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广东人吃福建人”不是指广东人将福建人炖汤爆炒,而是因地缘关系,广东与福建历来都是有许多交集的地方,尤其是近代历史,广东与福建人都是外逃最多的省份,相对来广东人脑子更灵活,语言文化天分相对比福建人更胜一筹,所以广东人的竞争优势就胜于福建人,如当你提起海外的华人华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广东人,另外在国内,同样是改革开放最早的,享受同样的政策,而广东省的经济水平就秒杀你福建省,同样是经济特区,深圳一个区就完胜你厦门。
1、为什么广东人吃福建人,不犯法么。我不是福建人去广东有没有危险?
这里说的“广东人吃福建人”不是指广东人将福建人炖汤爆炒,而是因地缘关系,广东与福建历来都是有许多交集的地方,尤其是近代历史,广东与福建人都是外逃最多的省份,相对来说,广东人脑子更灵活,语言文化天分相对比福建人更胜一筹,所以广东人的竞争优势就胜于福建人,如当你提起海外的华人华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广东人,另外在国内,同样是改革开放最早的,享受同样的政策,而广东省的经济水平就秒杀你福建省,同样是经济特区,深圳一个区就完胜你厦门,
2、福建人和广东人为什么喜欢煲汤?
我是粤西湛江人,祖先是福建移民,煲汤确实在我们这里很盛行。我们这儿有广东老火汤,但更多的是一种“快汤”,如猪杂汤、牛肉汤、杂鱼汤、沙虫汤、沙螺汤等,煲得久一点的一般是炖盅,如地胆头老鸭、五指毛桃炖鸡、茯苓排骨等,我们湛江煲汤,不喜欢像北方一样炖得烂烂的,软软的,我们这讲究汤清,原汁原味原形。一碗汤配一碗饭,就是一顿早餐或午餐了,
蘸味也很简单,就是生抽加蒜子,或是盐加一点汤。为什么爱喝汤?我个人理解有三个原因,一是广东福建比较传统。煲中药或是煲凉茶作为养生之道,已深入人心,从而推广到用煲汤来食补食疗,老火汤里面的食材(如肉和骨)有时会弃而不食,北方朋友会觉得可惜,但我们视之为“药渣”呵呵呵。不过,“快汤”里的食材都是可以吃的,是送饭的喔!二是广东天气湿热的原因,
夏天几乎占半年时间,气压低,易出汗,消耗大。为了滋补、养胃和消化,喝汤最合适,补水补油补盐补肉补菜,再配上一碗饭,一次性全补了,我爸以前做小生意时,最喜欢煲一大锅猪肉青菜汤,再煲一锅饭,全家七八口人一整天吃这个,营养也够了,个个身材苗条,哈。三是一种集体共享的精神,我们这讲究“家大业大”“子孙满堂”,一家十几口人,几条鱼几只螺几块肉怎么分?特别是穷的时候,食材真的很有限!煲一大锅汤最合适,都有得喝有得吃,一家子坐埋一起分享,其乐融融,享天伦之乐,这种感觉是不是更好呢?。
3、广东人有福建血统吗?你怎么看?
一句话,广东大部,特别是沿海其实就是福建人的殖民地,福建人古代就是唐兵,加入了越族母系南蛮血脉后,更增血性,特别能打,霸气侧漏,南人北相的说法就是这样来的。东南亚的华侨华人说的唐山就是指这块唐朝中后期发兵占领后建设的故土,他们死后的墓地朝向就是福建,地理位置上,福建广东挨在一起,为了防止福建坐大,把潮州府割给了广东,里面填满了福建兴化府莆田人和漳州府的闽南人。
战乱导致福建莆田人后期继续移民到了雷州半岛,湛江茂名的电白都是其移民后代,更不要说澳门、海陆丰是泉州府的移民,台山江门梅州惠州是客家人为主,福建汀州府有份。算下来,原来广府人在哪里?对头,除珠三角外,都在广信府桂林府所属的广西和广东北部肇庆和山区呢,也就是说,粤地实际的演变比福建区域更严重,直接丢掉了广西,解放后,丢掉钦州一片沿海,改革开放丢掉了海南。
你说广东香港流行南少林拳和李小龙那个五枚师太的咏春拳拳,虎形鹤形,蔡李佛哪个不是福建来的?信仰妈祖的广东人远远超过其他对吧!广州十三行的老板哪个不是福建泉州府人?直到现在,现在广东的国营企事业单位领导,一半是福建人,你有意见吗?粤菜三分天下,福建菜占有三分之二,说了你也不懂,你以为粤菜是自古有的?实话告诉你,集粤菜之大成的时间,不超过清中期。
本地人的粤菜在最底层,就是艇仔粥之类;一部分是宋明朝流落粤地的宫廷厨子;在闽商潮州商人共同统一广东商业贸易后,重新整合成功,闽商爱吃啥?泉州菜啊结合潮州菜就诞生了后世闻名于世的粤菜,福建闽商闻名于世,粤商?为什么国务院把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放在福建?因为当年在广州搞海上大宗贸易的大佬都是福建流过来的,因为福建被限制海上贸易了,另外怕勾结郑成功,以及泉州、漳州月港於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