现房地产市场库存告急,其中,西安、南京、杭州、长沙等热点城市更是出现“一房难求”现象。据《中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截至4月底,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3386万平方米,已连续33个月出现同比下跌,其中,二线城市库存环比下跌,且同比跌幅最大,目前百城库存规模已回落至六年前水平。
这抢人才大戏配合去库存大戏都演了大半年了,看这光景起码2018一整年都是这出大戏,那这出大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简单的逻辑是送户口,吸引人才,人才来了得买房,去库存,涨房价。人才来了得就业,交社保,增长经济,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发展,更好的吸引人才。更多人才过来,推动房价上涨,增进地方收入,这是一个看似完美的循环,而且不是凭空出来的,这几年如果去杭州、武汉、成都会发现基础设施建设和京沪的差距是越来越少,地铁,CBD,万达广场等基础设施真的不差,吃喝玩乐也都还行,房价相比一线那算便宜很多了,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讲到这里,必须讲我国非常特殊的人才分流方式,那就是高考,高考对大部分的内地平民子弟或者农村子弟来说真的是最重要的一个阶层分化的手段,高考考上大城市的大学,无论能否逆袭,都得到了一场城市化的入场券,因为高考制度每年会为中国制造无数的白领工人,而没考上的人群中又会制造无数的民工,一个社会要稳定,财税要稳定,就业率是最基本的,那什么样的产业发展能保障大部分人都安居乐业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中国的特殊性就在于这是一个统一的集权大国,不是城市国家,也不是韩国那样的小国,只有京沪的繁华根本不足以让帝国长治久安,想想民国就明白了,上海已经成了东方巴黎,内地苏北农村的地主还有初夜权,这么大的贫富差距,就很容易被煽动,出问题。一个大国,区域差异是老百姓的资产差很多不要紧,但生活品质也就是消费端差的不能过大,简单说把,就是同样的岗位和工作,得有差不多的生活品质,房价差几倍那没办法,因为全国富人蜂蛹几个热门城市以求资产保值,但工资和消费的比值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