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周作人王先生生前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本书作品,是一本全面的回忆录,详细记录了王先生的生平,回忆唐智是周作人最后一本书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长的一本书,本书是周作人晚年的传记,是作者最后也是最长的一部作品,该书保留了许多现代文学和社会的重要史料,并在回顾中引用了大量关于作品的前人作品,堪称反映周作人人生主旨的“杰作”。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 1967年5月6日)原名毛寿(后改为魁坤),字行云,又名祁鸣、蒙奇、蒙奇,笔名夏寿、仲密、祁鸣。他是鲁迅()的弟弟,周的弟弟。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先驱,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他是《新青年》的重要合著者,曾担任《新潮社》主编。五四运动后,郑振铎、、叶、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一起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曾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
2、 周作人文学成就最高的 作品是哪部?或者说是哪些散文或译作?回忆唐智是周作人最后一本书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长的一本书。1964年8、9月间,香港《新晚报》刊登了《唐智的回忆》的一小部分,公告暂停,1970年5月,《唐智的回忆》由香港三宇图书文具公司出版,此时作者已去世近三年。这本书是周作人王先生生前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本书作品,是一本全面的回忆录,详细记录了王先生的生平,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可读性强,读者可从中更全面地了解周作人先生的生平。本书是周作人晚年的传记,是作者最后也是最长的一部作品,全书共分四册,文笔温和冲淡,亲切幽默,可读性强。20世纪60年代,最早刊登在《南洋商报》上,1970年在香港出版,该书保留了许多现代文学和社会的重要史料,并在回顾中引用了大量关于作品的前人作品,堪称反映周作人人生主旨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