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 > 百色市 > 唐诗赏析,唐诗解析

唐诗赏析,唐诗解析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22 11:07:06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唐诗解析

芦花 唐 雍裕之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复:又。浪花:比喻芦花。浑:完全。翻译:从河流两岸,一直延伸到整片沙滩上,全都长满了芦草。 当微风吹起时,层层翻动的芦花就像波浪一样,煞是好看。 在月明的夜晚,银白色的芦花像雪一般, 白茫茫一片,令人认不出渔翁的家在哪了呢! 解析:这是一首绝妙的诗,夹岸沙地上芦苇密布,那苇花一支支的如浪花翻滚,此起彼伏,在朗月之下,如一片片白雪似的.诗中写的是芦花飞舞的景象。没有“芦花”二字,却句句是描写芦花的白。此时,其他草木逐渐凋零,独有芦花似雪,随风翻动,可谓奇观。

唐诗解析

2,唐代诗词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  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  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杜甫——《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妇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进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赏析:  这是一首悲壮的诗章。婚礼刚刚完毕,新婚夫妇尚未拜见姑嫜,新郎  却立即要奔赴战场出征打仗。诗中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她对爱情、对丈夫忠贞不渝,惟愿“与君永相望”;可是为了百姓的安康,  对丈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奋勇上战场。

唐代诗词赏析

3,古诗赏析古诗赏析

選自:《青玉案·元夕》 內容: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裏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作者:辛棄疾 作者介紹:辛 棄 疾 (1140 — 1207), 字 幼 安, 號 稼 軒, 曆 城 (今 山 東 濟 南) 人。 生 于 金 人 占 領 下 的 原 北 宋 地 區, 21 歲 時 在 家 鄉 發 動 起 義, 抗 擊 金 軍, 後 投 奔 南 宋。 由 于 南 宋 統 治者 偏 安 一 隅, 他 的 抗 金 大 志 難 以 實 現, 他 只 被 安 排 做 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輔使等職。, 晚 年 閑 居 在 江 西 長 達 二 十 余 年。 壯 志 難 酬 的 辛 棄 疾 將 滿 腹 悲 憤、 一 腔 忠 勇 都 寄 托 在 詞 中, 雄 渾 奔 放, 氣 勢 磅 薄, 繼 蘇 轼 之 後, 把 豪 放 詞 推 向 發 展 高 峰,與蘇轼並稱”蘇辛”。 他 的 一 些 抒 情 寓 意 的 詞 作 有 時 也 寫 得 委 婉 曲 折, 輕 松 流 利。 翻譯:元宵佳節的晚上,仿佛一陣東風吹來,催開了樹茂花繁,原來是焰火流光,在夜空中綻放千重繁華,又紛紛被風吹落,象一場不期而來的流星雨。寶貴的名馬,華麗的雕車,載著美麗的人兒駛過,香氣彌漫了整條街。蕭聲如歌,明月皎潔,時光悄悄流轉,整晚上花燈(魚燈、龍燈)都在綻放光華,美不勝收。美人如花,仕女如雲,她們一路上嬌笑俏語,帶著若有若無的幽香漸漸遠去。可是,她們都不是我心底的那人。夜深了,我千百次尋找、等待的那一個人還沒有出現。我的心充滿疲憊和失落,不經意一回首,卻發現她在那燈火寥落的地方靜靜地站著。 ”衆裏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鑒賞: 第一層意思:表明了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轉,是愛情的一種存在方式。 第二層意思:作者借此自喻明志。表達自己和詞中的女子一樣高潔自持、孤芳自賞、娴靜高雅。不肯與當時的世風和黑暗現實同流合汙,甯可一個人寂寞站于燈火闌珊處,也不肯屈身降志,去和志向不同的當權者湊熱鬧。 第三層意思:它表達了人生的一種境界,或者是一種哲理,這種哲理或境界是人生中超越時間、空間的理解,具有永恒性和宇宙性。不會因歲月、際遇、環境的不同而磨滅或忘卻。 王國維《人間詞話》雲: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裏尋他千百度,回頭蓦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這是王國維對曆史上無數大事業家、大學問家成功的深刻反思,並作出了核心的概括,又巧妙而形象地結晶在文學意象中。他發現,偉人的成功有共同的內在邏輯,而那種邏輯正在這晏殊的、歐陽修的、辛稼軒的三首詞三句話中。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是一種什麽樣子的情景啊?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風刮來,碧綠的大樹上,一片一片樹葉凋落。有一點迷茫,有一點淒涼。這是一種變化的意象,時序在變,物象在變,世事在變,心態也在變。遙遠的天涯路在眼中,無盡的迷惘在心底。 第二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他在執著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追求目標,而爲之“不悔”,而爲之“憔悴”。這裏不僅有軀體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錘煉,甚至如王國維所說的可以“不悔”到這樣的地步,即是可以爲追求和理想而“犧牲其一生之福祉”,甯願下“煉獄”的功夫。 第三境界是:衆裏尋他千百度,回頭蓦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說,尋找到方向對頭的道路,又執著地追求,經過千百勞作,必有所成,最終豁然開朗,求得“真”與“是”,從而將自己的發現彙流入真理之長河中去,這是何等的欣慰! 王國維在這裏機智地活用了這一十分詩意的境界。本是元宵佳節,遊人如織,燈火如海,就在這樣的情景尋覓心裏的理想佳人,當然難找,因此雖然千百度地尋尋覓覓,可怎麽也找不到,然而最後在蓦然的一次回首時候,卻發現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佳人在冷落的燈火處。這是何等的歡欣鼓舞!何等的喜出望外!何等的出乎意料之外又正在情理之中! 這種喜悅是一般人不容易體會到的,正如王國維曾經說過的:“夫人積年月之研究,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一旦表諸文字、繪畫、雕刻之上,此固彼天賦之能力之發展,而此時之快樂,決非南面王之所能易者也。”這是連南面稱王者也享受不到的,也是無法交換的。
夕辛弃疾
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 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 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 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 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 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古诗赏析古诗赏析

4,求经典唐诗加赏析20首

《访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脍炙人口,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是唐诗中的代表作。  诗因为受体裁的限制,只能用很少的字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诗有“诗家语”,如果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诗,则不容易理解诗的本意。  这首《访隐者不遇》,最大的特点是精炼,诗是五绝,只有二十个字。开篇第一句“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作者没有说,只用回答代替了疑问“言师采药去”,那问的一定是“师往何处去”。接下来又用一句回答“只在此山中”,省略了疑问“采药在何处”,最后又以一句“云深不知处”省略了“山中何处采”。一首要用七句才能写明白的诗,只用了四句就写完了。纵观全文,作者的疑问一句都没有写出来,而读者很容易就能想到作者问的是什么。  然后我们再看诗中出现的事物。“松下问童子”,那就一定有主人公和童子两个人,问的地点是松下,那就一定有一棵松树,这棵松树一定不是小松,不然就不是“松下”而是“松旁”了。“言师采药去”,两人的问答开始了,作者一定是来到“隐者”居住的地方,相问隐者的童子。既然是居住的地方,而且隐者还有一个童子,总不会风餐露宿,那就至少应该有一个茅屋。也许还种了一小片菜地,有一个池塘,养了几只鹅……,当然,诗里并没有写到这些,只是依个人的想象。“只在此山中”,那就必定有一座山,至于这座山有多高?“云深不知处”……  最后我们再看作者的思想活动。题目是《访隐者不遇》,作者去拜访隐者,想必一定怀着一颗怡然的心,至少心情是淡然的。而来到隐者居住的地方,“言师采药去”,人不在,那必然有一些失望。等到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中又萌升了一点希望。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方才彻底绝望了……  我们回顾一下这首诗,作者和童子的对答,诗中出现的两个人物、松树、茅屋、被云雾缭绕的高山,以及主人公的思想活动,所有所有这些加起来,二十个字,算上题目,二十五个字。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描述的是军营中一场难得的酒宴。如果仅仅依照字面的意思,则容易误将这首诗定为一、两个人的低吟浅酌后对战争的恐惧和不满。  “葡萄美酒夜光杯”,开篇第一句,先描述了酒宴的五光十色。“欲饮琵琶马上催”,琵琶是当时西域胡人的乐器,是在马上演奏的,催的也并不是出征,出征是吹号角。这句是形容当大家欲饮未得的时候,乐队弹奏起了琵琶。没有使用习惯的上四下三的音节,而改用了上二下五,更增强了这句诗的渲染力。末尾两句,清代施朴华说“做悲伤语读便浅”。这两句诗并不是为了宣扬对战争的恐惧、不满、哀叹和厌恶,试想一下,当酒宴开始时,响起了欢快、激昂的音乐,这时军士们更是神采飞扬。酒过三巡,有人想要停杯不饮了,旁人劝道:“怕什么?喝就喝吧,就算醉卧沙场,也请诸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以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  这场酒宴所描述的,除了兴奋的场面,热烈的气氛之外,还有军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和豪情。这种另人向往的魅力,正是边塞诗的本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代表作,李白又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能流传千古,便不足为奇了。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刚离开四川,他眼中的世界,还是那样美好。而孟浩然此时已经名满天下,他那种飘然独立的性格又给了李白忘情山水间的印象(《赠孟浩然》——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首诗描写的虽然是离别,但当时正值开元盛世,从黄鹤楼到扬州,又是一路繁花似锦,所以他心里没有忧伤,相反却充满了愉快。  “故人西辞黄鹤楼”,第一句先点了题,孟浩然要和他在黄鹤楼分别,而黄鹤楼又是传说中当年仙人飞天的地方,这无疑又给这此分别增添了浪漫色彩。“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意境绚美,孙洙评论这句诗为“千古丽句”,三月本就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而加上“烟花”,更是把那种春意描写的更为浓郁。“孤帆远影碧空尽”,远去的孤帆渐渐消失在那万倾的碧空里。“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时,诗人才注意到那仿似流向天际的江水。孤帆已逝,江水依旧,正是孔子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写照。最后两句看似写景,其中却包含了李白对朋友的深情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李白向往孟浩然,也向往美好的明天,是李白的诗中积极向上的不可多得的佳句。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年,而此时李白受排挤离开长安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腐败的唐王朝在经历了“开元盛世”之后江河日下,把持朝政的是杨国忠、李林甫、高力士等人,李白空有回天之志,却无用武之地。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那弃诗人而去的昨日中,饱含了诗人的抑郁和不平,曾经亲手为李白调羹的唐玄宗早已将他抛在脑后。而“乱我心者”的“今日之日”,则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李白有扭乾转坤的雄心壮志,但无情的现实却让这份雄心使他更加抑郁。第二句峰回路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诗人抬眼看见秋雁籍着长风远去,不禁心中升起醉饮高楼的豪情,心情也从极度地抑郁转为奔放、爽朗。第三句分写饯别双方,“蓬莱文章建安骨”,李云时任秘书省校书郎,唐代以蓬莱代指秘书省。而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倡导刚劲的文风,后人称为“建安风骨”,这里指李云的文章有建安文学的风格。“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则自认自己有谢眺清新秀丽的诗风。接下来一句诗人以惊人的想象力表达了两人超凡脱俗的气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使这首诗达到了高潮,然后就不可避免的一落千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是千古名句,诗人由谢眺楼前不尽的宛溪水联想到生活中无穷的忧愁,李白的这种忧愁和普通的忧愁泊岸。有明显的区别,“抽刀断水”这一举动,是诗人在努力摆脱精神上的苦闷,和陷于苦闷不能自拔是不同的。然而,无情的现实却屡屡让李白“不称意”,万般无奈之下,诗人只好以“散发弄扁舟”这一条出路来寻求安慰。  李白的诗多是发牢骚,而李白发牢骚的诗特别好看。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虽然饱受精神上的抑郁和不满,但并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抽刀”一句在书写诗人强烈的苦闷时,也表现了诗人倔强的性格。整首诗以跌宕的情感、飘逸的气质、惊人的想象和豪放的风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痛恨和对未来的希冀。李白不愧为“诗仙”,当然是非李白不足道也。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即景的小诗,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人所见的大概是上弦月,因为最后一句已说明还未过半夜,而只有上弦月才在半夜时下沉。也许是月落所引起的明暗的变化,也许是夜泊的行船,惊醒了树上的寒鸦,孤夜中几声鸦啼,便是所闻。满地的寒霜引领着寒气铺天盖地的袭来,按照自然规律,霜在地,而诗人未用霜满地,却用“霜满天”,更是把那种从天而降的寒冷表现地淋漓尽致。  “江枫渔火对愁眠”,江上的枫桥面对着江面的渔火,一暗一明、一静一动,相顾无言。而诗人则把自己隐藏在这景色中,或是给本没有感情的事物加上了思想,或是借两样景色衬托出愁思。而这欲眠的夜晚,诗人作为一个旅居异地的过客,更是能感到这种凄寒,虽然欲眠,但却难眠。  第三句方才写到地点,原来是姑苏城外,那寺庙的无常钟(唐代时期寺庙敲半夜钟,谓之“无常钟”)敲响时,刚好诗人的坐船也已经靠岸。诗人眼见“月落”、耳听“乌啼”、身感“霜满天”,一首七绝,原来只是作者羁旅中那一段插曲。  《送僧归日本》·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其时倭奴已由唐太宗赐名“日本”,但仍归中国藩属,我个人感觉,应仍称“倭奴”为佳。当时倭奴来唐的僧人很多,对外宣称以学习佛教经义为主,但依我通过历史对倭奴的了解,它们经常会打着幌子盗窃别国的技术。比如我国由于唐末战乱等原因失传的“百炼钢”技术,就莫名其妙被日本学会了,至今不肯归还,而只卖钢铁给我国。这名倭僧是否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就不得而知了。想必诗人受当时“天朝大国”的思想束缚,加之并不了解倭奴腌臜的思想,对倭奴尚待之以礼。这首诗是因这名倭僧“学”成回国,于是诗人写了这首诗为它送行。  开篇第一句,“上国”指的就是中国,因倭奴藩属中国,故为“上国”。起笔不写送归,却从来路写起,用“若梦行”描写倭僧来时长时间航海的疲惫状态,以衬托倭僧这次归国时的艰辛。颌联写海上航行时的景象,“浮天”形容行程之远,海面之阔,衬托出诗人对倭僧长途跋涉的关怀和体贴,而“法舟”则扣被送别者的倭僧身份。颈联中,“水月”指佛教以“水月”比喻万物皆为空,如水中之月一般虚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诗人自揣倭僧在航行中依然不忘修行。尾联中“一灯”一语双关,既描写了倭僧归途中只有孤灯相伴,又暗喻了佛家禅理,而“眼中明”又暗合法门“一灯燃,百千灯明者皆明,明终不尽”的无尽灯,“万里”则言明倭僧归国路途的遥远。  因为所送的是一名倭僧,所以这首诗中引用了“法舟”、“禅”、“梵”、“一灯”等佛教术语,是读时注意的。
唐诗三百首 http://www.sysu.edu.cn/poems/cc/f1.htm唐诗名篇赏析 http://www.guoxue.com/yishiyici/tangshi/0016.htm
文章TAG:唐诗赏析唐诗解解析唐诗赏析

最近更新

  • 蹀躞,一千凄凉,以此为梦文化之旅

    教授虽然年事已高,却冒险去了西南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让作者萌发了重新认识祖国的视野,产生了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追求,创作背景:我之所以先写这本书,是因为我受到了一位美国老教授的启发,他 ......

    百色市 日期:2023-05-06

  • 暴殄天物啥意思,第二集:你随意糟蹋值钱东西好像是暴天物

    作谓语和宾语;说明你不在乎财产,随意糟蹋了很多值钱的东西,好像是暴殄天物,3.敌人往河内倒了很多粮食,简直是暴殄天物,这真是暴殄天物暴殄天物,中国习语,拼音为bàotim℉ntiā ......

    百色市 日期:2023-05-06

  • 该死的温柔马天宇,马天宇的该死的温柔

    马天宇的该死的温柔因为温柔不该死因为他长得没我帅!2,马天宇该死的温柔讲的是什么女方要求分手,男方还眷恋不舍,仍怀念对方那“该死的温柔”。去看MTV把是马天宇唱的一首歌叫该死的温柔 ......

    百色市 日期:2023-05-06

  • 关于桥的谜语,谁知道有关桥的谜语呢

    谁知道有关桥的谜语呢太平过渡到芦沟(河北名胜)安济桥乘机而入夺泸定(江苏名胜)枫桥鹊填银河(交通名词)高架桥秋色连波卧长虹(北京名胜)金水桥娇女出游离东楼(字)桥......2,桥 ......

    百色市 日期:2023-05-06

  • 慈善一日捐,请问慈心一日捐的确切意思

    请问慈心一日捐的确切意思有些变味哈!!其实就是个人单位社团将自己一天的收入营业额工资全部捐出来给慈善机构的一种慈善活动!!应该是自愿行为!!你所说的是地方上有些走样的做法值得商榷! ......

    百色市 日期:2023-05-06

  •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大学生心理健康班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班会我们也要搞一个,分享分享咯。首先主持人宣布班会主题,并致主持辞,然后请人上台演说对心理健康的的认识,然后主持人对他(她)所谈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主持人讲一下与这次 ......

    百色市 日期:2023-05-06

  • 高尔夫英文,blf是什么品牌

    blf是什么品牌2,高尔夫golf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1,blf是什么品牌blf是比音勒芬。比音勒芬,著名高尔夫服饰品牌它擅长吸纳当前服装界的潮流元素,提倡以高品位的时尚 ......

    百色市 日期:2023-05-06

  • 考驾照需要体检吗,考驾照还需体检吗

    考驾照还需体检吗当然。不过很好过的。。。2,考驾照要体检吗有什么病不可以考啊考驾照要体检的。查你的:听力、视力、色盲、色弱,大拇指、右下肢的健全,验血等。不是检查你有没有病!只是查 ......

    百色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