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黄石的包浆是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还得从包浆说起。田黄石的包浆要分两种,一种是自然包浆,还有一种是人为包浆,人为包浆是田黄石(不管是老田黄还是新田黄)在人们的人为作用下产生的包浆,包浆是古玩行业的一个术语,它是一个物件经过长年累月风化后表层形成了一层透明晶体,也可以说是一层氧化膜,使人感觉到这个物件有种沧桑感。
1、紫砂壶的包浆是怎么回事?
今天来说说包浆是什么?包浆是古玩行业的一个术语,它是一个物件经过长年累月风化后表层形成了一层透明晶体,也可以说是一层氧化膜,使人感觉到这个物件有种沧桑感。不单紫砂壶,瓷器铜器锡器等等都会有包浆,所以呢,紫砂壶的包浆不是养出来的,和瓷器花瓶、铜器等等物件一样把它们做为摆件放着自然风化,时间长久了就会有包浆。
相反紫砂壶一直正常泡茶使用,使用的时间再长都不会有包浆出现,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很多壶商总说他们的紫砂壶泥料非常好,养两个月就可以见到包浆。都是忽悠人的,下面我发一把紫砂壶的图片大家看看,民国初一个叫袁义和的艺人的作品“三足壶”:这把壶从1990年传到我手上二十多年了都在泡茶使用,所以它非常润泽、陈而不旧。
但壶的表层还是有薄薄一层包浆,那是因为解放后一直到1983年这把壶放在我姑奶奶家,30多年没使用。我爷爷是解放前国民党一个小吏,即便是潮汕沦陷那几年,我爷爷带着家小跑到揭西国统区,也还带着这把壶一直使用着,解放后爷爷不在了,我奶奶不敢把它放在家里,把它藏在我姑奶奶那一直到83年才拿回来。再看看下面这把壶照片,我1993年买的:感觉就比较沧桑,因为是大品,不适合我泡工夫茶,也就是刚买的那两个月有泡茶使用,之后二十多年几乎没有使用,
2、老田黄石的包浆是怎么回事?
老田黄石的包浆是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还得从包浆说起。田黄石的包浆要分两种,一种是自然包浆,还有一种是人为包浆,自然包浆是田黄石在长期的自然存放下,通过十分缓慢的氧化和微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膜,这种膜的成份不是田黄,而是另一物质。例如,田黄中的某些离子,氧化过后就不是原来的离子了,而是变成了另一种离子化合物,也就是另外一种新的物质,
又倒如,田黄中的某些离子,在解磷菌这种徽生物的作用下,使田黄中含磷的离子脱磷而变成其他的离子,而在不和田黄石中的其他离子结合,也就变成了另一种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单个离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只有随着时间的移长,新物质不断堆积多了,就行成了一层薄薄的的膜,这个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包浆,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越老的田黄包浆越厚。
人为包浆是田黄石(不管是老田黄还是新田黄)在人们的人为作用下产生的包浆,例如保养,打蜡,上油等。表面吸咐的微细尘埃等形成的膜,还有人们经常把玩也会行成膜。这些膜也是包浆,从肉眼看见光滑,但是它质地疏松,不象自然氧化的包浆那样致密。老田黄石的包浆就是这么回事,希望大家在收藏田黄石时认真观察实践,不要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黄花梨手串包浆时,另一半不能包浆了,这是怎么回事?
海黄手串不易包浆或包浆不均匀主要是其油性不够或油性不均匀,现在黄花梨手串料基本是三二十年前的人工林,即人工种植的料子。其心材木质部玩家叫“格”,其直径也就比珠子的直径略大;有些商家把珠子做的比“格”还大,就会产生白皮现象,这里就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人工林生长年限短,木材的油性还没长出来。
再就是为了把珠子做大,而是珠子带有白皮,白皮部分就更是无油性了,玩海黄首选紫油梨,重量大的,其次考虑文理。盘珠子是一个文玩项目,重在过程,盘的是心境,不要急,慢慢来,时间功夫到了,自有收获,有人开玩笑只要下功夫,转头都能包浆,这话也不算玩笑,八达岭长城上很多垛口的边沿有包浆的,就是长期的,多批次的“摸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