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学招聘辅导员,是因为辅导员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职业。21年我们学校招聘辅导员的时候,就将应届毕硕士毕业生报考辅导员岗位和已经有工作经验的但是没有编制的辅导员分开来进行考试,到民办高校担任辅导员,有了实际经验之后再去考公办高校的辅导员岗位是有优势的。
1、为什么很多大学都在招辅导员?
很多大学招聘辅导员,是因为辅导员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职业。原因又在于两方面,一是辅导员要求高,基本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二是辅导员工作不轻松,但是在高校里待遇并不算高,按照规定,高校应该以1:200的人数比例配备辅导员,这些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很多高校往往达不到这个要求,但随着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辅导员的作用越发重要,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重视辅导员工作。
辅导员人数的缺口正在慢慢补齐,对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辅导员不仅担任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兼顾着日常的管理服务工作,可以说只要跟学生有关的事情,辅导员都要参与,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很多对辅导员的定位一直不是特别清晰,本来主要任务是育人和第二课堂建设,结果慢慢就变成了行政事务人员,但是又还担着思政教育的重任,
责任重大,但精力却很有限,所以很多时候辅导员工作会感觉比较累。近几年来,不少高校都在想办法改善和提高辅导员待遇,比如说提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甚至专家化,允许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倡中层干部提拔必须要有基层辅导员经历,允许辅导员转岗轮岗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辅导员的出路问题,但辅导员本身在高校里却很尴尬,身份地位待遇皆不如老师教授等,当然学位学识和能力也不如,较之一般的行政事务人员又更操心,出路和上升通道也有可能不如,学校对辅导员的要求却可能更高,因为面对200和学生,实际担的责任也更重。
所以辅导员队伍中女老师的比例明显高于男老师,就在于这项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前段时间武汉大学发布招聘应届毕业生当辅导员的公告,税前年薪18万元,引起了不少高校辅导员的羡慕,说明很多高校辅导员的工资水平是达不到的,但这个工资水平高校的其他老师来说,又显得低了些。辅导员岗位更喜欢应届毕业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做这份工作有很多局限,比如有的高校要求辅导员驻楼,24小时开机待命,随时处理学生问题等,当成家立业,拖家带口后对此就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如果学校没有好的政策,转岗或者转行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2、没有考上公办学校的辅导员,应聘上了民办大学的辅导员,建议去吗?在民办大学当辅导员有时间考编吗?
这个你就不要纠结了。既然公办高校没有考上,到民办高校做辅导员也是不错的,基本上差不多,也是好歹也是一碗饭,先生存下来再说。其实你不知道,虽然教育部下了文件,要三年内也就是到2022年底全部解决公办高校辅导员的编制,但是执行起来是有点困难,主要是因为各个地方编制很紧张,每一个高校每年都要引进不少博士担任专任教师,博士属于高级人才,流动性很强,没有编制是留不住这些博士的。
公办高校每年也要招聘一些硕士研究生担任辅导员工作,但是给予的身份通常是人事代理,有时候是人事派遣,正因为有教育部的这个文件,让很多公办高校的辅导员充满了想象。过去没有这个文件也就拉倒了,只要有一份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还有提拔的机会,但是能够有编制,谁不想呢?再加上这两年疫情期间稳定的编制内工作保证了正常的生活质量。
所以很多高校把每年争取到的编制,首先用于稳定博士队伍,很少或者基本就没有考虑硕士的感受,有的高校甚至还想出了备案制的方法,明确只要不离开学校,享受有编制的待遇。关键在于一个人过了35周岁以后,除非继续读博士,不然的话无处可去无处可考,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样,辅导员没有编制,待遇基本上是一样的,甚至民办学校比公办学校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