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后埋在地下或扔进海洋、河流、湖泊中的化学炸弹因不明情况被打捞或挖出,造成人员因切割、敲击而泄漏中毒如日军遗留的含有二氯二苯砷、二苯氰砷等“刺激剂”的化学炸弹在东北被挖出,造成人员中毒,比如1995年3月20日东京地铁“沙林中毒事件”造成12人死亡,5500多人中毒,是日本恐怖组织奥姆真理教所为。
1。使用加热器,在没有新鲜空气的房间里用油、煤气或木头做饭;2.在车库里开发动机;3.在空的化学品储罐中;4.在粮仓和地窖里;5.在船的货舱里;6.在污水井和窨井内;7.在使用化学品的工作场所;8.化学品火灾、爆炸现场附近,气体、液体、固体化学品泄漏、溢出的地方,特别是低洼的洼地、壕沟或地窖;9.在一栋着火的大楼里。吸入燃烧产生的烟雾和热气会损伤肺部;10.皮肤或衣服被剧毒化学品污染,如氰化物或有机磷农药。
第一,战争条件下,敌人使用化学炸弹时,会释放一种神经毒剂。主要用于杀伤作战部队的有生力量。当然也会杀死战场下风处的居民。二是在非战争条件下使用,主要是恐怖袭击。比如1995年3月20日东京地铁“沙林中毒事件”造成12人死亡,5500多人中毒,是日本恐怖组织奥姆真理教所为。因此,要警惕恐怖分子在地铁、商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投毒。
首先,在战争条件下,敌人使用了刺激物。主要用于骚扰作战部队的个人防护,封锁道路。当然也会影响战场周边的居民。二是在非战争条件下使用,主要是不法分子在广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闹事。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警察可能会使用刺激物驱散和影响围观群众。三、战后埋在地下或扔进海洋、河流、湖泊中的化学炸弹因不明情况被打捞或挖出,造成人员因切割、敲击而泄漏中毒如日军遗留的含有二氯二苯砷、二苯氰砷等“刺激剂”的化学炸弹在东北被挖出,造成人员中毒
{3。