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教师成为编制教师的主要渠道有四个。一般来编制教师入编既享受正式教师工资待遇,完全国家财政性拨款,尤其基本工资那一块,属于省级财政直管,一般人都动不了你的工资,即便是初级教师,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工资也有接近4000元,如果再算上年终绩效奖励,月均工资可以达到小5000元;而非编教师呢。
1、一名中小学“编制教师”工作一辈子,到底能有多少收入?
这个账其实很好算。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线城市为例,假设大学毕业22岁考入学校获得事业编制,第一年拿试用期工资,相当于转正的80%,每月扣除五险两金后实际到手在2400月左右,加上年终绩效、公积金等收入,年入5万左右,转正后定初级,年薪6万左右(含公积金),四年后才能评中级,也就是这四年的年收入都是6万,加上试用期的,前五年收入是29万。
五年后聘上中级职称,收入递增30%,年入在8万5左右,5年后评副高,意味着这五年的工资收入基本上维持在这个水平,五年总共43万左右,加上前五年的,十年总共70多万,聘上副高职称,收入预计递增25%左右,个人年入将达到12万水平,五年副高总共60万,加上前十年的70万,前十五年总共130万。然后五年后评上到正高,正高比副高收入高30-35%左右,个人收入差不多可以到18万,之后一直干到退休,22岁工作到60岁退休,总共37年工龄,减去前面的15年,还有12年,那么这12年的收入大概在216万,合计前面15年的130万,总共350万左右,
2、请问关于编制教师的工资问题?
教师编制属事业单位,整体收入与所在城市或县的财政高低有关系吧!学校普通老师之间的工资差别,主要是职称,初级、中级、高级,拉开点距离,以前听同事算过,相差700多!2019年开始现在到手的工资调整了,住房公积金扣的多了些,就是每月到手的少了点!我觉得我在省会城市每月工资不高,倒是享受了市财政的一点绩效奖,年终各类绩效收入和一年工资总合收入差不多!。
3、非编和编制教师待遇有什么不同?
非编和编制教师待遇有什么不同?从表面上来看,非编教师就是学校里的代课老师,也叫临聘老师,和学校签订的是暂时性聘用合同,依据需要,学校有权随时终止临聘合同;编制教师是正式的国家公职人员,人事关系属于省教育厅直管(目前有县管校聘说法),学校是无权解聘教师的,只能调整岗位、另作安排!但是,两者实质上的差别更大,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谈:首先、在经济收入上,非编教师和编制教师不能相提并论,两者差距巨大,
一般来说,编制教师入编既享受正式教师工资待遇,完全国家财政性拨款,尤其基本工资那一块,属于省级财政直管,一般人都动不了你的工资,即便是初级教师,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工资也有接近4000元,如果再算上年终绩效奖励,月均工资可以达到小5000元;而非编教师呢?月薪来自于所在学校的自筹自支,学校又不是盈利单位,哪来的自筹自支?还不是一方面向政府伸手化缘,一方面“坑蒙拐骗”编制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笔者现在所在学校,目前就是这么干的,把编制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拿出一部分来,作为临聘教师的工资;临聘非编教师工资也就非常有限了,当地政府补贴多点的学校差不多能给个月薪3000露头,当地政府补贴少的,也就2000多点!其次、在社会地位上,非编教师和编制教师也不可同日而语。
在传统意义上,人们心目中的教师就是指的正式编制教师,教师的诸多荣光和风采也是集于编制教师一身,例如公共事业单位“铁饭碗”,再如“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还有教师节为教师“亮灯”等等,事实上都是针对编制教师来说的;而非编教师呢?不但得不到社会大众的认可,而且这一系列社会福利也基本与他们无缘,并且还要饱受人们的质疑与诟病,甚至没有正式身份的教师,就连找个对象都变得非常困难!非编教师在学校里,做的工作一点儿也不比编制教师少,而且还要谨小慎微,稍微一点点差错,学校都有权利直接将之无情解聘,可以说毫无保障可言,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非编教师的一席之地,我国任何一步法律上都找不到对于非编教师的保护,因为没有入编,所以你的教师身份没有得到国家认可!再者、非编教师和编制教师差距悬殊,这也是很多非编教师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弄到编制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