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5年人口净流出超过106万,山东为何留不住人。思想僵化,观念陈旧,不去盘活用人机制,充分调动人的潜能和积极性,爱惜人才,关照人才,不去撕破篱笆,不换思想就换人,把占着茅坑不拉屎人请出去,把有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人请进来,山东企业很多,但企业具体情况大家心知肚明。
1、山东是不是全国流出人才最多的省,为什么?
我是山东人,也是一名南京某211在读大学生。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在外大学生关于山东现状的想法:1、山东每年有60万考生,虽多半考生会留在省内,但大多数考生只会就读专科、技校类学校,更重要的是,因省内重点高校无论数量还是分数线都是拦路虎,迫使大多数高智商人才(我不认为分数高可以决定智商,但也八九不离十吧)选择出省,这是其一。
2、山东企业很多,但企业具体情况大家心知肚明,我询问过很多山东学弟学妹是否选择回家,然而除了青岛和济南的几个以外几乎很少有人选择回去。很大部分原因源于没有诸如BAT之类高水平知名公司,真正的高技术人才无处可去,但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山东企业工资水平,这是其二。3、我从小便被传输长大要当官做官的思想,而多半我认识的在山东读大学的学生,十有八九会去选择考公务员(这些问题其他省也有,但是远远不如山东严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抱得住铁饭碗,而我是真的真的不想去考公务员,但是没有办法。
这是否折射又折射了一些问题,这是其三,4、我想过回家,但是家乡当地总是会有这种言论:不要留在***(我家乡),只有混不下去的人才会回来。我也问过其他地区的朋友,回答也差不太多,这也迫使很多人不想回去,更何况我的家乡真的没有什么很好公司可以跟我专业接口。还有很多诸如收入与房价不对等,外省嘲讽山东为工农大省等等问题不再做说明,
2、5年人口净流出超89万,山东为何留不住人?
山东5年人口净流出超过106万,山东为何留不住人?这个问题提的好,我的理解和回答是,山东的用人机制有问题,思想固化,观念陈旧,机制不活,官本位思想很深蒂固,开放程度低,思路不活,格局不高,导致人才流失居高不下,再不清醒,及时调整思路,搞活用人机制,山东就是下一个东三省。有人说,山东受儒教文化影响,受制于儒教思想固化,我不认可这个说辞,用人机制是人为操作的,而非是儒教文化约束,
问题的关键是人,而不是某个文化约束问题。思想僵化,观念陈旧,不去盘活用人机制,充分调动人的潜能和积极性,爱惜人才,关照人才,不去撕破篱笆,不换思想就换人,把占着茅坑不拉屎人请出去,把有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人请进来,突破用人篱笆,盘活用人机制,落实用人机制和实施好用人措施。山东人至今还在瞅着编制和行政等级,
人才流失每年以20多万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速度。况且流失的不是打工者,而是有学历有本事的人才,山东老是以全国第三的位次而骄傲,第三和第二GDP距离是量级的不小。虽然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剩有骨骼坍塌后还不如马,以医疗单位为例,县级市医院,想招聘到部属级医学院本科毕业生源已经困难重重,没有好的人才,哪来的好的诊疗水平。
3、去山东的浙江人都是老板,去浙江的山东人都是人才,你怎么看?
浙江人温顺,即使吵架了,也不会动手的,以和为贵,所以浙江人到哪里都有浙商和商会组织,抱团形成力量,浙江人头脑灵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寻找机会,圈子里找不到就跳出来,到外面找,找到自己的事业和人际关系网,很少给别人打工的。温州人很典型,你在全国各地,找不到温州人给别人打工的,不是他们要面子,而是给别人打工就不是他们的出发点,哪怕从卖眼镜开始,也要找出发展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