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 > 南宁市 > 山歌节,广西河池铜鼓山歌节2013年在哪个县举行

山歌节,广西河池铜鼓山歌节2013年在哪个县举行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2 16:23:52 编辑:南宁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广西河池铜鼓山歌节2013年在哪个县举行

凤山县

广西河池铜鼓山歌节2013年在哪个县举行

2,农历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山歌会

农历三月三是广西省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山歌会。农历三月三对于这些少数民族来说,是比较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在这一天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便是对唱山歌,多以男女对唱传统情歌为主,故而称为山歌会。壮族:堪比新年的盛大节日。三月三于壮族人民而言,重要程度丝毫不逊于春节。每当这一天到来,家家户户不仅要准备五色糯饭和染彩色蛋来庆祝节日,更要搭建歌棚、吸引方圆几十里地的青年男女们来参加歌会,他们以歌会友,互相抛彩蛋和绣球,希望觅得有缘之人,周围沾满了前来助兴的老人和孩子,商贩云集,盛大的歌会往往会持续两至三天。苗族:劳作之中用歌声萌生爱意。苗族将三月三这天又称为“挑葱节”,勤劳的苗族青年们会在这一天相聚于山坡之上,一边挑葱,一边吟唱着山歌,依次为契机寻找有缘之人,苗歌悠扬婉转飘荡于山坡之上,穿梭于笑靥似繁花的苗族青年男女之间。瑶族:用歌声消去一身疲惫。瑶族人民的三月三又称为“干巴节”,这一天瑶族传统习俗包括打油茶和唱山歌。而苗族男人更是会提前一周上山打猎、捕鱼捞虾,烤成各种肉干带回家作为节日食物。相传是曾有一位神仙不忍看瑶族人辛苦劳作,便在人们的扁担和背篓上加了一条绳子,减轻了人们的负担,又教瑶人唱山歌,消除了人们的疲劳。自此瑶人为了感激神仙,将遇到神仙的这一天定位山歌节。相比农历七月初七,三月三其实更像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这一天青年男女们互相表达爱意,以歌声传播爱的情愫,尤其对于我国广西省的少数民族来说,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也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农历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山歌会

3,广西唱山歌节是什么时候

武鸣 农历的三月三
农历的三月三..

广西唱山歌节是什么时候

4,除了糯米饭和唱山歌我们还能为三月三做些什么呢百度知

我相信大家对三月三这个节日并不陌生。三月三又叫上巳节,它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三月三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例如,包五色糯米饭、唱山歌等,那么除了这些我们还能为三月三做些什么呢?首先,三月三还可以演绎民间故事。我国拥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应运而生了许多传奇故事,这些故事是我们的珍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民间故事已经不再流传,甚至有一些民间故事已经被大家忘之脑后。在三月三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可以演绎民间故事,例如《白鸟衣》、《妈勒访天边》等,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大家重新认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民间故事流传下去。其次,三月三可以抢花炮。一些人可能对抢花炮这项活动并不了解,花炮并不是炮竹,它是一个铁质的圆环,直径大约5厘米左右,外面用红色的绸带缠绕。这项运动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每一支队伍有8名成员组成,通过一系列技巧将花炮放入对方炮台就可以得分。通过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增进朋友之间的友情,百利而无一害。第三,三月三还可以寻找伴侣。找合适的人共度一生是人生中的大事,许多人至今依然单身,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是缺少认识朋友的媒介,三月三就可以充当这个媒介。三月三这天单身女生可以通过绣球传情,绣球是爱情的象征,姑娘对哪一个小伙子有好感,就可以把手中的绣球赠给这个小伙子,小伙子又将手帕之类的东西回赠,那么这两个人就可以成为有缘人。第四,三月三可以体验不同民族的不同风情。西南地区的许多民族都会过三月三,而且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并不相同,他们举行的风俗活动也不相同。这个节日为体验其他民族的风俗活动提供了机会,在这天,不同的民族可以体验不同的风俗,这样既可以弘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5,对唱山歌是什么节

福建畲族每年农历九月九的目连山歌会。广西壮族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民歌节,俗称歌圩。

6,广西民族节日三月三一般会有什么活动

坐标广西梧州,三月三放假,但是在活动上,倒是不多,或许是因为汉族比较多的关系。但是有些节日以外的习俗,还是有的。一、茶园山歌。在广西梧州,就有一个地域的茶——六堡镇的六堡茶,而在这个镇的周边,也有各种的茶园,在三月三前后,正是第二茬的春茶采摘的时候,基本上茶山上都是人。在采茶的时候,就有山歌的对唱,在老一辈带着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人都会。当然,在服装上,却是很少少数民族的采茶风的,因为大部分都是汉族,偶然有些苗家服饰,也仅仅只是景点需要而已。然而,山歌是没有民族边界的,不管是什么民族的人,在采茶的时候都会有几个人吼一嗓子,带起来之后,就整片都唱了起来。三月三在广西本身就是“山歌节”,在这一天的时候,茶园里唱得更欢了。二、舞狮。梧州人对舞狮有谜之执着,只要是较为盛大的节日,都会有舞狮的活动,像三月初三,同样有这样的节日。虽然说,在三月三的舞狮远没有像过年那样挨家挨户的舞,但是在比较大的广场、公园,都是有舞狮的。像在梧州龙圩的苍海湖附近,就有三月三的舞狮活动,这个地方是离高铁站最近的梧州景点,没有之一。所以外地游客会选择在那附近游玩,在三月三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有舞狮的活动。只不过,在三月三的舞狮其实要比过年时候要高难度,因为过年的时候,温度是比较低的,最高也就20多度,但是三月三就不一样,在梧州,这个时候温度已经直逼30了,这种天气户外舞狮,看的人都分分钟得提防中暑,就更不要说舞的人了。三、杀鸡、吃“乌米饭”。广西除了七月半的鸭子之外,其它的节日都杀鸡。所以在三月三的这个节日,杀鸡是比较正常的,谁叫广西人无鸡不成宴呢?杀鸡算比较寻常,比较有特色的,就是“乌米饭”了,梧州三月三跟壮家的五彩糯米饭不同,我们没有那么执着的去寻着每一色的材料,而是只选择最寻常的枫叶,做的“乌米饭”。说正经话,在口感上有些外地来的,不一定能吃得惯,不过倒是有不一样的风味。而乌米饭在三月三这样的节日,也只有部分农村人会有此讲究了,在已经搬出城里的人里面,基本上已经把这一个风俗给去掉,除了杀鸡之外,跟其它的也没啥区别了。总的来说,广西的三月三在不同的城市都是不同的,在梧州这个水城,它的风俗就是上述所说的活动,因为这个节日是农忙时期,是不会太热闹的。

7,如何在学校宣传三月三山歌节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告诉他们 讲三月三歌节 壮族传统节日。亦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为弘扬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了“三月三”歌节活动,全广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宁,全国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也前来观光,盛况空前。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 O(∩_∩)O谢谢

8,农历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山歌会

农历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山歌会。三月三歌会,一是按照民族传统,男女公开对唱,唱白调,从三月三日起至九月九日止,三月三日是白族男女在一年中可以尽情歌唱的一天,二是保和寺内送子娘娘和太子塑像香火兴旺,前来赶会的妇女中不少人怀有求子的愿望,老年妇女多为还愿而来,中青年则为对歌、听歌或者寻找知音而来。农历三月三对于这些少数民族来说,是比较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在这一天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便是对唱山歌,多以男女对唱传统情歌为主,故而称为山歌会。不同民族的三月三对歌习俗:1、壮族壮族把此日叫作歌节,为了纪念歌王刘三姐又称为歌仙会。有人说,古代有一对情人, 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也有人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彩糯米和彩蛋。采集红兰草、黄米花、枫叶、紫粉藤,浸泡在这些植物的汁液中,制成红、黄、黑、紫、白糯米。传说这种食物是仙女们称赞后流传下来的,有人说是送给歌唱家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食物,人就富足健康了。2、侗族侗族三月初三晚上,是欢乐之夜。男女同胞,各有所好,各得其所。当晚,三五个姑娘一组,在一家木楼上唱歌,这些姑娘的情郎又三五结伴,来到这家楼前同情妹们对唱情歌。但有板壁作界,情郎不得进屋,感情纯真.这里的侗族有一种习惯,不是三月三,青年们只能在山上悄悄地唱歌;只有三月初一至初三才能在寨子里唱歌,因此把这三天叫作"大众三天”。男女青年们非常珍惜这三天,他们唱道:“三月三, 金花银花开满山,满山开,大家都来这团玩。据侗族传说,在古代,侗族的原籍地总是以桐树开花为移栽节。但是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所以他们错过了农耕季节,所以他们不得不逃到保靖。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人们每到三月三就会唱芦笙,走亲访友,互相提醒农忙。节日多,侗族群众举行焰火、斗牛、斗马、决斗歌、踩堂等活动,又称“焰火节”。3、瑶族用歌声消去一身疲惫。 瑶族人民的三月三又称为“干巴节”,这-天瑶族传统习俗包括打油茶和唱山歌。而苗族男人更是会提前一-周上山打猎、捕鱼捞虾,烤成各种肉干带回家作为节日食物。相传是曾有一位神仙不忍看瑶族人辛苦劳作,便在人们的扁担和背篓上加了一条绳子,减轻了人们的负担, 又教瑶人唱山歌,消除了人们的疲劳。自此瑶人为了感激神仙,将遇到神仙的这天定位山歌节。节日期间,人们杀猪祭祀公社和山神,吃黄糯米。每个村庄有三四天没有联系。瑶族把三月三定为“干巴节”,这是一个集体渔猎的节日。他们把野生动物和鱼分给每家每户,分享收获的喜悦。然后他们聚集在广场上唱歌跳舞庆祝节日。4、畲族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三前后,畲民聚集的地方张灯结彩,旗蟠飘扬,鞭炮震天,身着节日盛装的畲族人民从大村小寨潮水般拥来,山歌对唱、祭祀舞蹈、民俗表演、体育竞技等活动热闹月卜凡。三月三是谷米的生日。家家户户都吃黑米。据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起义军抗击政府军的围剿。他用吴仁国充饥,获得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三月三,他成功突围,连战胜利。

9,客家人有哪些民族特色的节日

客家不算是民族,但其风俗独特。 客家山歌:流传千载的天籁之音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是祖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流畅自然,文采内涵,耐人寻味。 客家山歌用客家话唱,基本是四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又富于变化,同是客家山歌而同中有异,如梅城山歌、松口山歌、石马山歌,腔调不同,仅梅州就有100多种腔调,但都是曲调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十分动听;演唱艺术上继承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直叙、比喻、双关、歇后、夸张、叠字等手法;种类和体裁上有山歌号子、爱情山歌、抒情山歌、尾驳尾、虚玄歌、逞歌、猜调等;唱的形式有独唱、对唱、表演唱等。 千百年来,客家人用它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和鼓舞斗志,用它来交流感情,联络友情,娱乐身 山歌节盛况 心,如:“山歌紧唱心紧开,井水紧打紧有来,唱到青山团团转,唱到莲花朵朵开。”但是,旧封建时唱山歌层层受禁,只在山林田间唱,从50年代起才发展到大庭广众中唱,唱到北京及至海外。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中心,客家山歌流行,素称“山歌之乡”,哺育出许多著名山歌手,先日有刘三妹,刁嫂子等,现代有余耀南、汤明哲、陈贤英等。“东教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逞歌才。山歌好比梅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

10,瑶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瑶族的特点和风俗

导读:瑶族一个少数民族,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也算是古老的民族之一,瑶族大都分布在华南地区,居民都很是长寿,所以瑶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那么,瑶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瑶族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瑶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瑶族的传统节日有山歌节、歌堂节、晒衣节、干巴节、盘王节、牛节、达努节、成人礼、讨寮皈节、讨念拜。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一个山居民族,其村落一般建在山顶、半山腰和山脚溪畔。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古籍中就有瑶人男女蓄发,盘结头顶,名为“椎髻”的记载。 耍歌堂节 “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是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瑶族自治县瑶族人民的隆重节日“耍歌堂”是瑶语译音,意为庆丰收。也是青年男女对歌觅友的节日。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金秋季节,十月十六日左右,历时三天、九天不等。 当节日到来之前,各家各户都得事先通知远近的亲友前来观光。节日到来时,各村寨的人们抬着祖公的牌位从庙中抬出来巡游、拜祭,他们带着新收获的包谷、红薯和糍粑、米酒、山果等物品,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汇集于事先选好的耍歌堂(地势平坦的村寨),炮响为号,吹响牛角曲。 蓄发盘髻、头包红布、插着美丽羽毛的英俊瑶族小伙,在锣鼓声中跳起刚健欢乐的长鼓舞。身着绣有绚丽花朵、纷飞彩蝶、秀丽山河、漂浮彩云的瑶族姑娘翩翩起舞,选择意中人。参加唱歌的青年,有时达八、九十对。小伙子唱歌一支又一支,姑娘们仔细地打量着唱歌的小伙子,暗暗地选择心爱的人。小伙子们也尽情地唱,求得姑娘的欢心,白天在歌堂上认识后,晚上便可独自向姑娘们唱歌求爱。在山坡上、树荫下,通过对歌互诉爱慕之情。其他人或是开怀畅饮、高谈阔论,或是高唱瑶歌、极目远眺,场面十分热闹。 节日期间,每户人家做二十至三十斤的糯米糍粑,招待亲戚朋友。每户还出若干水酒(七斤左右),供人们任意饮用。“耍歌堂”场上,放置众人提供的米酒,任人饮用。 晒衣节 每年旧历六月六,广西桂平县的盘瑶要隆重地欢庆一年一度的晒衣节。节日的早上,各家各户的老者指挥年轻人有秩序地把箱子、柜子及衣服、鞋子等搬到房外晒谷坪,摊开在竹垫上或挂在竹竿上,等候烈日曝晒,整个寨子色彩斑斓,成了衣物的“海洋”。晒到三四个小时后再把衣物等放回原处。到了傍晚,全寨人站在晒谷坪上,对着西沉的太阳频频招手,表示对太阳的感激和崇敬。“晒衣节”家家户户要宰鸡杀鸭欢庆,别有情趣。 干巴节 干巴节,是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一带蓝靛瑶人(瑶族支系)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他们从农历二月下旬便开始忙碌起来。大家首先商定节日这天是上山打猎还是下河捕鱼,然后再分头准备。决定上山打猎的人们就着手烧木炭、修枪、舂火药、打码子;准备下河捕鱼的人们也各置器物。各家各户都用最好的糯米酿制米酒,准备欢度“干巴节”。 节日那天,上山围猎的成年男子,手持弓弩、火枪,带上粑粑于破晓时踏上征途。获得野味,大家共享,若是获不到猎物,便会被人取笑。尤其是“门胞”(小伙子)要被“门煞”(姑娘)所轻视。因此,上山的“门胞”总是千方百计满载而归。下河捕鱼虾的人们也照此办理。老人、妇女则留守,忙于准备年饭,烧鸡鸭,煮五颜六色糯米饭,春粑粑,各美酒。 傍晚,人们回到寨中,互相串门,互相祝贺。大家取出香甜的米酒,吃着香喷喷的糯米花饭,将当天猎取的野味和鱼,美美地饱餐一顿。不能吃完的,留下一部分,挂在火塘边上,烤成干巴,留着以后招待客人。晚上,当夜幕笼罩着山寨的时候,男女老幼经过一天的劳碌奔波,都围坐在火塘边,唱起动人的瑶歌。饭后,大家聚于广场,男的敲铜鼓,女的舞蹁跹。人们尽情享受劳动之余的欢乐,预祝丰收,欢度佳节。 月半节 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的重要节日(相当于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锣鼓声和欢笑声。从初十开始,各家各户都摆上鱼、肉、酒等,欢度节日或祭祀祖宗,十五是节日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晚上,这个晚上,家家户户都做出最好、最丰盛的饭菜,主宾欢聚一堂,互祝家庭和睦,老小健康,五谷丰登。晚饭后,姑娘、小伙子身着节日盛装,对歌跳舞,直到鸡鸣晨晓,人们才进入梦乡。 瑶族的特点和风俗 1、瑶族的婚俗 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都是适龄男女必说之事。中国传统,女方嫁给男方,生的子嗣岁随父亲姓,这也成为千百年不变的规定。但在我国少数民族当中,嫁郎嫁女都有一个样的说法。 2、爬楼 茶山瑶年轻人“爬楼”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在婚嫁上基本保持着传统习俗。 这里生活在大瑶山的茶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意即住在山上的人。茶山瑶的小伙子为了寻求爱情,至今流行着的“爬楼”风俗,独具民族风情。茶山瑶村落一般依山傍水,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为两层木楼。 门面和吊楼部分,雕龙刻凤,涂油抹彩,好似一顶花轿悬挂山中。清静的吊楼是成年姑娘社交活动的场所。走进吊楼楼的大门,便会发现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在婚嫁上基本保持着传统习俗。这里生活在大瑶山的茶山瑶。 3、嫁女又嫁郎 瑶族自治县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境内因汇聚着盘瑶、花蓝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等5个支系的瑶族而被称为“世界瑶族之乡”。 已故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支系较多,民俗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热点,其中就有瑶族。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 瑶族群众在生活中形成了深厚质朴、绚丽多彩的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瑶家婚嫁礼仪,涵盖了瑶族丰富。盘瑶婚期大多在秋收之后,春节之前,分“嫁女”和“嫁郎”两种。举行正式婚礼之前,必须经过择偶、提亲、订婚等过程。 婚宴“正酒”三餐,“偏酒”(早餐、宵夜)六餐。第四日早上亲客告辞,男家各送一份“奶头礼”(亦谓小源礼),即:送岳父母猪腿各八至九公斤,其它猪肉四到五公斤。第四或第五天,夫妻回门住一宿,同回后方圆房。 4、瑶族的宗教信仰 瑶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些地区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或图腾崇拜占有一定地位;有些地区则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道教对瑶族影响很大,凡属丧葬一套祭祀仪式,基本上按道教法旨进行,只是其中掺杂了一些民族原始宗教的内容。 5、舞蹈 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长鼓舞主要流行于盘瑶支系的瑶族地区。

11,农历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山歌会

农历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白族等民族的山歌会。三月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为多个民族的特色节日,在节日中最常见的就是男女情歌对唱,因此也叫做三月三歌会。三月三歌会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歌会,一是按照民族传统,男女公开对唱,唱白调,从三月三日起至九月九日止。三月三日是白族男女在一年中可以尽情歌唱的第一天;二是保和寺内送子娘娘和太子塑像香火兴旺,前来赶会的妇女中不少人怀有求子的愿望,老年妇女多为还愿而来,中青年则为对歌、听歌或者寻找知音而来。三月三的这一天,大理坝子各村的白族人云集保和寺,白天一群群、一伙伙的对歌,黄昏之后,对歌进入高潮。对对情侣在寺内或村间低吟浅唱,曲调悠扬。每到歌节时,壮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各成一方,歌手们站在台上,按照一定的程式和唱法,互相对唱山歌。山歌大多是以猜谜、盘问的形势,现编现唱,最后还要唱分别歌。歌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小的歌节有一、二千人,大的歌节可达数万人之多。在歌节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节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节,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节。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侗家传说,古时他们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了。侗族多于三月三这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故亦称“花炮节”。瑶族的三月三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人们把这天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每年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狩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且烤成干巴带回家,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4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节日当天,瑶族人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1天,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树林里对歌、玩耍、谈情说爱。布依族“三月三”是布依族在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传统节日,以祭祀社神和给自己祖先扫墓为主要形式,前后持续时间达三十天之久。布依族“三月三”具有宗教文化、感恩文化、枫香文化的内容,每家都做五彩的花米饭来祭祀社神和先祖,通过“扫墓挂青”来感恩自然、祖先和社会,体现民族的团结友爱的精神。

12,写山歌节作文

有一天双休日,我和爸爸到象州玩。这天,人们都穿着盛装,金光闪烁,每个人都欢声笑语,笑逐颜开,兴高采烈地向同一目的地走走去,笑声一下传了很远很远……爸爸告诉我说这是象州县隆重举办的山歌大赛。我也迫不及待地叫爸爸带我去看看。我和爸爸刚走到了比赛的场地,就听到主持人大声叫到:“今天,我们的山歌大赛开始了!”大家听了,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我登上高处,只见人山人海,参加比赛的有青年,有老人,个个精神饱满、兴高采烈。看得出,他们都想一展自己的歌喉。之后,主持有唱到:“象州河水清悠悠,四方歌手会象州;三姐传下山歌种,山歌不断水长流。”歌声刚停,人群中突然挤进了一个圆鼻子、眼睛是一个十字架、嘴巴扁扁的“怪物”。主持人马上用山歌问那“怪物”:“独根木柴怎么烧?独个石头怎样挑?独木架桥怎么过?独生子女怎样教?”只见那“怪物”不假思索地唱到:“独根木柴破开烧,独个石头打烂挑;独木架桥小心过,独生子女耐心教。”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那个“怪物”是一个年轻人打扮成的,他发出细细的声音,每唱一句都点一下头,怪不得大家那么好笑。正在欢喜之中,突然从笑声中传来一阵动听的歌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她扎着小辫,身穿朴素的衣服。小姑娘放开嗓子唱道:“岭对岭来坡对坡,壮家山歌实在多;你唱党的领导好,我唱家乡丰收歌。”“好!”大家一边笑一边赞扬小姑娘。大家都被小姑娘的歌声陶醉了。最后,小姑娘以优美的歌喉夺冠。这次山歌比赛让我大开了眼界,我祝愿家乡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客家山歌”,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国内外客家人的聚居地,属于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中的一种。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客家山歌形式多样。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具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善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用于抒发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谊,抒情叙事,浑然一体,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客家山歌的曲调丰富、旋律优美、唱腔多变。有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社会背景和历史源流。山歌之所以风行于客家地区,首先是因为客家人日常生活与多于山发生关系,在长期的山间劳作中,人们用有音韵的山歌唱出所思所想,比一般语言更能表情达意;其次是因为旧时客家人平时抑制的感情不能获得适当的宣泄,一旦走到山上或原野山谷中,就好像精神突然得到了解放,不免感到心旷神怡,所以会自然地唱起歌来。久而久之,唱山歌自然成了一种大众化的娱乐。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梅州客家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必将吸引更多世人欣赏的目光。
文章TAG:山歌节山歌广西广西河池

最近更新

  • 徐霞客的探险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徐霞客探险的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徐霞客探险的内容《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2,徐霞客的奇事又哪些有一次,他去黄山考察, ......

    南宁市 日期:2023-05-06

  • 怎样写信的格式,亲爱的一封信四个汉字!

    (写在两个空格内)正文(写在顶部空格内)这种称呼或问候(写在两个空格内)在右下角写上你的名字和日期例如:亲爱的XXX:你好,写信of格式:(顶框)亲爱的(或心爱的)XXX:(空白两 ......

    南宁市 日期:2023-05-06

  • 故乡的食物,家乡的美食作文600字南安板鸭

    家乡的美食作文600字南安板鸭我出生在湖北省襄阳市,那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的古城。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家乡的美食——豆腐面。豆腐面十里飘香,走在大街上,一闻到豆腐面的香气就不由 ......

    南宁市 日期:2023-05-06

  • 哪吒的师傅是谁,哪吒的师傅是谁

    本文目录一览1,哪吒的师傅是谁2,哪吒的师傅是谁呢3,封神演义哪吒的师傅又是谁呢4,哪吒的师傅叫什么5,哪吒师傅是谁1,哪吒的师傅是谁哪吒的师傅是太乙真人太乙真人太已真人,{0}2 ......

    南宁市 日期:2023-05-06

  • 李亨,李亨即位为唐肃宗李亨

    李亨最初被封为陕西王,开元十五年(727)迁为忠君,唐玄宗逃往西方,国家一日不能无君,于是李亨即位,2.李亨原本被封为忠君,但直到原太子被废,才被立为皇太子,而李亨和李亨的生母是窦 ......

    南宁市 日期:2023-05-06

  • 阳朔山水甲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1,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什么意思2,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意思3,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是什么意思4,阳朔山水甲桂林前句是什么5,桂林山水甲天下阳 ......

    南宁市 日期:2023-05-06

  • 卢旺达大饭店,卢旺达饭店"改编电影适合人群

    剧情简介1994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和图西族部落之间发生多次冲突,战争持续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卢旺达饭店管理者保罗一直在四处奔走,最终成功解救了饭店中的1000多名图西族和胡 ......

    南宁市 日期:2023-05-06

  • 什么是机械表,什么是机械手表

    什么是机械手表机械表的叫法是相对于电子石英表叫的,指的是一弹簧发条蓄能为动力,以齿轮传动方式运作,指针表示时间的计时钟表,真心再帮你期待采纳,手表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电子手表 ......

    南宁市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