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韩国人的第二故乡,当你行走在香港中路上,随便一个人很可能就是韩国人或者日本人。根据我的了解,韩国人在青岛大约有十五万人,所办企业有九千多家,这么多韩国人扎堆来青,无非是看中了青岛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对于短期居住境外人,全部到指定宾馆入住,有固定住所的,居家观察14天,居住的在那个区域的境外人,全部有居住地派车接送,以确保青岛的疫情防控不出任何问题。
1、青岛有多少韩国人,韩国人大量来青岛会影响青岛的疫情吗?
青岛是韩国人的第二故乡,当你行走在香港中路上,随便一个人很可能就是韩国人或者日本人。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韩国人来青岛投资办企业,让青岛一度成为韩国人的天下,根据我的了解,韩国人在青岛大约有十五万人,所办企业有九千多家,这么多韩国人扎堆来青,无非是看中了青岛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那么现在面对疫情,越来越多韩国人再次涌入青岛,会不会影响青岛的疫情呢?回答是,只要防控得力,不会影响,但形势很严峻,
青岛的本地人没有肺炎疫情,后来的感染者都是输入性病例,韩国现在是疫情严重地区,这么多韩国人来青,不排除是到青岛来避难的。由于青岛和韩国的经贸往来非常密切,又不能制止韩国人来青,这就为青岛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都知道肺炎疫情的潜伏期很长,很多刚感染的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大量的韩国人进入青岛,让青岛再次充满了危机感,
真对复杂情况,青岛当地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严格检查进入青岛口岸的境外人员,严格登记个人信息,稍有症状,严谨入青,需要观察隔离的,一律观察隔离。对于短期居住境外人,全部到指定宾馆入住,有固定住所的,居家观察14天,居住的在那个区域的境外人,全部有居住地派车接送,以确保青岛的疫情防控不出任何问题,董青岛供稿。
2、青岛为什么很多人说市内四区?
本人六十几岁的人,在小时候常常听到老人们讲的就是市南,市北、台东、四方、为市内四区,沧口区就属市内外围了,沧口大桥算界,李村属市村郊,东面以辛家庄和麦岛为市内边区,往东属崂山地界,偏东浮山后当时也属市郊,西南有湖岛子和沙岭庄为渔村市郊,北面过了小白干路至火化场以内为市区郊界吧。在当时确有这么一说,都是过去史了,
3、青岛为什么很多地方都没有多少人的感觉?
青岛为什么感觉人少?而且感觉越来越少?很恭喜,你的感觉是没毛病的。罪魁祸首在哪里?四个字:三湾三城,“三湾三城”“拥湾发展”大计划,对青岛市人口的稀释,以及有意识的将新入青岛市的人口、新增加的就业机会导入西海岸、城阳、红岛、即墨等处落地,才是目前青岛市人口越来越少的感觉的症结所在。,一句话,青岛的人少了,城阳和黄岛的人多了,仅此而已。
解释起来也很简单,由于东部城区(青岛)的发展成熟度要远高于西岸城区(黄岛)和北岸城区(红岛),因此为了实现“三湾三城”,青岛在近10年以及未来10-20年的发展主力,都会放到西岸城区和北岸城区,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投资都将放到这两个地方,而现有的主城区,也就是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四地,按照规划来看,获得资源倾斜将比较有限,后面可见的时间里。
将没有什么太大手笔规划,加上青岛本来就不是一个中心辐射型城市,不像人民广场之于上海、故宫之于北京、钟楼之于西安或天府广场之于成都那样,有一个绝对的公认的城市“中心点”——你说五四广场的话,五四广场建成迄今刚刚20年,再之前在传统老青岛眼里都是“郊区”。之前很多售楼处炒作的市政府北迁计划,虽然被辟谣为假,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如果市政府真的北迁了,那整个市南区就再也配不上“市中心”一说,
所以,青岛的人口涌入有明显的区域化、集团化、地域化特征。主力建设哪里,人口就涌入哪里,之前的老城区,并不像很多城市那样会出现人口回流,而是会随着新城区的发展,一步步凉掉,最后变成文艺青年“打卡休闲”的历史建筑,是它们最终的归宿,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老西镇、老四方、老台东这样的传统青岛老城区,基本都已经是半个养老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