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汉口话是黄埔路以上的。一是北方方言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言的方言基础,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华北、东北、其中黑龙江最接近北京话,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70多,四川、重庆、云南等地的口音和湖北麻城特别类似,好多方言也是一样,这七大方言,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北方方言,其次是吴方言,最次是赣方言。
1、湖广填四川,现在的四川方言是古代的湖北话吗?
“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湖广,并不包括两广,是泛指两湖,四川、重庆、云南等地的口音和湖北麻城特别类似,好多方言也是一样。四川历史上曾有6次大规模移民,明清时期移民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川渝两地70%的“湖广填四川”人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记得原来四川有部电视,《傻二师长》,那时候很多麻城老农民听不懂普通话,但看了这电视,就像看家乡戏,特别亲切,笑得合不拢嘴,
去年暑假,到成都学习,同房间安排的是一位来自四川凉山州的校长,姓孙,就说他奶奶说他家祖辈来自湖北麻城。他说的方言,只要慢一点我都能听懂,麻城有个孝感乡,是古时候三大移民集散地之一。近些年,麻城建成了“移民文化公园”,每年都有来自四川重庆等地的知名人士上万人,特意来麻城祭祖参加大典,昨晚到麻城移民文化公园走路,看到四川重庆地区很多县志里都说到,祖籍来自麻城。
2、武汉人究竟说的是什么话?
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汉人是汉口为中心。而汉口是指黄埔路到汉正街一带,这一带是解放前武汉的商业文化中心。包括江汉路到汉口长春街的各国租界,武汉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门活车站附近的天声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学,市16中,市二中读书。我只知道那时武汉人是以黄埔路以上称为汉人口,黄埔路以下为乡下,因此正宗的汉口话是黄埔路以上的。而黄埔以下因靠近黄陂,很多黄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话中融入黄陂话,被中心城区即黄埔路以上的人称为乡里话。而武昌话又与汉口话不同,我们老武汉人一听就分得出来。而汉阳话因汉阳蔡甸人多,话音带有浓重的菜甸音,
3、中国七大方言分别有哪些、它们是怎么来的?
一是北方方言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言的方言基础,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华北、东北、其中黑龙江最接近北京话,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70多。北方方言里也存在一定的语音差异,有时在平仄音律上就有不同的发音方式,比如:南方吃的甘蔗,\
谢谢邀请!要说这中国七大方言是怎么来的?那就要追溯到历史来由了,也许几个篇幅也不一定能说清楚的,我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是由全国各地方的不同文化色彩特征而产生的各种不同方言!首先这七大地区的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这七大方言,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北方方言,其次是吴方言,最次是赣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