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么样的人能在深圳拿年薪20万以上呢。百里挑一推导下来,年薪达到30万的人约902万人,再加上部分隐藏富豪(例如只收租不纳税的群体),估计1000万人左右,在深圳拿年薪20万是什么水平呢,在深圳大概40%的人年薪是10万以下的,如文员、服务员、工厂打工人士等。
1、深圳月薪过万的人有多少?
一说起深圳,大家都知道是高薪城市,似乎万元月薪在这里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水平。的确,深圳的薪资待遇在全国是一流水准,月薪万元的占比居全国前三,但是这座万元月薪满大街都是的城市,到手月薪不足六千元的占比近七成,而之所以高薪族多,是因为深圳高端企业多、高端人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的现状。比如普通城市月薪三四千的最常见,万元的也不少,但比例大约只有100:1,月薪3万以上的2000:1都不到,
而深圳虽然月薪不足六千的近70%,可万元级别的高达到近20%,月薪3万以上的占比高达2%,这这意味万元月薪的比例是普通城市的20倍,3万月薪的占比是普通城市的400倍都不止。于是就出现了断崖式薪资差别的情况,就是说四五千的是基层,一万的也是基层,一万的都不相信我这薪资都基层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四五千的?那当然就是行业不同所导致的,就像软件行业基层怎么可能和文案基层一个待遇?不论服不服,多个统计机构的统计结果也都是如此,月薪万元占比2成已经是往多了说,别把高薪城市的现状当成神话,更不要总拿“我身边都XXX月薪”,每个人的朋友圈不同,你月薪一万多,朋友圈和同事大多也都这个水平,这是由你所处行业和所在环境所决定的,
2、在深圳,月薪三万算多吗?有多少人可以达到呢?
深圳并非遍地都是钱。月薪3万年入36万,已超过当今中国90%以上的人口了,去年全体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仅为3万左右,五等份高收入组别也仅有7.2万。可见36万的年收入在全国层面来看,已是处于高收入阶层了,那么在深圳,月入三万能达到什么水平呢?据深圳市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全市从业人员1050万,其中各行各业有单位的在岗职工约467万,其余583万分布在私营个体企业。
而有单位的在岗职工这一年发放的工资总计为5237亿元,相当于这一年所有城镇单位(包括政府部门、外资、事业单位、股份公司等)职工年入11.2万元,可见36万元即使在高收入群体中也属于拔尖的那一批。再来看看人才市场给出的工资调查报告,平均工资水平在5199元,其中超过4成的人集中在3000-6000元区间。
而这个群体又以关外流水线产业工人为主,人数高达400多万,15000-20000的更是仅占3.2%,那么30000以上的可想而知,人数将更少。以2%为例,1050万(就业人口)*2%(月薪三万的占比)=21万人,看起来似乎挺多,但相对于1300多万人的深圳,却又少得可怜。另外可以映证的是腾讯金融去年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其中显示,工作十年月薪上万的都不足三成,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五座城市就业人员月薪主要集中在5000至8000元区间,该区间人数占该城受访者总数比例分别为28.59%、24.32%、29.57%、29%以及33.68%;以深圳为例,月薪过万的仅有26.9%,那么月薪三万的呢?只能是更少。除了从事经营的私营业主,个体户,公司高管等,月薪三万在深圳已是普通人难以接触到的水平,
3、为什么年薪30万,是大多数人的天花板?
对于很多人来说,30万年薪,在一线大城市足以吃穿无忧,但是住行依然尴尬,买个房子更加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之前也和一些朋友讨论过,大家都说,年薪30万是一个多数人无法逾越的天花板,年薪50万、年薪100万又是两道大的天花板,而年薪1000万,更是相当难突破的境界,可是这种现象到底是为什么,又应该如何破解呢?职场人在35岁后,个人增量价值很难再有突破很多人从毕业到工作,都是在一堆琐事当中,没有选择、没有目的、没有积累地走到35岁,整天被事情带着走、被领导逼着拖着往前走,虽然你的工作已经到了熟手的最高级,但同时也突然到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阶段:前有竞争者盯着你上位,后有95后,甚至00后这些后浪准备把你拍死在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