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错版币是真币,不是假币,出现错版币的几率很低,所以成为炒作的热点,比较突出的错版币价格炒得非常高,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收藏就是乐趣,喜欢欣赏的人不在少数。错版币没有一个具体标准,认为与正常纸币有比较大的不同或印刷与裁剪造成的失误为错版币。
1、错版币和错体币应该怎么区分?
错版币是模具设计出现了错误,错体币是在人民币成品印刷时形成的失误而在某一点出现了非正常的错误。造币厂将这些印刷出现的失误称之为残次品,由分检验收人员精心分检出来,进行登记,打包,封梱,由押运人员和当日分检员,值班领导,一起送往残次币储存仓库,统一打空,登记,盖章后方可入库存放,全程有专职摄像,可以说任何一条裁切下来的边角料也不允许流出厂外,对于每天的领钞纸与所出的成品币,产生的废弃次品币的数量进行核对,清点,
所以说在这十几道的层层检查当中,理论上是无差错币流入市场,流出的概率接近了千万分之一,真是少之又少。收藏市场讲究的就是物依稀为贵,由其是这种法定的流通货币,每一张错体币所发生的部位不同,它自身所含的信息也不同,在错体币上他所含的信息量越大,那么它的价值就越高,错体币的出现概率低,数量就很稀少,所以它的收藏群体也就很小,做为这种高端的收藏,不是一般普通收藏者能参于的品种,可以说真正见过错体币的藏家也位数不多,真正的收藏到错体币的藏家也不可能将如此珍稀的藏品拿到市场去滴,今天有幸回答了这个问题,那我就向大家分享几张我珍藏二十多年的错体币,不到之处望指正。
2、错版币是如何鉴定的?下面这张算吗?
错版币需要鉴定吗?错版币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应该是设计制版错误导致的被造币厂大批量印制铸造生产出来的钱币,比如香港渣打银行‘六指错钞’,像‘六指错钞’这样的钱币还需要找人来鉴定吗?只要钱币是真的,版式年号没问题,那么如‘六指错钞’这样的错版币根本就不需要去找人来鉴定的,如你题目下面的图片里,这张人民币第五套1999版年号一百元面值流通纸币,人物头像里多出了一些墨点(如你说的人物像中多出一颗痣)。
这是设计制版的错误所导致的问题吗?肯定不是的,这只能是印制过程中漏墨,或者纸币投放市场后被人为改造所导致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张纸币人物像里多出了一些墨点,但都肯定不会是设计制版的原因,也就不可能会是错版币了。印制生产中出现失误导致的瑕疵币只能叫做错体币,而不是错版币,毕竟不是版式或印版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
如果你这张纸币是印制过程中失误的原因,那么可以叫做错印币或者错体币,问题不大并且是在合格范围内允许的叫做瑕疵币更好一些;但若是纸币出厂后被认为改造的话,那就以上各种都不是了,而是违法行为,人为改造流通人民币是违法的。错版币是如何鉴定的?个人认为真正的错版币只需要鉴定真伪就可以了,因为错版币很少出现,一出现都是大批量的,因为是设计制版错误的原因,造币厂要么不印制铸造,一旦印制铸造并且投放市场,那都是起码数十万张为基础的。
你想一下,如果印版和模具都错了,那么印制铸造出来的钱币会是多么大的数量,比如上面说的香港‘六指错钞’,只要钱币是真的,你还需要拿去鉴定吗?另外,目前人民币流通纸币和流通硬币里还没有公认的,且无可辩驳的错版币。早期人民币‘贰’字两横问题,其实很简单,那时候汉字书写方式就是那样的,你不能用现在人的眼光去看前人,就像繁体字现在还简化了呢,我们不能因此就指责古人没文化净写错别字吧?1999版无面值单位拼音‘yuan’,建国钞和千禧龙钞还没有‘yuan’呢?看看人民币前三套流通纸币,有几个品种带面值拼音的?最后,你题目下面的图片里这张人民币第五套1999版年号一百元面值流通纸币,人物像中多出一个墨点(或者如你说的多出一颗痣),算不算错版币?个人认为肯定不是错版币,因为不是设计制版原因所导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