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肇庆市 > 茶道养生,茶的养生文化

茶道养生,茶的养生文化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30 14:24:42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茶的养生文化

什么茶对健康更有利,不能用一句话来作简单的回答,也就是说,各种茶叶的营养、药效成分有一定差异,可适合不同身体条件的人们饮用。 喝什么茶对健康更有利,不能用一句话来作简单的回答,也就是说,各种茶叶的营养、药效成分有一定差异,可适合不同身体条件的人们饮用。 ◎茶,一可解毒,二可健体,三可养生,四能清心,五能修身。“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此为解毒也!《神农本草》、《本草纲目》中对茶都有“药用”的记载。茶何以被尊为“万病之药”呢? ◎茶可使人健康长寿。“茶圣”陆羽活了72岁,“茶僧”皎然活了81岁,“五十斤茶”和尚活了130岁,“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活了88岁。“尝尽天下之茶”的袁枚活了82岁,女茶人冰心活了99岁……。不能说这些“寿星”就是因为喝茶,但确实他们都是著名的茶人。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茶则是对这份天性的最好满足。“品茶者,独品得神”,一人品茶,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奇妙意境。两人对饮“得趣”,众人聚品“得慧”,茶的心理功效成为保持人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 ◎现代医学、生物学、营养学等对茶的研究表明,凡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许多有益成分,茶叶中大多具备。茶能抗癌、防衰老,能提高人体生理流行性活性。目前已分析茶叶中的化学物质多达600多种,包括生物碱类、芬多酚类、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与氨基酸类等。 ◎茶于养最大的价值,是养性。中国对养性与养气的重视,远甚于对身体是否健康重视。养性为本,养身为辅,修养性情好,才是真正的养生目的。茶道与中国养生,是一种内在的认同和本质的联系。

茶的养生文化

2,怎样喝茶才养生而不伤身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合理的喝茶对人体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但是如果不合理的话那就对人体有害处了。如果身体虚寒不适合喝茶,但是又很喜欢喝茶,怎么办?这时候就可以选择喝一些乌龙茶,乌龙茶通过发酵后,制约了其寒凉之性。如果身体很寒的人想喝茶怎么办?可以喝姜茶,古人还有喝椒茶的习惯。把姜和花椒放在茶里一起煮,这都是温热的东西。如果身体淤堵,不爱出汗的人,可以喝点老白茶,老白茶有一种麻涩感,实际上这等同于药物中的疏通孔窍的作用,类似于麻黄。入夏了喝杯热茶出出汗,人体排排毒。但是挤公交做家务也能出一身汗,却不叫排毒。叫耗气血,再加上吸一堆浊气,还受污染,跟茶的排毒不是一回事。说茶寒凉,其实也不用过于担心,无论是普洱还是绿茶,苦降的力量虽然有,都只是茶,比药温和太多,很多脾胃虚寒的人,一般建议他们不要天天喝茶,可是他们大都不听,还是每天喝。虽然也会影响,但还是有限,如果乱吃黄连去火之类的药,多吃几天,他走路可能就要扶墙了。合理的喝茶对人体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但是如果不合理的话那就对人体有害处了。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晚上最好喝红茶。因为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较高,并保持了其原始的性质,刺激性比较强;红茶是全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虽然少,但经过“熟化”过程,刺激性弱,较为平缓温和,适合晚间饮用。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喝红茶时加点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胃作用。但是,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另外,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不要将茶泡得过浓。喝茶的时间最好在晚饭之后,因为空腹饮茶会伤身体,尤其对于不常饮茶的人来说,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有人推崇喝申时茶,就是下午三点到五点喝茶,这是有道理的。这个时辰,经气运行膀胱经,膀胱经外连体表,内通膀胱,是向外和向内排毒的通道,正好和茶叶的能量运行途径一致,此时喝茶的确能起到顺势而为的作用。不过,其实也不须死守这个原则,你身体需要疏泄,什么时候喝都有用;如果你是气血虚脾胃寒比较明显的,什么时候喝茶对身体都多少有些妨害。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有喝茶的习惯,喝茶人数占到了全球总人口的一般,可以说茶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普遍的饮料,怎样喝茶才养身而不是伤身,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喝茶只是表面的,茶道是千年的文化流传。所谓的喝茶养生,不在于茶的精装质量,只在于喝茶人的心态。心静如水,暂弃繁华,平心静气的品茶,从茶道中了解生活的真谛和乐趣,你会减小很多生活的压力。茶只是介质而已,不具有那种千金难买的特效药一样治病一锤定音立竿见影的疗效

怎样喝茶才养生而不伤身

3,佛健康养生茶道

佛 教 与 茶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很快就与茶结缘。雁荡山茶园一、茶与佛教的渊源关系1、茶是僧人生活的需要佛教坐禅饮茶是僧侣与茶结缘的开始。据《晋书?艺术传》载,东晋著名僧人单道开(敦煌人),他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昭德寺修行,坐禅十分刻苦,不畏寒暑,经常昼夜不眠四十余万言,以“饮茶苏”解乏,防止睡眠,表明最早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坐禅修行。《续名僧传》说,释法瑶是南朝僧(),精通茶道,由于洁身修性,以茶养生,用膳时总要饮些茶,活到七十九岁时,齐武帝还传旨,让他作为长兴地方官“致礼上京”。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写道:“(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终使僧人按佛法要求,饮茶成风。山泰灵岩寺而众多高僧对茶的推崇,终使茶成了养生之物。2、茶成为“和尚家风”对茶开光佛教认为茶是一种养身正心之物, 于是, 饮茶便成了“和尚家风”。据宋代普济的《五灯会元》载: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师曰: 饭后三碗茶。”在唐代诗僧皎然诗中, 亦有“三碗便得道, 何须苦口破烦恼。” 其实, 在僧侣生活中, 何止三碗茶呢? 据宋代道原的《景德传灯录》载: 说和尚的生活是“晨起洗手面、吃茶,吃茶了事, 归下去打睡; 起来又是洗手面、 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 上堂吃饭,饭后洗手面、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总之, 事事与茶相关, 僧侣生活中离不开茶。为此, 饮茶成了寺院的食规之一。特别是宋代, 在中国许多寺院中, 形成了一套肃穆庄严的寺院普茶仪式,最有名的当推径山寺茶宴。名山智矩寺普茶3、惟茶是求,以茶悟性在饮茶成为“和尚家风”之后,僧侣们便把茶与佛教清规、饮茶论经、佛教哲学、人生观念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了“茶禅一味”的佛教茶理。但这不是说禅就是茶,茶就是禅, 它指的是禅与茶在精神上的互通。所以,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能提神,坐禅时可以通夜不眠。一是在满腹打坐时,可以帮助消化;空腹打坐时,可以提供营养。一是茶是“不发”之物,能使人清心,不淫欲,不会乱性。日僧惠明上人认为茶有“十德”:诸天加护,父母孝养,恶魔降伏,睡眠自除,五脏调和,无病无灾,朋友和合,正心修身,烦恼消除,临终不乱。特别是禅林法语“吃茶去”,不但悟出了佛教的理念,而且还暗藏着佛教的禅机。这个典故,说的是唐代赵州(今河北赵县)古佛从谂禅师,常住观音寺。他认为饮茶能大彻大悟,所以,嗜茶成癖,每说话前总要一声“吃茶去。”《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这是因为僧人认为饮茶可以悟茶理而至悟佛理,从而,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所以,认为吃茶能悟性。吃茶去碑赵州柏林禅寺4、茶是沟通神灵的天桥由于茶理与茶法是相通的,于是众僧视茶为“神物”,把它供在寺院神桌上,使神灵也能享受到茶。据四川名山永兴寺保存的宋代《寺院食规》记载:早在宋时,永兴寺就有必需在佛前供蒙茶的做法。四川名山永兴寺永兴寺食规西双版纳寺院贝叶经时至今日,在西藏许多寺院里,还经常可以看到众多佛教信徒,有向佛献茶之举。据梁萧子显《南齐书》载,佛教忠实信徒南朝齐世祖武皇帝,在他临终时立下遗诏,说在他“归天”后,灵座上“勿以牲为祭,”只须“茶饮”而已。以茶祭天以茶祭祖又据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载,唐大中三年,东都进一僧,是年一百二十余岁,宣帝问他,“服何药而至此?”进一答:“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进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宣帝闻听此言,才知长寿秘诀,“赐茶五十斤,令居保寿寺。”其实,佛教的修行方式,重要的一条,就是僧人要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戒荤吃素。而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以求解脱。为此,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戒规,又可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同时,还可弥补过午不食的营养物,而茶的营养保健和药理功能,便成了僧侣生活的理想饮料。在这种情况下,使饮茶成了“和尚家风”,而使茶理和佛理互通相融,这就是“茶禅一味”。表明在唐及唐以前, 佛教寺院与茶的关系, 主要用来以茶养生, 以茶正心。二、 佛教对茶文化事业的贡献在历史上,佛教对茶和茶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其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了饮茶之风   佛教认为茶德精神,是与禅学相通和相融的,所以,提倡禅宗修炼时饮茶。佛教信徒遍及整个中国;加之僧人行遍天下,对饮茶的传播和号召力,比一般人更见效,速度更快,为饮茶很快普及到民间做出了贡献。。2、创造了饮茶意境佛教不仅提倡饮茶,而且还创造了饮茶意境,把饮茶与禅宗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诗僧皎然,是“茶圣”陆羽的挚友,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这里,皎然把饮茶过程中的“静心”、“自悟”贯彻到禅宗思想中去,使饮茶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神韵和精神寄托。所以说,饮茶“便得道”,可以“涤昏寐”、“破烦恼”、“清我神”,这样就把饮茶与佛教的“大彻大悟”联结起来了。3、发展茶叶生产俗语说 “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佛教崇茶、尚茶,更为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用亲手栽制的茶与诗人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东林寺与庐山云雾唐时,有许多名茶出自寺院。当时浙江普陀山的僧人广植茶树,创制了著名的普陀佛茶。普陀寺院与佛茶径山寺与径山茶宋代,贡茶产地福建建溪,其地从南唐开始便是佛教盛地。建茶的兴起,应是包括南唐僧人在内的历代僧侣努力的结果,才引起宋代朝廷的注意。又如福建武夷山天心观僧人栽制的大红袍,安徽九华山寺院僧人栽制的九华毛峰,浙江天台山万年寺僧人栽制的罗汉茶,浙江余杭径山寺僧人栽制的径山茶,江苏洞庭山水月庵僧尼栽制的碧螺春茶等,无一不与僧侣有关。特别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历史名茶,或多或少地印有佛教的踪迹。万年寺与峨眉竹叶青4、传播茶事文化在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佛教对茶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茶的向外传播,更是功不可灭。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佛教由中国传入高丽,随着天台宗、华严宗的往来,饮茶之风很快进入朝鲜半岛。据《东国通鉴》载,在唐时,“新罗兴德王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赐予茶籽,始种于全罗道之智异山。”公元十二世纪,高丽的松应寺、宝林寺等著名寺院积极提倡饮茶,使饮茶之风很快普及到朝鲜民间。中韩佛教交流纪念堂国清寺与日本种茶中国茶传入日本,一般认为始于汉代,但有文字记载的是唐代,第一个从中国学习茶事的是日本来华学佛的高僧最澄。他于公元805年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佛后将茶种带回日本,种于近江(今滋贺县境内)的台麓山。接着日本高僧海空也几度往返于日本和中国,也带去饼茶和茶籽,他们都为中国茶种传到日本起了重要的作用。而最先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回日本的僧人,是宋代从中国浙江天目山径山寺学佛的南浦绍明和在浙江万年寺学佛的荣西禅师。他们回国后,都将中国的饮茶之道,在日本寺院和民间广为宣传。高僧荣西还写了《喫茶养生记》一书,宣传饮茶好处,使日本饮茶之风很快地普及开来。日本建仁寺内最澄像三、对佛茶的认识1、茶与佛教结缘:(1)生活需要(2)和尚家风(3)用茶悟性(4)沟通神灵结果是“茶禅一味”,茶理与佛理统一。2、何谓佛茶(1)寺院栽培制作(2)用以养生修心(3)蕴含佛法意境结果是佛意天成,可以大彻大悟3、佛茶的意境饮佛茶:(1)僧侣,悟性,保持一颗平常心(2)信徒,意念,相信佛在其中(3)国民,能使身心健康总之,佛茶能给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其它茶无法达到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佛茶的作用显得更为可贵!

佛健康养生茶道

文章TAG:茶道养生茶道茶道养生养生

最近更新

  • 西红柿炒黄瓜,西红柿和黄瓜是不能一起炒吗

    西红柿和黄瓜是不能一起炒吗2,西红柿和黄瓜能一起炒吗1,西红柿和黄瓜是不能一起炒吗黄瓜和西红柿是夏季人们非常喜欢的蔬菜,它的营养价值很高。人们常常把这两种蔬菜放在一起,但从营养角度 ......

    肇庆市 日期:2023-05-06

  • 月经量少吃什么药,月经量少吃什么药

    月经量少吃什么药丹黄祛瘀胶囊2,月经减少用什么药可能是血虚、宫寒,可以吃点中药调理下。我月经量少吃的是德善堂鹿胎高,补血效果挺好的,而且还可以内分泌,感觉皮肤和脸色都好很多。3,月 ......

    肇庆市 日期:2023-05-06

  • 老虎怎么画好看又简单,老虎怎么画

    老虎怎么画最简单的方法:找张喜欢的,临摹5遍。要说具体画法,那没法说。工笔、写意、油画,方法各不同最根本的画法:就是去动物园对着老虎写生,画一个星期以上,肯定会画了。要真想画好,就 ......

    肇庆市 日期:2023-05-06

  • 花怎么组词,花卉组词(一)

    3.一朵花,2.一束花,1,一朵花,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是,组词,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一个汉字可以和许多其他的词甚至它自己组成一个新词,1、花卉组词有:花卉、花鸟、园林、花草、 ......

    肇庆市 日期:2023-05-06

  • 三亚淡季,三亚避开旅游淡季各大酒店价格优惠

    6月和9月是三亚最淡的季节,所以各大酒店的价格也会是一年中最优惠的,每年5-9月,由于气温高,日照时间长,而国内其他旅游目的地正好适合春夏季节,游客的注意力被分散三亚,所以三亚是相 ......

    肇庆市 日期:2023-05-06

  • 40公里开车要多久,新加坡人怎么花钱购物?

    1km(公里)=1000m(m)=10000m(cm)=100000cm(cm)=1000000mm(mm),根据具体速度,如果是每小时80公里的话,需要30分钟,1公里=1000 ......

    肇庆市 日期:2023-05-06

  • 食物手抄报,食品与安全手抄报图

    本文目录一览1,食品与安全手抄报图2,食物的手抄报怎么画3,饮食安全手抄报内容1,食品与安全手抄报图http://www.miaomiaobao.com/n1356c59.aspx ......

    肇庆市 日期:2023-05-06

  • 母系氏族社会,母系社会什么意思

    母系社会什么意思2,简述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状况1,母系社会什么意思母系社会又称女系社会、母系氏族制社会,也就是以女性为社会和家庭中心的一种社会状态。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 ......

    肇庆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